论劳资市场再不进行改革 不用外力三十年内政权也将不堪重负
这是个教敏感的话题,如果不是见到富士康又爆出职工过劳死的新闻,我还真的不想说。在我们高层一遍呼唤改善劳工待遇提高工资的时侯,在温总呼唤在政府本届任期内,要将社保覆盖整个中国的时候,这是个好事。但是,光靠提高工资社保覆盖就真的能解决问题吗?我们可以大至分析下,虽然我没空去查准确的数据。但是靠直觉判断也能得出结论。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这二十多年来,我们的物价差不多涨了几十倍,现在还一个劲的涨。所以说现在劳工涨的工资还不够给已涨的物价所低消,涨了工资等于没涨。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是社保,说的仔细点就是将来的养老保险。现在二三十岁的劳工再过二三十年就步入老龄化了,按我们现在13亿人口算来,到时至少有3-4亿人口步入老龄化。这些人将靠现在所交的养老保险来生存。那我们现在所交的养老保险金抵的上二三十年后的物价涨浮吗?如果社会经济是按现在这样走下去,那么二三十年后的物价也将是现在的十几倍。如果按照现在的养老金每月千把块也许也就能混饱肚子了,那到二三十年后物价涨到十几倍时,政府要是还是发千把块一个月养老金,那几亿的老人就要活活饿死。如果到时政府根据那时的物价给发几万块一个月,那政府的钱又将从那里来?如果我们按4亿老人人口算,每年政府将要支付养老金就的48万亿,请问政府将来这笔钱从那里来?如果将来不能解决这批老人的养老问题,那将是民不聊生,动乱不可能不发生。如是解决这个问题,那到时的钱又从那里来?所以说用全民养老保险来解决全民养老的问题根本行不通。在这里我就要说问了,这些年里这几亿人的劳动产值都那里去了?劳动了几十年会养不了自己的老?他们的劳动成果都是被谁榨去了?我这里有张富士康的表格大家可以看下:
大家看的明白吗?我们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都进了资本家的仓库里。这只是个例子,全国都是这样的。我打个比方来说吧,我们的劳动人民就如一根甘蔗。被送进了资本家的榨糖厂里,等榨干了所有糖份水份得时侯,糖厂留下了白糖,把干渣抛向了社会。让国家来处理这剩下的问题,而且糖厂还不付给社会佣金。大家看上面的表格,劳工能拿多少?国家能拿多少?拿的能抵的上将来要付出的吗?还有个更严重的问题,外国人拿美钞买走了我们的商品,我们用卖商品所得买来了外国的国债,外国人再用卖国债的所得买走了我们的产业并发行了股票,我们再用人民币买来了外国人发行的股票。这是个恶性的循环呀,最终我们将是一无所的。再举个列子,外国人收购了我们西北的棉花,卖给了我们上海的棉纱厂,加工成了十三纺后出口到了奥大利亚,再进口到了我们江苏的纺制厂。加工成布匹后出口到了意大利,再进口到了温州的制衣加工厂,加工成衣后再出口到了法国。贴上法国名牌商标后再进口到了中国市场,这其中周转的价格加了几十几百几千倍。这就是我们中国精蝇们嘴里的GDP产生的原理。大家看的明白吗?所以说共产主义走资是绝对行不通的。我们知道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又不能把这些资本家打倒再来一次资产重新分配。所以我们要改革,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要把劳工溶入到资方的产值收益分配的体系中去。一句话,就是要消除资方与劳方剥削的制度。让劳方的劳动价值作为资本投入产业链,那产业产出的剩余价值不在属于资方独享。劳方的劳动价值资本投入也享有剩余价值的分配权。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几亿劳动人民几十年后的养老问题。这当然资本家不会乐意,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资本家不能只吸血不养血的,资本家也只能拿你自己该拿的那部分,不能把血吸干了没利用价值了就扔给国家社会负但。只能按照这样的方法才可以完全解决全中国劳动人民的养老问题,间接中也能提高产业的创造性以及调动劳动人民生产的自发极积性。这还能够体现出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的优越性。更能消除社会贫富的差距,消除社会阶级的矛盾。这样这个社会才能真正的和谐起来,和谐是喊不出来的,是要用社会体制创造出来的。这个方法其实就是马哲里的劳动价值体系里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