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融,说句人话就那么难?
李荣融:说句人话就那么难?
山西阳泉 平民作家 阎建生
2010年08月19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一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专题报告会上透露,尽管工业企业今年都进入了一轮涨薪潮,但是央企薪酬再涨难度很大。李说:“目前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薪)5.4万。”对于倍受关注的收入分配改革,李荣融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涨工资,公司要不要给职工加薪,一定要跟企业的竞争力,跟自身产品的竞争力相适应。“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适宜涨薪,现在硬着头皮涨,过段时间就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而目前的情况是:“收入分配改革已经走到关键节点,《工资条例》的制订仍然徘徊,而国有企业的高收入一直是争议的焦点也是改革的难点。”在这位央企掌门人看来,“在汇率调整、能源价格上涨、煤电价格联动也在酝酿的背景下,薪酬再上涨,企业会很困难。”
“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薪)5.4万!”当这个数目映入眼睑的时候,作为央企的一名资深员工,甚至都被李荣融的无耻和不要脸吓了一大跳呢,当时,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李荣融:你说句人真就那么难吗?冒出的第二个念头则是:那么,在我们央企,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挣了5.4万以上的年薪呢?
一、吴仪副总理谢幕前的一段讲演
2007年12月25日“南方网”报道:12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国际商会会员代表大会上,吴仪说:“我在明年‘两会’后会完全退休,在我给中央的报告中明确表态,无论是官方的、半官方的、还是群众性团体,都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希望你们完全把我忘记!”吴仪在讲话中长时间脱稿与代表们唠家常。在廉洁奉公话题上,吴仪不仅谈到一些腐败案例,并且透露了个人收入。她说“我现在每年所有收入12万元人民币,这还包括保姆费。我相信你们都比我拿得多,你们谁敢说没有别墅?我希望在座诸位要廉洁,只拿该拿的,一定要拿得正当!”据环球时报综合消息,吴仪将退休的消息此前已在世界媒体上传开,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开场白中说:“吴仪女士,她是一位中国人民的杰出代表。”
就是这样一位被国际社会普遍赞誉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她的全部收入仅为12万元人民币,而且,还包括了保姆费。但吴仪同志的讲演至少透露出一个信息,参加“国际商会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们,都比吴仪同志拿得多,而且,他们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自己“没有别墅。”这还是2007年的数据,而且,能参加这种规格会议的人物,至少有很多人是李荣融偏爱和青睐的国企老总们。这之后,在李荣融主导下,又多次给国企老总们长了年薪,2010年1月9日,新华网发表了《李荣融:央企高管年薪并不高平均60万元左右》一文,文中引用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的话说:“现在央企高管年薪定得并不高,平均薪酬也就是60万元人民币左右。”他的助手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今年(2010年)亚洲博鳌论坛上也说,“央企一把手主要负责人平均税前薪酬58万元,并不高。”央企高管们真的就是干拿平均60万的年薪吗?他们没有任何灰色收入吗?他们的福利算不算收入呢?他们的灰色收入一年可能是多少呢?报上说,近年来,中国跑出去的4000贪官,平均每人卷走一亿多元人民币。另有报道说,中国目前尚有180万裸官在国内重要政治、经济岗位上捞钱,但他们的子女和家属已经移居到海外了。那么,这4000贪官和180万裸官里面,到底有多少是拿着高薪的央企高管呢?无论是从报纸上披露的情况看,还是我们从对身边现象的直觉感知,结果是十分明了的,“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贪官和裸官以国企中的大小老板为主。
二、潘鸿强们和陈同海、马明哲们
人民网2010年7月27日消息:6月10日凌晨1时左右,在西安市的华山厂,有31年工龄、自称“孤独者”的潘鸿强,用一把机床刀挥向自己的脖子,结束了年仅49岁的生命。令人惊讶的是,他的遗物,有一张银行工资存折,只剩下0.46元;还有他写给儿子的遗书,罗列了自己欠别人的900元债务;他的信用卡上也欠了3000元。据潘的前妻介绍,从1985年结婚生子后,这么多年过来,到2010年,他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扣掉“三金”之后是850元。
与可怜的潘鸿强们形成显明对照的是另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就是受到李荣融特别偏爱和青睐的央企高管们,他们不仅享受着各种各样的公款消费,而且贪得无厌,人人都有“别墅”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大、中城市都有他们的房子、婊子,根本就不算什么问题。那么,他们到底有多少钱,这恐怕是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比如,前中石化老总陈同海,“每天不花4万元,就不会挣钱。”这可以算一笔简单的帐:每日花4万元,一个月120万,一年就是1440万元,当纪委警告他要收敛些时,他大言不惭地说,我一年上交税款200亿,这点算什么?那么,陈同海的年薪是多少呢?因为网上没有搜到陈同海的年薪,那我们就假设陈同海为零年薪吧,但一年花费1440万,总要比潘鸿强们宽裕得多吧?按照李荣的逻辑和计算公式,潘鸿强们的年均年薪是(1440万+10200)÷2=7205100元。也就是说潘鸿强的平均年薪是7205100元。这还是同“零年薪”的老革命干部家庭出身的,且“没有忘记老一辈革命者为多数人谋利益的追求,没有忘本”(引语见苏铁山《为中石化总经理陈同海叫好》)的陈同海平均,如果同既拿年薪、又占尽国企各种福利和好处的平安老总的马明哲平均,那就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了。据人人皆知的“特别是中国”薪资奇趣:中国平安有3名董事及高管,2007年的税前薪酬,超过了4000万元,其中,董事长马明哲税前报酬为6616.1万元,折合每天收入18.12万元。那么,我们继续用李荣融教会我们的算术原理给潘鸿强们算一笔帐,看看是个什么样的结果呢?(6616.1万+10200)÷2=30308.101元。这是一个连上帝都会笑出声的结果:潘鸿强的平均年薪是30308.101万元。
我不知道李荣融是哪里上的大学,师从何方神圣,但总拿平均数说事,至少给我们的印象是不厚道、不地道、不人道。同是一个国家的企业,是在一个掌门人的管理之下,却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一边是陈同海、马明哲,一边是无以数计的潘鸿强。在这里,我再问一句李荣融部长:说句人话真的就那么难吗?既然你觉得难,说不出口,那么,我教教你在说完平均数之类的官话后,人话应该怎么说吧:“目前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薪)5.4万,但我们一定要看到平均数后面隐藏的问题,这就是国企95%左右的职工拿不到5.4万,更多的人都在2万元左右(2万元系阳煤集团煤矿系列的普通职工年收入,而在阳煤三产的职工,年收入跟潘鸿强差不多,有700多的,也有900多的),还有不少的同志像潘鸿强同志一样,在1万上下,从现在起,我们国资委的主要责任,就是提高潘鸿强们的实际收入,争取在两三年内,达到5.4万!如果达不到,我从天安门城楼上跳下,向拿不到5.4万年薪的国企职工谢罪!”
好在李荣融没有拿陈同海的日挥霍水平和马明哲的年薪,同中国工人阶级的真实年薪相比,这已经算是高抬贵手了。那么,中国工人阶级的真实薪资情况到底怎么样呢?据北京国资委统计,北京市国资系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薪)4.2万。大家看清楚,这可是北京,其实,在北京,同样有95%的工人拿不到4.2万。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2736元。这同样是一个平均数,他们可能会把最高的年薪情况一不小心透露出来,但至死都不会把真实的最低收入情况说出来的。
三、就算术问题,为即将退休的李荣融上堂政治课
有消息披露说,李荣融可能会在近期退休。那么,我们就以算术问题,为即将退休的李荣融上堂政治课吧。
逝者潘鸿强生前每月850元的工资算,他每年收入也就是一万元左右,如果再算上加班、企业红包之类,再往上估算一点,一年一万五千元的收入已经算是顶了天。而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今年(2010年)亚洲博鳌论坛上透露的,央企一把手主要负责人平均税前薪酬58万元,并不高。按照央企负责人的年薪算,一个央企一把手的年薪是潘鸿强年收入的40倍。一年40倍,31年,就是1240倍。就算打个折中,也有620倍。这难道能用贫富差距四个字予以形容和说明吗?还以那位曝出天价年薪的平安老总马明哲说事,2007年的年薪6600万元,这是普通工人潘鸿强年收入的4400倍,31年,就是按一折算,也有13600多倍。
这哪能用贫富差距四个字形容和说明呢,这只能用“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走资派已经走得很远了”表述吧?
但是,既使是血淋淋的事实,都挽不回李荣融的计算逻辑,在李荣融的算法里,企业职工年薪是在增长的。为什么呢,有人说,国资委那么大的主任,只掌管宏观数据,数字是年年在增长,可是数字里面发生的一切是没法统计的。加权平均一算,职工的收入也就增长了。比如,十个或者百个穷人里面,加一个富人,一下子就可以把穷人的收入提高。所以,经常有人说,我们的收入被增长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些人的工资年年在增长,而象潘鸿强这样的普通工人31年如一日,每月领着850元的薪水,因此,工资总量也是逐年在增长,统计数据显示工人工资总额年年在涨。而实际上到最后,工人只能在被增长的生活中难以为继,选择自杀死了。
就算李荣融光看宏观数据,光想着拍卖、玩完国有企业之类的大事,但总在看电视、看报纸、看新闻吧?潘鸿强的死都吵翻了天,甚至都成为中国之耻,你李荣融总不能一点都不知道吗?像潘鸿强这样的人在国企里面何止千千万呢?所不同的是,他们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受压,选择了生存,而没有选择自杀。
那么,这种完全由李荣融领导的国资委给给中国工人造成的艰难的生存局面能改变吗?从表象上看,党和国家好象很有决心、很着急的样子,高层领导多次强调要打破分配制度上的不公,而且,《工资条例》也在制定当中,胡锦涛总书记今年五一前说,要让工人体面劳动,温家宝总理也强调说,要让中国人活的有尊严。但是,看看国资委官员们的表态,你还能相信胡总和温总的话,能在国资委的官僚们手里得到落实吗?看到他们每次信誓旦旦地说,58万元年薪不高、多少万年薪不多时,绝口不提在他们领导下的国企中,今天还有850元月工资的工人,绝口不提还有多少工人在工资被增长的经历中生活难以为继、生命受到剥夺。尤其是看到李荣融关于“目前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薪)5.4万。在汇率调整、能源价格上涨、煤电价格联动也在酝酿的背景下,薪酬再上涨,企业会很困难”之类的表态,我们不知道,这帮人到底是对胡总和温总的讲话充满了反潮流式的对抗精神呢?还是对中国工人阶级充满了本能的刻骨敌意呢?他们是台湾的民进党党员、日本的自民党党员?还是六十年前被中国共产党赶到台湾去的国民党员呢?看了他们的表演,你敢相信国资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下属部门吗?你敢相信国资委的官员们仍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吗?你敢相信,你和我的工资,我们工人阶级的工资,能在这帮丧家的资本家的泛走狗手里涨起来吗?你敢相信他们会让我们过上体面劳动和有尊严的日子吗?至少我是不敢相信,我相信毛主席说的话:“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走资派还在走!”
看了李荣融的简历我们知道,其实,虽然在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系电化学工学专业学习(1963.09——1968.07),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但到底也是工人出身,曾经是江苏省无锡油泵油嘴厂工人、技术员、车间副主任、主任(1968.07——1983.04),就算技术员、车间副主任、车间主任已经成为国家干部了,但好歹也曾经是工人阶级中的一员呀,可我始终想不明白:他怎么和中国工人结下那么大的仇恨呢?都要退休了,还硬扛着找出各种理由,不给国企职工涨工资,而这理由竟然如此牵强——他们的平均年薪已经达到5.4万。就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刻,我想起了列宁说的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原来,背叛了工人阶级的白眼狼,其实比原本就是资本家的人还要坏!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那句名言:背着了中华民族的汉奸,比原汁原味的日本本土的鬼子还要坏!
附:贵州省一间国营企业20多名下岗工人抗议当局未有落实他们的生活保障,遭大批公安武警拘捕后,在派出所集体服食农药自杀。
2008年7月2日消息(党的生日刚刚过去一天)贵州省一间国营企业20多名下岗工人,上周六到贵阳市政府大楼外示威,抗议当局未有落实他们的生活保障。他们遭大批公安武警拘捕后,在派出所集体服食农药自杀,现时仍有7人留院,当中两人情况危殆。获救的工人指多年反应无果,被迫走上绝路,但亦有工人准备采取法律途径申诉。
周一报道,贵州省开阳县20多名下岗工人上周六到达贵阳市政府大楼外,趁当局正在大楼内召开一个全国性烟草行业会议时,向出席的省级官员示威,工人指16年前县政府徵用新州镇四门村的农地,作为兴建一间国营烟厂,当时县政府承诺工厂会聘请所有受影响的农民,双方订下长工的合同,但烟厂6年前破产倒闭後,县政府没有按国营企业职工的待遇赔偿及安置工人。
自杀获救,现时仍然留院的下岗工人杨先生,周一接受访问时指,当时他们在大楼外遭大批公安抓捕,在走投无路下服农药自杀。
他说:「公安将我们抓上警车,带到公安局,指稍后将我们遣反回乡,当时我们都感到很绝望,所以决定服农药集体自杀,之后公安将我们送往医院,有7人情况垂危,但经抢救後已脱离危险期,现时仍有两人情况危殆,不知能否活下来。」
杨先生指,现时医院病房外都有公安把守,他所打出的所有电话亦被当局窃听,在采访过程中,杨先生的手机突然被挂断,当记者再致电他手机时,已不能接通。
至于於另一名没有参予示威的烟厂下岗工人田先生指,服农药自杀的工人被送到贵阳县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大楼时,有100多名公安和武警在医院门外设立警戒线,让两部戴住工人的客车驶入,田先生指,公安阻止任何人拍照及录影,而下岗工人服毒自杀的消息更被封锁。
田先生指,多年反应不果,已准备采取法律途径,将违背劳动合约的县政府,告上法院
附:2010年08月20日中华工商时报文章:虽然GDP已位居全球第二,但要说中国人收入高,这会让很多国人感到纳闷,甚至很郁闷
今年二季度,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人均GDP却只有日本人均GDP的1/10,人均GDP只有3800美元,在全球排在第105位左右。而按照中国人收入1300元的贫困标准线,全国还有4000多万人没有脱贫。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考虑到住房、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最近,网上特别流行“晒工资条”。如果在网上搜索引擎里输入“晒工资条”这个关键字,可以找到约291000条相关信息。所晒的工资条也有用来“曝光”的,比如有些垄断性国企的员工收入就高得离谱。这样的图片和文字内容一经被贴上网后,引来了诸多网友的热议。
要说中国人收入高,这会让很多国人感到纳闷,甚至很郁闷。在很多大城市里,很多人都在为生计奔波,但还是存不下钱。
今年二季度,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人均GDP却只有日本人均GDP的1/10,人均GDP只有3800美元,在全球排在第105位左右。而按照中国人收入1300元的贫困标准线,全国还有4000多万人没有脱贫。
薪水涨得没GDP快
回看过去3年来的中国GDP增加速度,2007年13.0%,2008年9.6%。2009年8.7%,尽管有所放缓,但中国人的薪水增加速度可没有GDP涨的这么快。
在很多大城市里,很多年轻人除去租房和日常开销,基本都是“月光族”。不是他们不想存钱,是真的存不下钱。即便是像IT行业这样近年来薪水增长比较快的领域,很多人还是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
在北京,今年7月的市政协第二十三次主席会议上,一份15页的调研报告显示,北京一线职工收入水平现状是“增长缓慢,长期偏低”。
调查显示,12.8%的职工反映,5年来未涨过工资;2009年23.6%的职工工资收入还有所下降。这使他们感觉政府公布的平均工资涨幅只是“假象”,掩盖了不同行业、企业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
调查还显示,被调研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工资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岗位,且增长速度较快,其2009年的工资水平比2008年增长25%,绝对值增长35644元,达到了生产服务人员的25倍。高管人员与生产服务人员收入差距,由2007年的4.37倍扩大到2009年的5.78倍。
会议指出,北京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但工资分配不合理,企业内部及行业间工资差距继续扩大;大多数企业一线职工平均工资偏低,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职工工资长期停留在较低的水平。收入分配问题中,企业中直接从事生产、销售、管理岗位的一线职工收入偏低,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在广东,2010年的“社会温度计”调查报告显示,居民认为广东当前存在的最重大社会问题的排序分别是:工资涨得慢(34.8%)、看病难、看病贵(33.7%)、收入差距过大贫富悬殊(27.2%)、贪污腐败(26.9%)、住房价格过高(22.8%)。居民当前最关注的问题排序是:提高收入(32.3%)、反腐倡廉(30%)、贫富差距(28.3%)、就业问题(28.2%)、医疗保障(27.2%)。
从这个调查结果中看以看出,无论是工资涨速慢,还是贫富差距,都成为了老百姓非常关注的话题。受访居民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最大困难虽然有不同感受,但从排名前5位的选项来看,物价上涨太快、房价高、看病贵、家庭经济负担重等均是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偏低而衍生出的问题。对此,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人口所所长郑梓桢教授认为,这些都可归结到“收入低”这一核心因素上来。
收入分配期待合理化
据悉,由国务院牵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具体参与起草的《工资条例》,最终有望确定职工工资增长与当地CPI挂钩。目前,该草案已经上交国务院待批准,其主要内容在若干方面将有有较大突破。
据了解,这一条例从2008年就开始制定,经过许多次调研,众多专家参与了起草和修改,中间讨论修改了数次,最终形成草案。草案共分十个部分,包括总则、原则、依据、使用范围等。条例草案核心内容突出“一低一高”,即最低工资标准的增加机制和垄断企业尤其是高管工资的限制。
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资深劳动保障法律专家杨永琦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毕竟工资分配的问题是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所以在《条例》的起草上,我们非常谨慎,充分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情况,力求使《条例》确实有助于减小收入差距、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在这份草案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就是,国家实行最低工资制度首次被写入该条例。条例草案要求各省需将最低工资标准上报国家,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供劳动者参考。
此外,草案还首次明确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费、高温低冷及国家的各种补贴。据悉,备受关注的工资增长与CPI挂钩终于有了定论。在条例的草案中明确写着,职工工资增长应充分考虑当地CPI因素。
杨永琦认为,这一条例出台之后,全国2000多万劳务派遣人员有可能摆脱与正式员工同工不同酬、遭受就业歧视、社会保障缺失等不公正待遇。
另一个吸引眼球的部分是,这一条例将对垄断行业的高工资进行限制。目前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除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外,最为突出的就是行业差距,即垄断行业和普通行业的收入差距。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考虑到住房、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莫让“条例”成一纸空文
《工资条例》将出台的消息,让很多人似乎看到了工资合理化分配以及工资或将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但同时,也有人在担忧,这样的条例别成了一纸空文。
有网民在博客中评论道,很多企业,把底线当成了最高标准。在工厂的日常运作里面,是把最低工资标准写进了劳动合同里面。工厂,常常参照最低标准给工人薪水。银行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里,叹着空调,拿着高额高温补贴。在2010年高温季节,可以拿到超过10000元的高额高温补贴。一个办公室人员的补贴,是数十个工人补贴的总额。而在高温烈日下工作的工人,却拿不到高温补贴。
他认为,工资条例有了以后要有执行的保障。否则,工资条例只能成为纸上空文。工资条例的执行和推广,还是需要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支持的。
《工资条例》保护的是劳动者的收入权益,所以日后这一条例出台后,能否在各大企事业单位不折不扣的执行才是重中之重。对于很多垄断型的国企而言,以往的“福利”或因此而付诸东流,其背后强大的利益集团能否按要求执行该条例呢,不得而知。所以对新条例的执行监管似乎显得更加重要。
已有媒体报道,国有垄断企业对《工资条例》并不“感冒”。一位参与《工资条例》制定的人士透露,该条例遭遇了来自垄断行业央企的极力反对。据他介绍,垄断行业的央企认为他们的企业福利部分不应该计入到工资收入,否则纳税和社保缴纳的工资基数太大。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