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笼罩下没有悬念的竞争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定义,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是一种社会权利,反映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在资本社会里,金钱、技术、才能、知识、名望、人脉……这些都可以转化为资本。虽然资本之国都宣称人人平等,没有等级制度,但这显然是在说谎,总统和乞丐、官僚和农民工之间是平等的吗?只不过这种等级制度是隐蔽的而已。在资本社会,拥有的资本越多,地位就会越高,就越能混得风生水起,支配的资源和财富就越多;而没有资本的人,永远只能被边缘化,受到轻视、侮辱、嘲弄、挖苦、打击,为社会的一切苦难和不幸买单。
虽然资本不一定表现为金钱,却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在资本社会,任何人都有他的“身价”,按照这个“身价”,形成了一个隐秘的社会等级。所以,资本社会是一定崇尚“拜金主义”的。一个人占有的资本越多,就越容易榨取别人的劳动,资本增值得就越快;没有资本的人,只能成为“相对过剩人口”,在资本的统治下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因而,“富者越富,贫者越贫”是资本社会铁的定律。
“明星”一群人显然是资本社会里占有比较多资本的一类人。他们拥有的知名度、人脉等资本肯定是一般人不具备的,因而他们的“身价”也肯定是一般人比不了的。而与之相比,“小镇做题家”就只能用“寒碜”俩字来形容了。他们是没有金钱、没有名望、没有人脉,甚至长相也并非像“明星们”那么出众,智商也未必就一定高出“明星”们的一群普通寒门子弟;他们唯一凭借的就是“十年寒窗苦读”学得的难入“明星”帮闲们法眼的一些“陈腐、教条”的东西;在帮闲们看来,他们只不过是只会“做题”的“做题家”而已。于是,在光华耀眼、万众瞩目的“明星”与迂腐木讷、默默无闻的“小镇做题家”之间的、对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编制岗位的竞争,如果把它比作一场战争的话,恐怕虽然战事的硝烟未起,而战争的胜负早已经注定了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考编“明星”,摆在他们面前的道路千万条,也许根本不会很在乎区区一个所谓体制内的编制岗位;对于“小镇做题家”就不同了,也许他们中不少人“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能够进入这“吃皇粮”的体制,对于他们来说,这可是一辈子的“饭碗”。因此,即使这场竞争还有一丝“悬念”,两者对失败代价的承受力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也许有人会义愤填膺地谴责:这不公平!对这种有心无力的谴责,“资本”只会轻蔑地报以冷笑。资本有资本的逻辑,正如前面所谈到的那样,现在既然是资本统治一切,那么你的“公平观”就不会入他的法眼。资本社会就是“丛林法则”,小资本就得臣服于大资本,这是资本的秩序、资本的森严的“等级制度”,它是不会以我们的义愤和不满为转移的。“没有资本”就是资本社会里最大的罪过,在资本社会,“没有资本”的人只能命定地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