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自觉与“扩红”、“扩白”
《红色娘子军》中的吴清华和《杜鹃山》中的雷刚有一个共同点:都曾经在复仇的冲动下破坏了革命队伍的行动计划,最终在党的批评教育下认识到革命必须树立大目标,必须服从党的统一指挥。文艺作品的这种描写为的是说明一个道理,即无产阶级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实现由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转变。穷人求解放投身革命,需要身体解放在先,思想解放在后,逐渐认识到自己阶级的根本利益,成长为一个自觉的革命战士。
共产党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下了解放全体被压迫人民这个宏大目标,就必须发动和依靠人民来共同奋斗。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要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自己阶级的根本利益,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自觉的革命战士。革命队伍的任何成员报私仇的狭隘举动都可能会破坏整体革命目标的实现。
革命目标、革命理论的正义力量还会感召对立阶级中的有识之士转变立场。周恩来、陈独秀等都是这样一些从剥削阶级转变过来的共产党领导人。
人民军队通过宣传教育积极“扩红”,吸收工农群众中的有志青年,壮大了革命的力量,同时也为这些入伍青年开辟了辉煌的人生道路。剥削阶级的后代转变立场参加革命,同样是找到了真正辉煌的人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无疑是他们转变立场的关键。
穷人革命需要树立阶级意识,富人反革命阶级对抗革命也会借助于“阶级意识”。这应该是我们今天认清斗争形势的一个重要节点。
几年前最初听说那个为大规模私有化造势的“冰棍理论”时,我就曾纳闷:你张维迎作为一个北大的经济学教授,功成名就,抛出这么个不伦不类的东西让一大批与你非亲非故的厂长经理以低价窃取国有资产,而不惜自己承担历史骂名,究竟图的是啥?
后来这类的疑问就越来越多。直到今年,见识了贺卫方们为解救“药八刀”和李昌奎竟然不顾学术严肃和人格尊严,不虑及人伦之谴,使人想不透他们的动机。后来我终于明白了:资产阶级和卖国阵营也需要实现“自为之变”,他们的不怕骂体现的正是某种牺牲精神。
当年张维迎虽然为了他的“理论创新”承受了骂名,却换得了“扩白”的成效——今天一支死心塌地鼓吹“政改”的队伍终于小具规模!因为所有在私有化风潮中窃取了国有资产的人,头上莫不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政改”一天不实现,他们就要被未来的清算多揪心一天。这种利益捆绑,从一开始就有精到的设计!张维迎的“阶级自觉”应该来自于他所受到的“西奴教育”。有了早年的留洋苦读,再加上后来的奋力创新,所以他成为了现今中国肯于为私有化和西化冲锋陷阵的“精英”。抛开香臭不论,张维迎的史上留名,我想是没有人会否认的。
话又说回来,右派卖国者身上的东西,即便是牺牲精神也不无铜臭之气,张维迎们的那么多“独立董事”名头哪一个也不会是空名。至于那些肯于给“独立董事”发红包的老板们在钱上的牺牲,恐怕也需要用“阶级自觉”来理解。
贺卫方们之所以要不遗余力地为“药八刀”和李昌奎做免死辩护,也是出于其“阶级自觉”。这一点,黎阳的《从药家鑫到李昌奎案件,看普世政变的一个突破口》已经讲得很清楚,于此不赘。
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这一帮“精英”们在拼力“扩白”的同时,不忘记卖命地培养、巩固、发展自己营垒的“阶级自觉”。李庄案反水的小胜,正是由于他们通过渲染文革的“痛苦回忆” 迷惑了很多中间派干部,启发和巩固了自己营垒的阶级意识。(详见《张宏良:风云突变——中国突然再次刮起了妖魔化文革和毛泽东的政治旋风》)
对于“精英”们的“扩白”和阶级意识培养,无产阶级必须警惕并认真应对。三十年“改开”造就了大量不同程度的腐败官员。这些干部的污点正在被“精英”们胁迫、利用,作为启发他们“阶级自觉”的切入点。如果这些干部不能够放下包袱坚决地站在民族大义一边,就有可能被“精英”们以“被清算”为恐吓,一步步引向卖国道路。如果他们为此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那才是他们彻底的人生悲剧!(详见《张宏良:发改委涨价与洪博培散步的巧合》等文)
然而卖国精英们的伎俩可以延缓历史车轮,却不能改变它的轨迹。社会主义复兴派的信心首先来自于人数的悬殊。为多数人还是少数人服务,这是两大阶级斗争的焦点。农民工讨薪冲突中,警察站在谁一边?“蛋糕”之争,改善分配机制还是一味鼓吹“做大”?根本上都是为多数人还是少数人服务的问题。社会主义复兴事业如能着力做好向工农大众的宣传教育,必将无往而不胜。
我们必胜的信心其次在于,在启发“阶级自觉”问题上无产阶级具有天然的优势。无产阶级是最大公无私的阶级,他们可以为人类解放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而资产阶级的所谓“阶级自觉”最终只能是“金钱自觉”。“扩白”再好终归比不得“扩金”。离开物质利益,他们只能是一盘散沙!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国共较量,红军(解放军)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思想工作、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等政治工作原则都发挥了根本作用。小米加步枪掌握在满怀阶级仇恨的战士手上可以发挥出最大战斗力。而这是国民党军队绝对学不去的。他们“巩固”队伍一靠发饷,二靠上级对下级的残酷体罚(详见高戈里长篇纪实文学《心路沧桑——从国民党60军到共产党50军》)。1946年,他们靠了美国飞机在东北抢得先机,占领了所有大城市,将军们还利用受降的机会大发战争财。后来正是这些财富沉重地掣肘了他们的战事决策。
资产阶级兴于自由主义,也必将亡于自由主义。以利己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既是资产阶级“扩白”的大旗,也必将成为它们坟墓的挖掘机。可惜可叹,它们的所有“自觉”永远认识不到这一点。
(201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