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的哥自发为死去的哥们送葬何错之有?

火烧 2009-10-3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的哥送葬引发热议,企业领导冷漠对待逝者,质疑其业绩与先进性,呼吁恢复传统送别方式,反思企业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

先看相关报道,搜狐网今日新闻《百辆出租车上班高峰期歇业为去世的的哥送葬》。有兴趣者可以查看全文,老顽童只是摘录几段如下:

“刘居禄生前所在的重庆长城运输集团璧城客运有限公司经理黄仁林说,老刘业绩平平,不是公司先进。他证实,当天的送别活动没有公司领导参与,也根本没组织发动,是驾驶员的个人行为。”  

“黄仁林对此表示,出租车是营运车辆,目的是服务群众,不允许集体歇业去参与红白喜事。此事发生后,将对相关车主和司机加强教育。昨天下午,璧山县运管所也介入调查此事,并表示将出台规定,禁止出租车集体歇业送葬。”  

通过公司领导的话可以看出此的哥业绩平平也非公司先进,当天葬礼公司领导即没参加也没组织发动。老顽童不清楚此领导是何出身,对一位长期从事客运的职工的死居然如此的冷漠。你本人不参加送别至少委托工会有关人员呀。企业没有成立工会,至少委派助手呀。你硬扯死者是否是先进干啥子嘛?!假如,老顽童也只是假如重庆长城运输集团璧城客运有限公司经理黄仁林经理的顶头上司的爹死了,他还是会这样斟酌他头儿的爹是否有业绩是否是先进?

以前,单位死了人,即便是退了休的老职工去世,单位都要委派工会或相关人员参加送别。当然也有变化,变化只是从追悼会的形式变成向遗体告别,也就是送别。单位送送花圈,慰问一下死者家属,略表哀悼和慰问。

记得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说过“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如今,还有多少企业保持着这个好的传统?即便没了这个传统,有没有像重庆长城运输集团璧城客运有限公司经理黄仁林一样去计较死者的业绩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刘居禄便开始在璧山跑出租车,是当地最资深的的哥”。可见,该司机干了十几年的出租车行当,对企业、对社会难道就一点贡献都没有?就凭老顽童的经验,该驾驶员直到不能开车时起码上缴给国家大十几万的税费,交给单位的份子钱起码几十万,难道这不是贡献?!该有限公司的股东没选出一个好的董事长甚至委派了一个眼睛里只盯着钱的经理,因为,该经理所说的业绩除了金钱还能是什么呢?靠你妈的私有经济制度!  

该经理口口声声地说将对车主和司机加强教育,其目的是“不允许集体歇业去参与红白喜事”。这还是人话么?你不组织不参加更不许死者的亲朋好友参加,意思是让死者孤孤单单的、冷冷清清的上路?!有理性的领导应该在搞好营运的同时搞好相关的群众活动,假如你领导参加或正式委派相关人员参加死者的送别,其他驾驶员还需要集体去送别吗?最多也只是派几名要好的代表代表。

璧山县运管所也来凑热闹,甚至还“表示将出台规定,禁止出租车集体歇业送葬”。  

凭什么?运管所有啥资格制定这项规定?违反宪法不说,甚至还违反人性、仁德。前段时期不断有新闻,警车开道、公车排队替某官他爹或妈送葬的新闻,也没见这些行政部门出台相关的规定禁止集体开警车、公车在上班时间替长官的娘老子送葬!据说中纪委早有规定,可是有谁尿中纪委的这一壶?!行政部门遇到这种情况立马犯了ED的毛病,而且还是睁眼瞎!  

政府制定政策时不能忽视人情世故,太不讲人性的结果使人际关系沦落到禽兽不如才是可悲、可叹的。对百姓说三道四、指手画脚的不算本事,有本事对更大的官儿说去指去!

江湖人称老顽童

2009/10/31于南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