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明为何不说“领导不让说”
王旭明为何不说“领导不让说”
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最近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对中国新闻发言人现在发表了几个很有意思的看法。
一、“新闻发言人不应该是一份‘高危’工作”。 就连战乱中的利比亚卡扎菲政府新闻发言人穆萨·易卜拉都没有受到牵连,遭到通缉,为什么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就成了“高危工作”,根本原因是缺乏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保障。
二、我们的媒体和公众,可以容忍许多该说话而不说话的官员和新闻发言人,却不能容忍一位发言人说错一句话,这不公平。
三、“只有有了制度和法律的保障,才能让更多的发言人走到台前,张开口。对那些该讲不讲、永远讲正确废话的人该给予批评,至少不升职。”“至今也没有看过因为不开新闻发布会被免职的官员,受惩罚的倒是那些开了发布会说错话的人”。
王旭明这番话既有牢骚成份,也有理性思考,但是有一句对新闻发言人来说相当重要的,可以视作“金科玉律”的话没有说出来。
但是这句话却被芝罘区教体局教产科的一位负责人无意中说了出来。
据报道,新学期开学在即,而烟台芝罘区仍有多家小学没有完成校舍改造任务,许多小学生将推迟开学。当烟台某媒体记者询问尚未改造好的小学校舍如何安排上课问题时,芝罘区教体局教产科的负责人在简单介绍情况后对记者说:“你直接和学校联系就行了,直接打学校的办公室,整个躲迁都是学校在安排的。但是我们不愿意透漏给您,领导不同意现在朝外说,怕造成不好的影响。”
有网友把芝罘区教体局教产科负责人这番话意思归纳为“领导不让说”。“领导不让说”的话绝不能说,可以说是中国新闻发言人立身之本,谁说了“领导不让说”的话说出来,或以“领导不让说”作托词,就是摆明了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向领导讨下岗的处罚。所以,关于中国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尽管说了这么多话,就是没有说出“领导不让说”,因为王旭明还明白,不光是新闻发言人,就是在其他位置上,“领导不让说”也是“金科玉律”。
所以,王旭明对《中国经济周刊》说的话,虽然不乏真知灼见,但也仍然没有摆脱发炎的习惯,是继续在发炎。
在我看来,中国新闻发言人和中国其他的事物没什么两样,
尽管新闻发言人的祖宗在西方,但中国人对西方一些事物的态度和处置方法也是众所周知的。当年在鲁迅在《拿来主义》中曾这么评价,越过了“闭关主义”的坎后,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拿来”。“拿来”以后怎么样,就是钱钟书在《围城》借方鸿渐之口说得那样,“来一件,毁一件”。因为,对西方的玩意拿来就用,往往食洋不化,势必要拆毁后才能适应中国人的胃口。新闻发言人这玩意也是这样。
所以,王旭明大可不必把 “7·23”动车事故当成中国新闻发言人滑铁卢似地,请相信,新闻发言人依然会在中国国情的轨道里前行的,只是“领导不让说”依然还是“领导不让说”。
回过头来再看王旭明对《中国经济周刊》说的话,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说了白说。
2011年8月30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