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从美国海看中国海

火烧 2011-07-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对比美国海与中国海的历史发展,探讨两国海洋战略与资源争夺,分析海权对国家崛起的影响,突出海洋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

           从美国海看中国海

           [ 113.234.57 ] 于2011-04-23 :        美国是英国人入侵美洲大陆、疯狂屠杀印第安人、维护侵略统治。以后依靠侵略掠夺霸占抢夺其他国家财产资源、金融诈骗发展起来的。

                              北美殖民:掘金之旅     

                                                           
   

       美西战争(Spanish-American War)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古巴和菲律宾群岛既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是美国分别向南美洲和亚洲扩张的战略基地。新兴的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军事潜力,已建立起一支较强大的海军

夏威夷概述

  (英语:Hawaii,是美国唯一以3个元音结尾的州)在1959年8月21日成为美国的第50个,由夏威夷群岛所组成,位于北太平洋中,距离美国本土3,700公里,总面积16,633平方公里,属于太平洋沿岸地区。首 府为檀香山。在1778至1898年间,夏威夷也被称为“三明治群岛”(Sandwich Islands)。夏威夷州是距今最近加入美国的州份,与美国其他各州有着明显的区别:它除了是美国最南方的州外,也是美国唯一一个全部位于热带的州;它与阿拉斯加州是美国各州中,仅有的两个不与其他各州相连的州份,也是美国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土地位在美洲大陆的州。论美国所有领土而言,夏威夷州是除了美国海外属地和群岛以外,最南端的一州,但非最南端的领土(美国最南端的领土落在美属萨摩亚群岛)。在族群分布上,它是两个非白种人居多数州份的其中之一,比起其他各州,夏威夷州拥有最大的亚裔人口比例。生态及农业方面,它是全世界拥有最多濒临绝种物种的地方,也是美国唯一生产咖啡具有工业规模的州份。

  关于古巴导弹军事危机的漫画

古巴导弹危机(英语:Cuban Missile Crisis),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在世界史中人类从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场核战争的边缘。

霉菌败退太平洋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十多年的越战,美国耗费了至少二千五百亿美元。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但它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更积极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尽管美国自建国以来在绝大多数战争中都是获利的,但是越南战争却是美国人的滑铁卢。战争初期国防开支急增,到1966年增加幅度为10%以上。与此同时,1965——1966两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均超过6%。但随着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国防开支负担不断加重,美国经济有调头向下,1967年经济增长率降到2%。1970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陷于停顿。事实上,美国从1969 年12 月爆发经济危机,到1982 年12 月经济才得到复苏。

                                             亚洲金融危机与 10 +  3

一、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

  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他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

  二、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预示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有了危机感。他通过强大的经济后盾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一个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韩国,日本,台湾直至东南亚,都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这给亚洲一些国家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支持。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三、东亚共同体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东盟国家逐步认识到启动新的合作层次、构筑全方位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并决定开展“外向型”经济合作。在这种形势下,“10+1”合作机制应运而生。 

    近年来,东盟与中国高层互访频繁,以双方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发展最为迅速。中国和东盟领导人于一九九七年确定了双方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方针,二00一年,双方又同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曾出席东盟领导人会议。中国总理朱镕基今天参加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已是第四次。这也是“10+1”的一种习惯说法。

    10+1”合作机制以经济合作为重点,逐渐向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拓展,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良好局面。“10+1”确定了五大重点合作领域,即农业、信息通信、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和湄公河流域开发。在“10+1”合作机制下,每年均召开首脑会议、部长会议、高官会议和工作层会议。

    除了东盟10国与中日韩3国举行每年机制化的“10+1”会议外,东盟还与其他域外国家展开不定期的“10+1”对话合作。

    中国为“10+3”和“10+1”合作机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1997年举行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发表的《联合宣言》,确定了双边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2003年,在第七次“10+3”和“10+1”会晤期间,温家宝总理与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出席了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签字仪式。

     2004年,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八次“10+1”领导人会议,双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