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样子,渐进的“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化”又将获一成功
有一老人在遗文中,曾忧心忡忡地指出:
“党内,尤其是高级干部中间,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不读马列,不懂马列,却使劲批判马列,成为一种时尚。据一份干部思想状态的调查材料,在干部中间,听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微微一笑;听到马克思主义,哼哼冷笑;听到共产主义,哈哈大笑。这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一股嘲笑、讽刺马克思主义的风气弥漫开来。我们的干部,面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进攻,无动于衷,袖手旁观,充当开明绅士,而当有人正面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却积极参与围攻。”(某某某……)
这些年,本网民有这么一个感觉,改、改、改!化、化、化!怎的都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越来越少?!这种减少,是渐进的。那确是一种浅移,但却完全不是默化。
说“不是默化”,是因为,这几十年,某些知识精英的一切的“浅移”措施,尽管每一次、每一件都是极“浅”极细微的,但也总是有不少人用马列、用毛泽东、用社会主义去对照,去批评,其声音“众且烈”;有时甚至是“责议哗然”。但从结果上说,这些责议是全然无用。每一次“哗然”的终了,也还是知识精英们的“浅移”如愿以偿。
若干年前——全国搞MBO。这事本身虽不直属意识形态,但其中确也有意识形态问题。那时,本网民曾有过一次会友,——是在一个大的城市,当时正遇该市的一个大的国营企业改制,——所谓改制,也就是如张维迎等人宣扬的,一要朝国有企业“吐痰”——使其难以为继,二是有些国企是“快化的‘冰糕’”,赶快贱卖。那真是一个群情激愤的“大哗”。企业员工基本上是全员发动了,首先是对贱卖国企表示抗议;抗议不成,工人即合议“以全体员工名义、用高一点的价格买下企业”。然而,主卖方早有定见,那理会工人这一套,反以“有人存心破坏改革”“有文革余孽在挑事”——要工人不要上当——去“说服”工人,并且派出几百人(有说“数千人”)的强势工作组和大批警力……终于,在“冰糕没化之前”,卖出去了……获“大胜利”!
在全国,一个地方的一个国企拍卖,这仅是一个小点的“变”,小的量变,是可算作浅移的。如上所说——尽管这不是默化,但最终还是成功了。这多年下来,一点一点地变,微微地化,终至今日的——相当多的国企——已经属“私”的状况。事实就是:不管群众如何的有异议和反对,但某些人还是执一而行,并且,总是获得大的成功(准确地说,虽然,当今仍处世界性的社会主义低潮中,但人民在创造历史方面,也有成功的。本文所写,仅是就事论事)。
从这里,本网民要重申本题。这“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化”方面,存有忧虑的,决不是几个人;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越来越少了,而这种减少,是渐进的,是一种浅移,但完全不是默化”的,也决非几个。你看!以学生教材为例——
——《狼牙山五壮士》从课本中删去,是在人们一片反对中“完成”的;
——上海历史教科书的“去革命史”的修改,同样是在逆广众之声中,而“大功告成”;
——几年前,北京高中语文教材大换血,以金庸换下鲁迅……又要重复“昨天的故事”:任你众方批评反对,改变者早已成竹在胸。就是说,这种渐进的“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化”的努力,又获一成功。
——今天,人们则遇上面广量大的中小学的黑教材,莫言的黑论;再加上前几天的波及全国的“必须清算国有资产的流失”的振吼。故然,偶有几个相关者出面洗地,而总体上,全国一片喊打声。而在官方,寂然……肃静……
真是,(抄仿鲁迅语)时光永是流逝,世事在包容中太平,有限的疵漏,本算不了什么,——更何况这是公知是在“改革、探索”呀!这边,大众雷火流闪,而那边,主事者们却心定神闲。
看样子,渐进的“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化”又将获一成功?!
下附,两篇在过往中搜索来相关文章的一些片断和观点。
(一) 北京高中语文教材大换血:把教科书搞成“畅销书”?( [ 朱卫华 ] 2007.8.17 )
据新华网报道,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新的当代作品大量涌现,而不少传统经典篇目则淡出视野。
据悉,这套语文教材在总量上被替换或删除了“一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庸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掉了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同时被删除的鲁迅名篇还有短篇小说《药》和杂文《记念刘和珍君》。
……利用教材“换血”偷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利用教材“换血”进行争夺下一代的和平演变,是中国“精英”的一大发明。在各路“精英”与他们的“对手”进行多年的全方位较量中,大概早就掂量出仅仅靠“资本”几乎无法征服这个在骨子里对科学社会主义深信不疑、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无法割舍的国度,欲把中国拖上资本主义的战车,必须从国民的骨子里下手,而且必须从下一代的灵魂深处下手。
……这绝非言过其实,陈良宇主政上海时,该市从小学课本中删除红色经典范文《狼牙山五壮士》,从中学历史教材中把毛泽东和革命扫地出门,并允许以“健康教育”的名义在高中传授避孕套使用之技……就已经尖锐地拉响了教育资产阶级化的警讯。
……北京高中语文教材的“换血”,虽然没有上海教材的“灭红”勾当来得那么露骨,但其淡化中国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动机或倾向已经发生了显化的迹象,一些表现批判精神和斗争主题的名篇被删除即证明了这一点。
(二)金庸入选鲁迅出,北京语文课本改革争议如潮
【今日关注】:继《天龙八部》部分章节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之后,从今年9月1日起,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将要大换血:《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伶官传序》、《项脊轩志》等古文名篇通通撤下。与此同时,在各地的课改中,鲁迅、朱自清等名家的作品数量逐渐减少,如鲁迅的《一件小事》、《祝福》、《药》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在各种版本的语文课本中慢慢淡出。这一变化不仅再度引发了关于“金庸能否入教材”的争议,同时也让一些人发出了“金庸要取代鲁迅”的担忧,反对者甚至称“如此课改是一种堕落”,担忧过多删减古文名篇会加剧已有的文化断层。本坛汇选有关舆论,供读者参考,欢迎您关注并发表您的看法。
一、弃鲁迅而取金庸 武侠小说入侵中学课本
1、课改激烈争议 北京语文课本可称“前卫”
即将在9月1日进入北京9区县高中课堂的语文课本大换血:金庸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替掉《陈焕生进城》,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则替掉《孔雀东南飞》……新的当代作品大量涌现,而不少传统经典篇目则淡出视野。尽管金庸作品进入语文课本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次《雪山飞狐》入选的也仅仅是泛读备选篇目,但仍引起了激烈争议。(北京《竞报》)
……
2、课本面目全非 鲁迅多篇作品被判出局
高中语文课本改革虽是一件好事,但这一次最引人诟病的是鲁迅的多篇作品被判“出局”。据悉,新版语文课本一共撤下了《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孔雀东南飞》、《雷雨》、《南州六月荔枝丹》、《陈焕生进城》、《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促织》、《廉颇蔺相如列传》、《触龙说赵太后》、《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石钟山记》、《五人墓碑记》、《伶官传序》、《项脊轩志》18篇课文。(北京人民网)
……
(摘编自中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