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出现社会批判电影?!
现如今,中国什么类型的电影都有了,唯独没有社会批判类型的电影。
“站台”“小武”“霸王别姬”“阳光灿烂”“鬼子来了”“17岁的单车”算吗?
如果这些也算,那么“小时代”系列就更算了。这里说的是社会批判,不是人性批判,
这是一个容易搞混的概念,从那个讨好写武侠小说的国学大师的辩论大赛就开始混淆了。
有一个真理就是人性有善恶,导致一个善举和恶行的有自身的原因(遗传,缺陷等),其所处的环境对其影响更大。
这就像传销组织把正常人能拖下水,进入教堂被阴森森,黑衣服,白大褂以及管风琴声音吓倒一样,把双膝跪下,放弃直立行走,返祖了;
就如同我们小时候不得已染上的乡音,就如同我们在工作岗位上的职业病。
我想这点每个媒体工作者,或者搞营销广告的都心知肚明!
而现在的中国电影整天就是人性批判,好像中国人都是同性恋,性压抑,性变态,追求人性解放。
其实和上面提到的那些电影一样,只能蒙骗20岁的我们,迎合外国评委的变态心理罢了。
所以如果有人说霸王别姬,阳光灿烂,小武,站台,鬼子来了,不都是在揭示表达大时代下,社会对个体的影响,个体多么脆弱的电影吗?
等一下,电影选择的时代背景好像有点问题,不是文革,就是抗日,要不就是回忆乡土。
每个成年人都无法回避这个,这叫社会批判吗?这明明是投机?就像充斥当今的性变态和人性电影一样;
每个社会人都知道如果中国真这样“封建”的话,那我们怎么出生的?不都是性交出来的吗?性什么时候被压抑了?这方面的人性什么时候被摧残了?
反对者可以参考诸多我国传统的性学研究丛书。就知道我国人民在这方面是超过日本的。
怎么连小孩子都懂的问题,被我们这些艺术家和大导演们没完没了地拍啊?!玩弄“中国特色”这个概念而已。
剥个人皮,浑身是血,一群人打几个弱者多刺激眼球,博取观众共鸣?!
于是网络上都是这种类型,无论是想在毕业设计中批判批判的大学生电影,还是想在网络微电影大潮中牟利的“独立”电影人。
如果这些伟大的电影不被禁,广电总局禁谁啊!!!就像不禁达明一派禁谁啊!
那什么样的电影算社会批判电影呢?!
“桃李劫”算,戈达尔的,杨德昌的电影算。那会不会被禁啊?!
我们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厌恶低俗暴力,怎么会被禁呢,我们又不高唱主义和政治学术语,
又不搞激进运动,我们在推动社会进步,以声音和图像的手段。
纲领呢?新文化运动有,法国新浪潮没有,有没有都无所谓,关键是有人去做。
最后针对两种“主流”思想做出回应:一是“虚伪论”;二是“能力说”;
虚伪论就是“你以上这些观点都是当年欺骗我们的最虚伪的观点了,是封建卫道士,你在压制人性,鼓吹社会倒退!,一句话伪善!”
我对此的回应就是一 在这方面你们做不到的,别人很可能可以做到;二 在严刑拷打和轮奸下,人可能变成叛徒和性变态 但你为什么用暴力打他呢?
三 当今社会一个怪现象就是词语含义被歪曲混淆,玩弄,就像 虚伪,虚荣,封建,同志。。。。。。
必须有人捍卫这些词语:裹脚,家长制,忠孝说是封建,压制人性;同志不是同性恋。戴首饰饰品,化妆穿高跟鞋,比阔叫虚荣。
二是能力说,这些人一贯在这个时刻说的话就是,你何德何能,有什么本事?你自己拍拍电影就知道你批判的那些大师的了不起了!
尔冬升,王家卫,贾樟柯,李安,你要知道掌控一部电影和一群人多么难?!拍成一部电影就是很了不起了。等你获了奖,得到了认可,再来批判别人吧。
要不就条件反射式的说“你的本子呢?!”对,这方面的能力是很重要,但是持这种观点的学院派们你们是不是忘了,一个电脑游戏可以设计制作地很完美精良,
一瓶白酒广告可以制作地美轮美奂,但这些对人没有什么好处!
还心存一点希望的人应该站出来,像法国新浪潮一样,拯救中国电影,拍出社会批判电影,而不是人性批判电影来,
尽到自己的真正的职责和义务,作为掌握声音和图像的有力量的人。
从这些当初举着红宝书批斗人,现在举着手机的学院派和能力派,技术流手中把这个工具夺过来,谨慎使用,人是不需要教育的。
不过就是个皇帝新衣的问题。
到此为止,还会继续!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