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为社会主义争夺接班人
——学习中共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体会
中共中央第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全面准确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全面贯彻中共十七大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领导全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坚定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理论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开展文化交流的同时,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也传进了国内,一些敌视我国政体的敌对势力也加紧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和平演变”。一些党员崇洋媚外,他们看到了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来所积累的经济财富,却看不到我国在不到三十年内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怀疑马克思主义,动摇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信心;一些党员追求西方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生活奢靡,铺张浪费,追求享乐。在物欲的驱使下,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贪污腐败,严重损害了党的声誉。
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试金石。高举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就是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的蛊惑下,动摇了自己的阶级立场,抛弃党性原则,有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软弱涣散,党员意识被淡化,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也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使命。一些党员干部在学习西方管理经验的同时,忘记了党的执政宗旨,脱离群众,弄虚作假,言行不一,对百姓疾苦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破坏了党的阶级基础。
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党的建设法宝。高举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就是要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发展毛泽东思想,增强全体党员对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坚决维护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公有制”。人类社会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所有制问题,什么样的所有制决定了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决定了什么样的社会性质。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反对全盘西化和私有化。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人民群众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解决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企业转制中的问题,保障工人阶级的切实利益,充分依靠广大工人、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导力量,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维护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维护党内团结统一;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切实维护群众权益,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困难,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强党员的自身建设,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自觉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三、教育要为社会主义争夺接班人
教育是阶级服务的工具,教育的目的就是为阶级培养接班人,为社会开发人力资源。青少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蒙和确立阶级,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际国内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也在侵蚀着青少年的思想和灵魂,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与腐朽文化思想的冲击,是培养我们自己的掘墓人,还是培养我们自己的接班人,关键在教育。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在阶级社会里,谁拥有青少年,谁就拥有生产力,并且谁就拥有发展的主导权。社会主义建设要后继有人,希望在教育,未来在青少年,在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反映出的思想领域、文化领域既多姿多彩,又暗流涌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主义争夺接班人。
坚持德育首位,是落实中共中央第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的精神,用共产主义思想来感染少年儿童,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来启蒙和教育少年儿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少年儿童从小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坚持以共产主义理想引导少年儿童走向社会,了解世界,积极实践,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帮助少年儿童从小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工作者要提高马列主义的理论水平,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传承者,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来认识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教师要担负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