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不可遏止的怀旧

火烧 2011-07-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怀旧情绪展开,反思城市变迁与时代对比,探讨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化,呼吁党员关注社会问题,回归社会主义本质。
故乡县城的青石板路正随着不断推进的城市改造而逐渐消失,过去随处可见的水井已荡然无存,女人们在井边捣衣说笑的景观已成为昨日的风景。记忆中穿着列宁服、梳着长辫子、回头一笑百媚生的清纯少女已无处可寻,取而代之的是满街描眉染发的“新新人类”和“野蛮女友”。许是人到中年的缘故,每次回故乡,浓浓的怀旧情绪便无可遏制地漫上心头,常常不由自主、鬼使神差般地来到那条政府特意保存下来的平阳古街上来回寻觅,希冀着时光倒流,于街角处突然冒出儿时的玩伴,顽皮地叫着你当年的外号或小名……

    常听人说,老年人常常怀念过去,青年人总是憧憬未来。难道我真的老了?细究之下,却又并非全然如此。现在经济确实发展了,中国已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少人已达到了出有车、食有鱼、住有楼的小康生活标准,何解对那物质相对匮乏时代的生活却有不少象我一类的人还常常魂牵梦绕呢?这难道仅仅是年岁大自然而然怀旧可以解释得了的吗?

    诚然,人到中年后渐有怀旧情愫的滋生,因为在逝去的时光里,有自己在阳光下无忧无虑的童年,有自己甜蜜的相思,有许多关爱自己而现在已不在世的亲人,更有那令人热血沸腾、激情燃烧的岁月……总之,有许多值得回忆和回味的人和事。但怀旧的前提是过去的时代有可怀之处,过去的时代有胜于今日之处,若过去的时代于你全是苦难,则注定是往事不堪回首;若过去的时代一切都比今日要差,那怀旧就成了忆苦思甜,又哪里还有那如嚼橄榄般回味悠长,让人既感甜蜜、温馨而又怅然若失的怀旧呢?而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本人还勉强算个白领,生活水准说实话是大幅上升了,但幸福指数、安全感却反而下降了,因而才依然不可遏止地怀旧。那么,对于许多低保人群、下岗工人(现在叫弱势群体)来说,则不仅仅是怀旧了,他们对当今的社会已发出了许多质疑,有的甚至是呐喊了,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了,尤其是共产党员更应进行严肃的思考!

    是的,逝去的那个时代里,尽管物质生活相对贫乏,没有现在的手机、电脑、豪华轿车、豪华别墅,更没有歌厅、夜总会、私人会所、高尔夫,但那时也绝对没有含苏丹红的鸡蛋,含三聚氰氨的奶粉,没有转基因食品,没有黄、赌、毒,没有小蜜、没有二奶,没有遍地贪腐,更没有拿着共产党的高干薪俸却大骂共产党、毛泽东的咄咄怪事!有的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老百姓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人人心情舒畅、个个意气风发,与今日之乱象丛生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吗?说实话,我并不反对改革开放,但改革开放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能让老百姓吃二遍苦、受二遍罪!邓小平曾经说过:“我们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为制度来讲,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比如说两极分化。”(《邓小平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7页) ,又说: “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邓小平文选《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 1985年3月7日 ,第3卷第111页)我们对照一下当前的现实,我们是否己经“走了邪路了”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希望党中央、各级党的领导干部、全体共产党员好好地思考这一问题,并迅速行动起来,釆取果断措施,将已偏离正确轨道的改革开放之车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则吾党幸甚、中华幸甚、百姓幸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