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始也简 其毕也巨
前几天,到合肥、南京出差,听说国民政府的总统府还不如当今有的乡政府,便只抽空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昨晚乘高铁回到上海,赶到大地数字影院,欣赏了《建党伟业》,强烈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不屈灵魂、社会青年的满腔热血、知识精英的忠诚爱国……
回想起去年“七一”前夕,在上海凉爽的梅雨季节,组织单位的党员来到兴业路76号,参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只见沿街并排两幢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是上海典型的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深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有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花岗岩石条,既庄严肃穆,又古色古香,散发出岁月打磨过的魅力。
领了免费参观券,进入大门,走过天井,经过6扇玻璃窗门,来到一间约18平方米的客厅。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此厅举行。室内置有长餐桌、圆凳、茶几、椅子、两斗桌、花瓶、茶具等,是按当年式样精心仿制的。见此场景,我头脑中思索着,这么小的地方是怎么容纳下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宏大理想的?
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陈公博、周佛海和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等13人,他们代表当时全国53名党员。他们在此做出了开天辟地的创举,由此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发展的进程。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2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全国党员总数8026.9万,是世界上第一大执政党。正像党的一大代表、后来的国家副主席、代主席董必武在一大会址的题词说的那样“其始也简其毕也巨”。说明只要有信仰、主义和理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与世界紧密联系的。
会议由张国焘主持,毛泽东做记录。23~24日,张国焘先报告筹备经过,说明会议重要意义,提出讨论的问题;后由各地小组汇报活动情况;成立党纲和工作决议起草委员会。25~26日起草文件,27~29日讨论《党纲草案》和工作决议草案。会议讨论热烈,开得非常民主,对党的性质、纲领和组织原则等主要问题取得一致。7月30日,会议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注意和搜查,被迫中止。最后一天的会议改至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举行。最后一天的日期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弄清楚,有7月31日与8月1日两说。参加过一大的13名党代表,后来经过大浪淘沙,有分道扬镳的,有叛变投敌的,有汉奸卖国的,但丝毫不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与伟大。
在“一大”会议室门口狭窄的弄堂里,在先辈精神永存的圣地,我们新老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郑重地举起拳头,向党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们还参观了纪念馆的辅助陈列室,观看了陈列的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文献资料: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产生及其活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怀着崇敬的心情驻足这里,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唤起珍藏的红色记忆,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更加坚定了理想和信念,更加充满了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