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美国国债向外推销的如何了

火烧 2010-09-19 00:00:00 经济视点 1030
文章探讨美国国债推销现状,分析国际资本流动及中国减持美债行为,指出美元作为避风港的作用,以及欧洲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几个月前谈起希腊债务危机还是人人提心吊胆,但几乎一夜之间,那些惊心动魄的情节和耸人听闻的分析已被人们忘却,仿佛已是件遥远的事了。如果希腊债务对世界真那么重要,今天的希腊和昨天的希腊并没什么两样,但却为何迅速被遗忘?如果希腊债务对世界不那么重要,当初又何必如此惊慌?当有人希望它重要时它就重要到会颠覆世界经济,当有人不希望它重要时它就可以完全被遗忘。在重要和不重要之间,谁来决定媒体上什么事在什么时候重要及有多么重要,就是件比这件事本身更重要的事了。

    这个世界自然有其运行逻辑,媒体的烟雾可遮挡人们视线,却不能改变那些真正在背后影响这个世界运行的因素,尽管这些因素大多不在媒体希望我们关注的对象里。相比希腊债务危机,以及后来诡异的韩国天安舰事件,日元大幅走强,南海再起波澜,有一件事,却很长时间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了,但它却能为我们今天几乎所有动荡提供一条线索,那就是:美国的国债卖的怎么样了? 

    年初,在希腊债务危机开始时笔者就提到:美国今年至少需要发行2万亿以上国债。奥巴马很快就面临如何吸引资金购买美国国债问题,而最好办法莫过于让美元这个金融风暴的暴风眼变成人们心中的避风港,让资金在对欧洲日本和中国的恐慌中回归美元资产。同时提出:第一,靠打击欧元人为造成的美元强势挺不过今夏,第二,中国应援助欧元,在欧元和日元被打至低谷时增持欧元和日元资产。后来事实是,中国在希腊最危急时大举进军希腊和欧元资产,此举注定了攻击欧元最终无功而返,希腊和欧元危机嘎然而止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欧洲债务危机正处在紧要关头时,韩国天安舰在一场莫名其妙的事件中沉没。随着中国对欧元大力支持,姗姗来迟的美韩调查报告出炉。矛头指向朝鲜的舆论轰动效应极大地牵引着民意,几乎是强迫性地让韩日向美日韩军事同盟回归,从而打击亚洲经济整合,为新冷战招魂。随后美国开始公开支持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对南海的主权要求,甚至计划向越提供核技术。是什么让美迫不及待掀起一场围攻中国的狂潮?下列一组数据就发现时间巧合。美国财政部日前公布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末中国共持有8437亿美元美国国债,继5月减持325亿美元美国国债后,于6月再度减持240亿美元美国国债。美国航空母舰一会儿往越南跑一会儿到黄海来并没多大军事意义,真正原因是美元。

    如今决定美元地位的传统热点——中东正处于战略僵持状态,如果说外部僵持可留待将来处理,那内部经济问题,如失业、债务、货币信用则不能等待将来解决。而美国国债卖的怎样,乃是现在就要解决的燃眉之急。今年上半年,在购买美国国债的名单上,出现神秘的大买主---加勒比海基金,没人知道其背景,有人猜测就是美联储自己。有消息说美国国内持有美国国债的比例超过50%,其中多少源于美国国内储蓄,多少是烹调账本没人知道。极少有媒体关心美联储如何进行金融创新,或问这些创新创造出多少钱,以此支撑美国国债价格上升,从而使长期国债收益率处于低位,并压低国内长期利率。尽管如此,美联储议息会议公告依然传递出坏消息:一是美国刺激经济的效果正减弱,二是要继续开动印钞机。这无论对美国还是世界经济,甚至是世界政治和军事都是不详凶兆。

    当中国增持欧元和日元资产后,美在韩国、吉尔吉斯、越南等一系列动作,将矛头对准中国并不是奇怪的事。如果需要,亚洲的戏还有续集,因为野心勃勃的日本和俯首帖耳的台湾还没登场。不过我们用不着担心美国会在亚洲同中国直接开战,同样中国也不会主动攻击美国,美国的举动更多是施压、牵制和离间。对于核大国,真正争夺不在公开的流血战场,也不在于军事,甚至不在于政治,而在于经济。因为中美都面对自己的经济难题,集中表现在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和美国及西方的债务压力。无论通胀还是债务压力,经济学所不能解释的心理因素都会起决定性作用。而人们心理状态却总受媒体左右。

    性命攸关的重要因素被淹没在信息海洋里,而人们的心态随媒体炒作而沉浮。如今,争夺话语权几乎和争夺军事优势一样重要,国家与民族的兴衰甚至存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此。美国国债卖的怎样了,尽管极少出现在媒体醒目位置,但这条线索将来还会演绎出更复杂和诡异的动荡,因为其背后是更具决定性的因素:美元的地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