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针对人口问题,与江程浩先生商榷

火烧 2006-11-28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针对江程浩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论述进行商榷,强调计划生育的可持续发展,分析农村生育现状与政策影响,主张放开二胎三胎,反对一胎化强制政策。


针对人口问题,与江程浩先生商榷

——批《再谈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正确性》一文

由自如风

前言:
在署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文章中,江程浩先生决定放下身段,对本人〖没有什么说服力〗〖掺有太多的感情用语和主观推测〗的文章做出回应,并且诚恳点明是与本“先生商榷”,就为这份大度,本人非常感慨认同,自叹弗如,所以决定回应江程浩先生的“商榷”。
江程浩对本人另外列的三条不作回复,我认为虚伪,特表示一下不满,这三条是:
一、梁中堂先生在《我的自述》中记述〖在1981年初春召开的全国第三次人口科学讨论会上,1987年中国人口学会召开的“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以及许许多多内部会议上,他们公开为“一胎化”的后果进行辩解。说中国要现代化,农民就必须做出这些牺牲,尽快地减少人口,更何况许多地方的农民生活水平极低,一代一代地周而复始地生存下去有什么意义?〗——这些“他们”的丧心病狂;
二、199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费尔蒙特饭店会议”达成是20:80“共识”,丧失竞争力的80%世界人口都是垃圾,应该被那创造世界全部财富的20%精英消灭。——对全世界20:80可以适用,“跟国际接轨”中国精英就能发扬光大适用中国,所以有〖许多地方的农民生活水平极低,一代一代地周而复始地生存下去有什么意义〗的伟大关怀。
三、本人说的〖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梁中堂从1978年就开始参入中国人口政策讨论,一开始就反对独生子女政策,反对宋健的“人口控制论”,在他的力争下,1985年国家特批他选择农业人口占主体的山西翼城县试点他的二胎晚育理论,成为中国人口政策的特区。就是这个允许所有人可以生育2胎的特区,生育率现在也远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江程浩先生拒绝在《再谈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正确性》一文中“商榷”一下为什么,也没有“商榷”这个特区是否适用全中国。
尤其重要的是,江程浩读不懂文章,不能像小学生一样“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只能〖主观推测〗本人是盲目反对计划生育的,〖主观推测〗本人不懂农村,没有〖去小城镇、最好去农村作一下实地调查〗,竟然不知道〖农村一个家庭5——8个孩子的现状。〗——本人还是气岔岔提醒一下江程浩,本人就是农村出生长大的,除了江程浩鼓吹的不知道在哪里“农村”,我见到的是2个子女为主流、3胎及以上家庭远少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农村现状,也就是总和生育率小于世代更替需要的2.1的现状。
本人既没有〖预测〗中国人口已经开始〖下降〗,也并不认为下降是好事。本人的意见是拥护宪法要求的【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努力创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人口环境】之〖计划生育〗,认为在现在的已经取得的经济发展条件之下,放开生育2胎或3胎,人口也不会爆炸式增长,反对祸国殃民的“一胎化强制计划生育”。
——我只能论断,要么江程浩学识差,跟他“商榷”只是对牛弹琴,我怎么弹他怎么不懂;要么他是明白人,是在“一胎化强制计划生育”的执行过程中有既得利益,所以屁股决定脑袋,故意歪曲本人的“中心思想”。
本人决定对江程浩的《再谈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正确性》一文逐文逐句“商榷”。由于本人对计划生育的立论在前言里已经表达清楚了,“商榷”中不再重复。

江程浩文:〖前些日子本人的拙文“计划生育——振兴中国必经之阵痛”在些贴出以后,受到了署名“由自如风”先生的批评。今天有空,我看了一下“由自如风”先生的批评文章“有感《计生育——振兴中国必经之阵痛》——批江程浩之谬论”觉得其中有许多内容并没有什么说服力,而且文中还掺有太多的感情用语和主观推测,为了说清楚本人的看法,今天抽时间就此问题和“由自如风”先生作一下讨论。
“由自如风”先生为了批驳我的观点,特意引用了两条时下比较有代表性的言论,一是“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二是“5000万下岗工人4000万失地农民是‘改革的代价’”。然后把本人的观点列为第三条,似乎本人的观点与以上两条观点是一路货色。应该受到严肃批判。本人的文章观点是否正确,以上两条与本人的观点有多大关系先不去说他。先说说“由自如风”先生引用的两条言论。〗
“商榷”:江程浩读得懂中文,本人的意思就是江程浩〖的观点与以上两条观点是一路货色〗,本人现在仍然坚持这个判断。

江程浩文:〖第一是“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这一观点在各种文章中受到的否定已经太多了,我并不赞成“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这一说法,但我也同意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腐败不可避免这一说法。严格地说,腐败并不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必然需要,而是体制不规范,不合理,监督不完善的表现,反过来说,现存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种体制都不是完全规范和合理的,都有许多漏洞,即使在经济高度发达、对政治和经济体制实践和调整时间很长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不合理不完善的成份也是很多的,也就是说腐败同样是大量存在的,美国“安然事件”就是一例。因此腐败在现阶段、尤其是中国这样的经济体制转型初期的国家,存在腐败现象就更不足为奇。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先生在去新加坡做厂商在华投资调查时,向外商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中国政府有效地反腐败和抑制腐败,您是准备不投资、继续投资还是大幅度投资?100%的人选择了最后面的答案。所以,他得出的结论是:发展是硬道理,反腐败也是硬道理。反腐败有助于发展,因为反腐败最终会降低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越低,厂商就越愿意投资,收益就会越大。经济也就会发展越快。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
退一万步说,在毛泽东时代难道就没有腐败存在吗?别的不说,在涉及中国数千万个家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上,贪污知青经费的现象;以优先招工招生招干为名摧残女知青的现象;以各种名义大量收受知青钱物,和以家庭背景为手段,点名招工招生招干的现象。有背景的人可以优先招工招生招干,没有背景的人则只好先靠边站。甚至终生没有职业的下乡知青人数都相当多。这些现象在当时是非常普遍,也是让全国人民最深恶痛绝的,这不是腐败又是什么?这种现象的存在可以说最伤害到普通老百姓对党和政府信任感的事。〗
“商榷”:那个〖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先生〗跟江程浩先生〖一路货色〗,拿他来吓不倒我。至于江程浩还在这里骂毛泽东时代,我不想谈他说的那些〖毛泽东时代……腐败〗是不是不得了,〖上山下乡〗是不是就真不对,只想问问大师江程浩先生,教改医改房改造成“房改把你腰包掏空,教改把你二老逼疯,医改提前给你送终”的“改革”结果,就是当年国家领导人乐见的?你江程浩是不是就可以大骂“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既然〖毛泽东时代……腐败〗让你江程浩如此深恶痛绝,今天的腐败就舒服了?我跟你讲,〖反腐败也是硬道理〗他鸟人胡鞍钢说出来没人喝彩,郎咸平说出来就非同凡响,你怎么不提提郎咸平的“大政府”反腐败之论?

江程浩文:〖二是“5000万下岗工人4000万失地农民是‘改革的代价’”这一观点从本质上说,并没有什么太多的错误,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本来并不是一种十分完善的经济体制,通过共和国建国后近三十年的实践,这种体制在战争年代和经济恢复期有明显的效果,但在经济成长期则弊病较多,这一点已经非常明确了。所以说在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其生产效益低、产品质量差,服务态度次、而且地方保护,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早已为广大中国人所垢病。所以,通过减员增效,引入市场竞争法则,淘汰落后企业,这是改革开放的最基本思路和方法。同时,下岗工人出现也是企业转型转体的必然后果,问题是在企业转型转制,工人下岗和再就业过程中,掺入了相当多的腐败因素。看看俄罗斯国内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老板如何大量鲸吞国家财产,让普通工人一夜之间成为乞丐的现象就可以知道,中国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为什么造成如此众多的工人下岗后而未能再就业就不难理解了。工人下岗并没有错,而错误的是再就业过程被扭曲了,机会被剥夺了。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大量中小型企业被淘汰、大量大中型企业通过减员增效后,必然产生出相当多的服务性新岗位,如果操作得当,下岗工人手中一定会得到老企业被淘汰后置换出来的资金,下岗工人以这些资金作为资本投入到服务性行业中去,而得到再就业。所以再就业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腐败层面上了。
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同样是一个道理。土地作为资本投入到市场中去后,失去土地的农民手中必然握有土地变换出来的资金,这些资金就是失地农民再就业的资本。
当然,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是一种好的体制,市场经济的最根本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是在规范的制约制度下进行价值交换,制约制度不规范,产生腐败就不足为奇了。而人的贪欲则是无限的,制度越不规范漏洞越大,贪欲和腐败的程度就越烈。这并不是理论的错误,而是实践的错误。所以工人下岗,农民失去土地,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但不应该成为“痛苦的代价”,现在之所以有痛苦存在,是腐败造成。所以归根到底,腐败不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而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罪魁祸首。〗
“商榷”:何新在1990年11月写成的《访日研究报告》中说
【10.论戈尔巴乔夫(与佐伯喜一的一段谈话)
佐伯喜一说:西方政治家都非常喜欢戈尔巴乔夫。他帮助西方卸除了巨大的军费和军备竞赛的包袱。所以,认为他是一个很有魄力、富有想象力和了不起的人。他为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说:我充分理解你们为什么喜欢戈。只是我要在非常复杂的意义上理解。
佐伯笑了,他说:当然,戈尔巴乔夫是一个有浪漫气质的政治空想家。但是,他毕竟给苏联和世界带来了变革的希望。
我说:关于戈的政策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意义和好处,我是很清楚的。但我不明白的是,他给苏联究竟带来了什么?我们现在都看到了,苏联目前面临的是经济上的饥寒交迫和政治上的分崩离析。
佐伯说:但这是过渡时期的情况,一个新制度诞生,难免发生催产的阵痛。
我说:那么请教佐伯先生,您是否能给我一个时间表。让我们,也让苏联人能知道,这阵痛大概会持续多久?换句话说,您能否明确预言,在经历譬如5年、10年、20年或30年的催产阵痛后,苏联肯定地将恢复繁荣、富强,在世界经济中将富裕如美国、日本,并且能再度与你们并驾齐驱?
佐伯答:当然,这是很难说的。
我说:如果一个国家为一种变动,已经付出这样巨大的代价,已经陷入分裂、涣散、动荡、饥饿,几亿人被导上一条前景莫测、险不可知的漫漫歧路。而向导却说不出目标,只是不断诱导人们再进一步、再进一步据说就是天堂,而实际每迈一步都是地狱。那么,这不是骗局又是什么呢?
佐伯沉默。】
——江程浩在这里鼓吹〖通过减员增效,引入市场竞争法则,淘汰落后企业,这是改革开放的最基本思路和方法。〗〖工人下岗并没有错,而错误的是再就业过程被扭曲了,机会被剥夺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论断江程浩能读懂不?生产力压迫人口的论断江程浩听过没有,生产力发展甚至达到了〖在21世纪,仅启用全球人口的20%就足以维持世界经济的繁荣。〗,再就业怎么就业?所以他们是累赘,所以需要“一胎化的强制计划生育”减少他们的人口?我说江程浩虚伪,一点也没有错,因为“万恶”的美帝国主义还能老实承认如果那些〖垃圾不同意这个办法,那么就逐步设法用“高技术”手段消灭他们〗
——而江程浩还在这里说〖这一代中年人〗在〖老年时代缺少关爱和赡养的痛苦〗是为了将来。
——这是什么玩意江程浩知道不,这就叫“法轮大法就是好、就是好!”
——这就是何新说的〖如果一个国家为一种变动,已经付出这样巨大的代价,已经陷入分裂、涣散、动荡、饥饿,几亿人被导上一条前景莫测、险不可知的漫漫歧路。而向导却说不出目标,只是不断诱导人们再进一步、再进一步据说就是天堂,而实际每迈一步都是地狱。那么,这不是骗局又是什么呢?〗

江程浩文:〖现在再来谈谈计划生育的问题。
从哲学的意义上说,任何事都是相对的,而不能是绝对的,这是毛泽东在其著名的哲学著作《矛盾论》和《实践论》中多次阐明的道理。所以在人口发展上同样是这样。并不是说人越多越好。中国的土地承载能力有限,这一点稍有经济和地理知识的人都是明白的。我现在就“由自如风”先生的文章重申五点看法。〗
“商榷”:毛主席说要警惕“打着红旗反红旗”的修正主义分子和资产阶级在党内的当权派,我认为江程浩先生就是应该“警惕”的。至于江程浩要〖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计划生育而不是“实践出真知”从“实践”——比如梁中堂委员在山西翼城县的实践——来说计划生育,这个逻辑跟谁是〖一路货色〗呢?不好意思,本人还真是博闻,江程浩先生这个逻辑跟中国科学院生态专家王如松教授的逻辑是〖一路货色〗!王教授是怎么说的呢?他在华北电力大学举行的“绿色大讲堂”上是这么说的〖抛开对人的作用性,沙尘暴在自然界中是有它特定作用的,沙尘暴可以净化环境,给海洋带去丰富的营养元素。〗
至于江程浩先生的法轮大法〖任何事都是相对的,而不能是绝对的〗,其实跟他恨得切齿的“两个凡是”是一样的水平,甚至更弱智。

江程浩文:〖首先,1978年以前的中国,所有政治运动的发动和扩展,无不得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同意或是默认,批判马寅初老先生的“新人口论”的运动谁也不能说与中国最高领导人没有关系,这是毫无疑问的。马老先生是本着对中国的发展,对中国负责的态度进行人口问题的调查的,他的调查是有论据,有道理的,是正确的,而且是非常善意的,为什么要发动对他的批判呢?马老先生的《新人口论》的观点与百多年以前欧洲的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有多少共同之处?如果没有,为什么要把二者扯在一起呢?发动对马老先生的批判,是否对中国的人口合理控制起到了相反的误导作用?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其次,在中国建国后最初的三十年内粮食生产率不高的情况下,粮食供给严重不足,这是路人皆知的事实,一遇灾害就会造成大面积饥荒,这对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有切肤之痛的,在土地面积不可再生,粮食产量无法快速提高,饥荒随时威胁着中国人的时代,难道控制人口增长不是明智和正确之举吗?其三,在新中国人口的两个增长高峰期中,第一个时期从1949年到1959年只用了十年时间人口增长了整整两个亿。第二个时期从1962年到1979年开始实行强制性计划生育后,人口从6。5亿增长到10亿净增长3。5亿只用了17年时间。这种人口超高速增长是正常的合理的吗?在那个粮食和生活必须品供应高度紧张,而且长期没有得到改善的年代,人口却超高速地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数十年没有提高,这是正常合理的吗?其四,本人举的那个“基本口粮”的农村分配政策的例子难道不是事实吗?在那种分配政策制约下,在农村粮食生产水平低下的条件下,农民为了吃饱肚子子,不多生孩子还有其他办法吗?那种政策对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会产生什么影响不是明摆着的吗?其五,经过三十年的人口超高速增长,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高度年轻化,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口如果不进行强制性的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论怎样都将保持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上,这有疑问吗?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可以明白,中国政府在七十年代末实行的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是迫不得已不得不做的事。是中国的国情逼迫下不得不做的事。同时在那两个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中国人,不仅遭受了缺少教育的痛苦,而且遭受了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大饥荒的煎熬,这还有什么疑问吗?自实行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以来,那两个时代出生的人口正值生育期,而他们一家对夫妻却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在许多文章中预测倒金字塔型的“二、四、八”赡养格局难道不是他们正要面对的现实吗?〗
“商榷”:〖马老先生的《新人口论》的观点与百多年以前欧洲的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有多少共同之处〗,本人不多置评。只是客观谈谈:既然两马的理论这么容易让“眼睛是雪亮的”之群众一下子就读到一块去了,根据本人〖掺有太多的感情用语和主观推测〗,恐怕不是没有缘由的罢?
综观江程浩全文,〖1978年以前的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成果,那是因为〖中国最高领导〗毕竟不全是“肉食者鄙”,听从了“精英”的英明理论;要是造成严重后果了,那一定是因为那个〖路人皆知〗的独夫的乾纲独断,是〖毫无疑问的〗反历史逆流而动,是必须批判的。
所以,那个〖基本口粮〗政策造成中国“人口爆炸”的责任,是一定要那个〖路人皆知〗的独夫负责的,那些不听“精英”的英明理论的“愚忠”于他的民众,也必须付出代价。至于〖人民的生活水平数十年没有提高〗的真实原因是什么,那是不用讨论的了。〖在那个粮食和生活必须品供应高度紧张,而且长期没有得到改善的年代,人口却超高速地增长〗是社会进步还是倒退,这也是信仰问题,是共产主义还是法轮功,就能直接回答是进步还是倒退。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这也是需要建立在 “可重复、可检验”的科学信仰才能理清楚。
这样论述下去太长,打住。

江程浩文:〖看法已经讲完了,现在来评价一下“由自如风”先生的几个观点。
第一、“二十一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观点是不值一批,而且现在中国能够养活自己已经没有问题。可是如果没有实行了近三十年的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打基础,继续实行那种“人多好办事”的人口政策,中国现在的人口问题会是一个什么现状?中国能够养活自己吗?〗
“商榷”:这个要好好批批。〖人多好办事〗毛泽东确实说过,但这个是不是计划生育的指导政策,江程浩没有去论述上下文。毛泽东当年为了声援琉球群岛的反美斗争,接见日本代表的时候还说过要不是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还不会觉醒〗,这更摆明了毛泽东反共产主义反人民的本质,江程浩先生要不要特别批批?
给江程浩先生一点提纲,节选自汤兆云文章《1957年关于人口问题的大讨论 》,以此建议不读书的江程浩先生去看看共和国前三十年的计划生育是什么样子的,条件是什么样的,成果是什么样的,免得言必伐毛泽东,让别人觉得他欠了你家的人命没有还似的:
㈠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和军事委员会卫生部在发布的《机关部队妇女干部打胎限制的办法》中,禁止人民进行非法绝育、人工流产和节育。
㈡1952年12月,卫生部制定的、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同意实施的《限制节育及人工流产暂行办法》。
㈢1953年9月,周恩来在一次报告中无不忧虑地指出:“我们大致算了一下,我国人口大概每年平均要增加1千万,那么10年就是1万万。这样一个增长率的供应问题,却是我们的一个大负担。”
㈣1953年8月,邓小平就对卫生部采取反对节育的政策提出异议,对卫生部通知海关查禁避孕药具表示反对,并敦促抓紧下发《避孕及人工流产办法》。
㈤在邓小平批示的推动下,同年11月,卫生部发出的《关于改进避孕及人工流产问题的通报》规定“避孕节育一律不加限制”,“凡请求避孕者,医疗卫生机关应予以正确的节育指导”,“一切避孕用具和药品均可以在市场销售,不加限制”。
㈥1954年5月,邓小平在时任全国民主妇联副主席邓颖超就一些机关干部要求节育问题的来信上作了批示:“我认为避孕是完全必要的和有益的”,并要求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㈦1954年12月,刘少奇在主持召开的节育工作座谈会上明确宣布“现在我们要肯定一点,党是赞成节育的”。
㈧1955年2月,卫生部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检讨了过去草率反对节育的态度,提出“对于人工流产、绝育与一般的节育应分别处理。节育应该一律不加限制,并应适当地加以提倡,给予指导。人工流产或绝育应加以限制。溺婴则应禁止。”同年3月,中央对报告作了批示:“节制生育是关系广大人民生活的一项重大政策性的问题。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国家、家庭和新生一代的利益,我们党是赞成适当地节制生育的。”翌年9月,周恩来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重申了“提倡节制生育”的方针,并要求卫生部协同有关方面对节育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适当的宣传。同年公布的《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把计划生育的政策扩展到广大农村,“除了少数民族的地区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
㈨1957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给国务院《关于职工施行人工流产或结扎输卵管、输精管须要休息期间的工资和所需的手术医药费是否从劳动保险金给予照顾的指示》中,提议因节育施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的职工按劳保条例给予经济照顾。国务院同年10月12日发出的《关于职工绝育、因病施行人工流产的医药费和休息期间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予以了确认。
……
根据江程浩的真理,〖1978年以前的中国,所有政治运动的发动和扩展,无不得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同意或是默认〗,上面那些计划生育工作是得到毛泽东的〖同意或是默认〗,既然〖同意或是默认〗了如此之多的文件和政策,可以问问,那个〖人多好办事〗是说经济建设的还是说人口控制的?为了经济建设或“打倒帝国主义”说〖人多好办事〗,有什么不对?

江程浩文:〖第二、“由自如风”先生说:以“一个为好两个够了三个多了”的计划生育调节(强调:非“控制”)中国人口,〖中国的人口仍以6%的速度持续增长下去〗是不是会出现,有何政治经济依据,江程浩先生一句“天机不可泄露”的指示也没有。
也许“由自如风”先生是在城里干部富裕家庭长大的孩子。并不知道当年小城镇家庭的生育状况,更不知道农村人口生育的实际情况。他看到的只是大中城市家庭人口多以两到三个孩子为标准,所以认为一个家庭生育两个至三个孩子是中国人的心理能够接受的最少数量,在这种情况下造成了全国6%的人口增长率。所以认为这个6%人口增长率是必然的。他如果去小城镇、最好去农村作一下实地调查,看到农村一个家庭5——8个孩子的现状,他也许就不会有6%人口增长率是必然的这一观念了。〗
“商榷”:前面已经批判了江程浩〖主观推测〗本人的出身——也就是不光万恶的“文革”讲出身,江先生也讲出身——我只是再次提提,因为再“商榷”什么都没有意思。

江程浩文:〖第三、“由自如风”先生说:“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的〖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实际上这个政策从来就不被承认,连计生委也不承认,是“狗肉上不了席”的。
“由自如风”先生的意思我也许看明白了,就是说这种“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并不是官方政策。“由自如风”先生在随后又列举了几个数字,说明现在一个家庭至少要生育1.5个孩子才会达到人口数量的消长平衡。也就是说造成今后老年时代缺少赡养状况的罪魁祸首不是过去的超速的人口增长,而是后来的“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不知道“由自如风”先生对中国的人口问题有没有作过深入的研究,如果没有也不要紧,有一个最明显的事实可以提供给你,就是在中国实行了近三十年的“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后的今天,中国的人口并没有象“由自如风”先生预测的那样稍有下降,而是从1979年的十亿,增长到了现在的十三亿。而且还要继续增长下去。这是什么道理?根据“由自如风”引用的专家“司长于学军”那些数据,也许无法解释,其实道理非常简单:现在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非常年轻,育龄人口比例非常高,即使他们严格实行“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中国人口的净增长率仍然会是比较高的;又由于改革开放,生活改善,中国人寿命早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寿命值,人口的死亡率低,这样一高一低,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仍然很高就不难理解了。〗
“商榷”:再次声明,本人既没有〖预测〗中国人口已经开始〖下降〗,也并不认为下降是好事。江程浩解释共和国前三十年人口增长的原因本人同意,只是不同意他说的那是灾难,是共和国当年的领导不负责任造成的。清朝和民国人口增长不快,并不表示当时的人生得不多,毛泽东的“罪过”在于没有讲“和谐”,经济还没有“超英赶美”,就把人均寿命提高到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国了,这是他大大的罪过——我帮法轮大法弟子江程浩先生声讨一下毛泽东,免得劳你大驾,再写文章跟我“商榷”。累!

江程浩文:〖第四、虽然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很高,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不得不占用大量肥沃的土地建设工厂企业,修建公路铁路,为城市居民修建住宅。而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这对中国的粮食产量的增长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不控制人口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商榷”:这个涉及“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的问题,更涉及唯“经济发展”为目的发展战略对错与否的大是大非问题,本人不想多谈,对牛弹琴费精神又费指甲。信仰方面不同,我信人口有自控机制,江程浩信普天之下皆愚民,要太守州牧把他们当牛养才能管理好——这怎么谈不到一块去呢?你怎么能跟法轮大法弟子说李洪志是凡人呢!

江程浩文:〖第五、“由自如风”先生说:“有世界眼光的江程浩先生怎么不比较一下有4亿人口温饱没有解决的印度,年年饿死人的非洲,并没有口粮分配,一切全靠老天爷靠土里刨食,怎么现在是世界上人口增加最快的地方?”
我明白“由自如风”先生的意思,就是说在印度和非洲没有中国过去实行的那种分配政策,同样没饭吃。人口同样块速增长。“由自如风”先生的意思还是一条,中国的人口快速增长是必然的。但不知道“由自如风”先生是否注意到,在改革开放实行仅仅五年后的1984年,中国就彻底解决了粮食问题,这难道不说明1978年以前那种分配政策对劳动生产积极性是一个巨大的扼杀吗?再一点,我在“计划生育——振兴中国必经之阵痛”一文中举过一个印度的例子,我说:“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印度国土面积整整三倍,但中国的耕地面积却只有印度的80%,而且土地质量和气候条件均不如印度。”这例子一方面说明中国人的聪明和才智,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的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几乎已经达到极限。在这种情况下,不严格控制人口行吗?
根据专家分析,中国人口即使以目前的政策控制下去,还要增长到十六亿这个数量才会有所下降,十六亿人口对于中国这样国土资源的国家意味着什么?“由自如风”先生是否注意到中国政府为了中国人的吃饭和建设的矛盾,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又要大力控制土地资源的使用;一方面要搞西部大开发,修公路修铁路建工厂,另一方面又在大力进行“基本农田保护”的强制性措施,一方面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这个问题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对中国人口一天天接近十六亿这个天文数字感到束手无策。这种两难境地对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来说都不是一句放开计划生育的轻松意见可以解决得了的。
最后说一点,“由自如风”先生是否对我的“这一代人注定了要为人民共和国老一代领导人犯下的人口政策错误再一次付出代价,”这一判断有看法?其实这都是明摆着的事,不接受是不行的。所以我请“由自如风”先生认真研究一下中国人口问题的历史和现实。也许会有一些理性的看法产生出来。〗
“商榷”:谢天谢地,终于要“商榷”完了。明白我意思的读者肯定知道江程浩最后这些论点我前面批判得有理有据还有实践了,不明白我意思的读者我再批一次也没有用,说了还是对牛弹琴。〖根据专家分析〗——根据现实生活,专家们都是什么货色,“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专家〗的大号已经唬不到人了。
最后,再次感谢江程浩先生放下身段对本人〖没有什么说服力〗〖掺有太多的感情用语和主观推测〗的文章做出回应。本人也应他的挑战,与他好好“商榷”了一通。“君子和而不同”,读者要明白我批的仅仅是江程浩先生的谬论,他正确的看法我还是同意的。并且江程浩先生本人还是非常好的,礼贤下士,很大度包容。大家都要学习学习这个风范。

相关论点参见“网友杂谈”栏目《论战李小平》一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