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批判马寅初?
为什么会批判马寅初?
人们一般以为是因为马寅初提出了计划生育问题而受到批判,其实不是这样的,真正的批判的原因来自于这样一些话中实质性的观点。
马寅初先生50年代说:“中国人口这样发展下去,十年后有八亿一千万,五十年后多少?吓死人!二十六亿一千九百万。吃的东西怎么办?上山去开荒?向外发展嘛,那就不能和平共处。”
看到最后那句话的潜台词了吗,其立论的依据深处竟然是“人口多了会导致侵略战争”。这是什么逻辑问题呢?这其实是帝国主义的一套逻辑。
可想而知,在中国正面临外国帝国主义的经济军事封锁的国际环境下,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妖魔化中国的情况下,马寅初的逻辑和观点意味着什么呢?这无疑是在为帝国主义妖魔化中国提供口实嘛。帝国主义会说:“看看,中国人自己都说人多了会侵略,会发动对外战争嘛。”
对于帝国主义来说,无论人口多了还是少了,都必然会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这是因为其国内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必然带来的结果。有人说过“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历史证明,这个论断是极其正确的。
资本主义利用科技创造了非凡数量的财富,但遗憾的是,它们的制度制约了财富的分配方式,而必然带来两极分化和经济危机,为了转移这种危机,它们不得不对外发动侵略战争。这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不幸,也是世界的不幸。
经济危机的爆发意味着资本主义在国内可以榨取的油水到了某个极限,由此而必然爆发危机,通过危机来破坏资本主义的生产力,通过这种手段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力降到与国内的消费力相适应的地步。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最初资本主义选择通过战争的方式来打开一个又一个世界市场,来发泄它们过剩的生产力。当然,现在则文明了一些,即通过推动全球化的方式来侵占世界市场。但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即扩大了世界的不平衡,扩大了世界的贫富差距。另外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内通过福利制度改良来减缓危机的爆发和程度。
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本来应该是一件值得人类高兴的事情,但是资本主义所有制限制了财富为人类共享,由此而必然种下不断冲突的种子。人类在小我与大我的矛盾面前,还远远不够高尚和理性。
如果人类能够自觉地调整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这个世界必然会美丽的多。而要做到这一点,则人类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它不是凭借自己的科技力量去剥削别的国家,而是向一切需要一定技术的落后国家输送必要的技术,提高穷国的生产力,推动人类走向共同富裕。
马寅初以资产阶级的观点观察人口问题,而必然得出“向外发展嘛,那就不能和平共处。”这样的结论。难道这样的观点不该被批判吗?
在今日中国正在倡导和平崛起,共建和谐世界的大氛围下,马寅初的这种观点更是太不合适宜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