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先生|天地之间有杆秤
文章通过河南饥荒历史,揭示百姓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强调民心决定天下,百姓是天地之间的秤砣,体现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我小的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电视剧的名字早就忘了,但是那个主题歌我记得非常清楚,叫——天地之间有杆秤,这秤砣就是咱老百姓。
那时候小,并不懂是什么意思。
后来长大了些,觉得这句话就是瞎扯,你小老百姓才几斤几两,凭什么做天地之间的这杆秤砣?
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提升,看的书多了,也就慢慢理解了:这句话说的一点不假。
老百姓就是那秤砣,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
我的老家在河南,60年的时候,有些地方饿死了很多人,老一辈的人,提到曾经河南的领导吴芝圃的时候,还气得咬牙切齿。
我说的这些,发生在吴芝圃死后四十多年,无论别人给予吴死后什么样的殊荣,河南老百姓对吴的痛恨是刻在骨子里的。
而吴的接替者叫刘建勋,河南老百姓一直念着他的好,原因无他——在吴治理下的河南,饿死了人;刘接手后,采用多种措施解决了河南的饥荒,后来没有再饿死人。
就这么一件小事,当我这个河南人的后代在半个世纪之后回味起来,仍觉得意犹未尽:
天地之间有杆秤,这秤砣就是咱老百姓!
中国有两部史书,
一部是官史,见诸于二十四史。
一部是百姓口耳相传的历史,
深深地扎根在民心里。
很赞哦! (1030)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