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信任:农耕文明的当代困局
文章围绕食品安全信任危机,探讨农耕文明在当代面临的信任重建难题。通过‘小毛驴’农场的实践,展现青年回归土地、恢复地力的努力,体现信任重建与农业发展的深层联系。
来源:《文汇报》天下
本报记者 许旸 吴越 徐晶卉
这些年,食品安全事件此起彼伏,令人心惊。2008年,一些奶制品企业的产品被查出添加了“三聚氰胺”,丑恶行径大白天下,这个案例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感。
一夜入冬,冰冻三尺。
“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信任的重新建立。”专家说。
崩塌易,重建难。
一夜入冬,冰冻三尺。
“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信任的重新建立。”专家说。
崩塌易,重建难。
陈玉梅:“父辈对土地有近乎原始的虔诚,我们想让这份信任撒播得更广”
9月的头一个节气——白露,农园里有一团团绿荫氤氲。仍旧炽烈的阳光,照在这片230亩的土地上。放眼田庄,一畦畦当季蔬菜纵横列队,似婴儿般吸取着大地养分,又如士兵模样,接受天空的检阅。
“我一开始都怀疑地里能不能种出东西。”石嫣凝望着从无到有的青翠农野。
当初,她的导师温铁军同样心里没底。虽然他告诉记者,这已是千挑万选的一块宝地。
“我们找的这块地先前种过8年树,土地相对干净,旁边是京密引水渠,地下是凤凰山的渗水,不曾有工业污染,脱毒比耕种地要快一些,但三年恢复地力这话我当时还不敢说。”
温铁军的目光穿透漂浮着的数字和概念,像撇开不重要的浮沫。“三年前我在和海淀区签约建立产权基地时就说过,以往的农业方式已经把土地和水都毒化了,现在让我短期内产生效益,对不起,先把成本垫付了,先把地力恢复了,把水恢复了,再来谈健康的农产品在哪生产。”
“小毛驴”不出三年就名声大噪、态势良好,首先要感谢这230亩土地争气,其次要感谢理想青年们的劳动投入。
“我们的志愿者、实习生都是好样的。有多少80后、90后能像他们几个这样在这拼命干的?没早没晚的!我说他们代表了一种未来趋势。”温铁军说。
“我一开始都怀疑地里能不能种出东西。”石嫣凝望着从无到有的青翠农野。
当初,她的导师温铁军同样心里没底。虽然他告诉记者,这已是千挑万选的一块宝地。
“我们找的这块地先前种过8年树,土地相对干净,旁边是京密引水渠,地下是凤凰山的渗水,不曾有工业污染,脱毒比耕种地要快一些,但三年恢复地力这话我当时还不敢说。”
温铁军的目光穿透漂浮着的数字和概念,像撇开不重要的浮沫。“三年前我在和海淀区签约建立产权基地时就说过,以往的农业方式已经把土地和水都毒化了,现在让我短期内产生效益,对不起,先把成本垫付了,先把地力恢复了,把水恢复了,再来谈健康的农产品在哪生产。”
“小毛驴”不出三年就名声大噪、态势良好,首先要感谢这230亩土地争气,其次要感谢理想青年们的劳动投入。
“我们的志愿者、实习生都是好样的。有多少80后、90后能像他们几个这样在这拼命干的?没早没晚的!我说他们代表了一种未来趋势。”温铁军说。
从一所师范大学中文教育专业毕业的黄元元于今年3月加入 “小毛驴”。先是当了1个月志愿者,接着升格为实习生。半年后,黄元元被接纳为“小毛驴”工作团队中的一员。大家都觉得,她简直就是这个农场天造地设的孩子。她半开玩笑地说,自己就该是“天生地养”的。
“殷实而贞静”,是黄元元形容农场岁月的词汇。从她恬淡的面部表情,已经很难读出数次工作变迁的动荡痕迹。
“我们把你从土地上培养出来,你却回到土地。”得知闯荡京城的女儿投身郊外的田地,黄元元的父母有些失望。在父辈传统观念中,离开农村跳龙门才是正道。
黄元元倒觉得,回到土地是自己的“福气”。“泥土不肮脏,农耕乃雅事。但愿做半农,躬耕三分田。我特别想珍惜此生的这份福气。在别人那里,耕读生活仍是商业时代的传说,而我则已经身在瀛洲。”她用诗一般的语言给“小毛驴”的内刊投稿。
迎来本命年的陈玉梅生于安徽宿州,父母种植经济作物,拉扯大包括她在内的5个孩子。一年多前,小陈从上海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在网上看到“小毛驴”招聘实习生,便给“小毛驴”写邮件、发简历。经来回沟通,今年腊月收到录用通知的陈玉梅迫不及待抵京,七拐八绕地找到这方魂牵梦绕的土地。
“刚到时,天地间一片白茫茫,比我先来的人在堆雪人。”冬天,顺应只种当季菜的农事规律,这块地就空着,没啥事干。副总经理黄志友笑着说,“你们先保存体力,忙的日子在后头呢。”捱到4月开春,陈玉梅终于扛起熟悉的铁锹,开荒整地。
栽种前,需要先整理田面。经过去年一年的耕种,泥土已逐渐硬化,不再适合种植,如果不整地直接下种,种子的萌发速度会明显下降。整地作畦,就是让泥土恢复适合作物生长的状态,具体活计包括翻土、碎土耙田及整畦。
“殷实而贞静”,是黄元元形容农场岁月的词汇。从她恬淡的面部表情,已经很难读出数次工作变迁的动荡痕迹。
“我们把你从土地上培养出来,你却回到土地。”得知闯荡京城的女儿投身郊外的田地,黄元元的父母有些失望。在父辈传统观念中,离开农村跳龙门才是正道。
黄元元倒觉得,回到土地是自己的“福气”。“泥土不肮脏,农耕乃雅事。但愿做半农,躬耕三分田。我特别想珍惜此生的这份福气。在别人那里,耕读生活仍是商业时代的传说,而我则已经身在瀛洲。”她用诗一般的语言给“小毛驴”的内刊投稿。
迎来本命年的陈玉梅生于安徽宿州,父母种植经济作物,拉扯大包括她在内的5个孩子。一年多前,小陈从上海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在网上看到“小毛驴”招聘实习生,便给“小毛驴”写邮件、发简历。经来回沟通,今年腊月收到录用通知的陈玉梅迫不及待抵京,七拐八绕地找到这方魂牵梦绕的土地。
“刚到时,天地间一片白茫茫,比我先来的人在堆雪人。”冬天,顺应只种当季菜的农事规律,这块地就空着,没啥事干。副总经理黄志友笑着说,“你们先保存体力,忙的日子在后头呢。”捱到4月开春,陈玉梅终于扛起熟悉的铁锹,开荒整地。
栽种前,需要先整理田面。经过去年一年的耕种,泥土已逐渐硬化,不再适合种植,如果不整地直接下种,种子的萌发速度会明显下降。整地作畦,就是让泥土恢复适合作物生长的状态,具体活计包括翻土、碎土耙田及整畦。
从小耳濡目染务农氛围,陈玉梅对土地并不陌生。父亲在田地流汗的画面,还深深印在陈玉梅脑海中,“每到麦收或秋收时节,老爸不允许我们在打谷场上遗落谷粒。可能在他看来,那不仅仅是几粒谷子的事,更是一种收获的虔诚和劳作习惯。”
今年,报名要做“小毛驴”实习生和志愿者的近200人中,绝大多数来自河北、山东、安徽等地区,京、沪等大城市基本是空白。在所有新生代务农人群中,像黄元元、陈玉梅那样,八成左右来自务农家庭。
这群重拾农民角色,戴着草帽参与到种植、配送、养殖、宣传等各个环节的年轻人,希冀从土地中寻到答案,他们比一般孩子更敏感于老天的脸色,揪心于一茬地的肥瘦,关注季节的变迁。
“从这里走出去的实习生都会是一个火种。”石嫣说。
温铁军:“拿农药瓶扔这儿,仍然不能打消市民对这里的信任,因为他是直接参与者”
在“小毛驴”宣传单上,这样写道:
“成为小毛驴CSA成员有什么好处:收到新鲜、无污染的有机蔬菜;比超市的有机蔬菜低廉的价格;知道食品从何而来、谁种植了这些蔬菜;有机会参与种植、了解种植知识;……人与人之间更多的彼此了解和信任。”
凭借“小毛驴”的运作来观察“人与人之间更多的彼此了解和信任”,是石嫣非常在意的一点。
“拿我们的农场来说,事实上经历了3个阶段:2009年是初始信任阶段,拥有第一批54户客户;2010年,在之前3年多的累积基础上有了数量上的飞跃,是成熟信任阶段;接下来,就是步入第三阶段,在服务和产品上做文章,获取社会的关注和信任。”
不少人问石嫣,“小毛驴”有没有“证”——国家有机资质认证?
“我们不搞有机认证,一来费用高,二来消费者也并不信以为真。”石嫣说。
这也是温铁军的主张。超市里贴着“有机”、“绿色”、“无公害”等国家认证标签的高价食品中,“几乎所有可注册的标签都可以被伪造。我今年注册了标签,按说应该是有周期的,我跨周期照样用,有人追究过吗?”温铁军向记者微微摇了摇头。
温铁军说:“要我看,这块地上,没遮没拦,既有市民,又有农民,又有大量实习的志愿者参与其中,谁能骗得了谁?如果你在这打药,使化肥,别人会看不见吗?当然都看得见。有些私商,搞私人农场的,拿农药瓶子扔在你这儿,也仍然不能打消市民对这里的信任,因为他是直接参与者,他很清楚事实。”
“在这儿,自然天成,大家是参与者,形成了信任和信用。这可能是一种更为长效的信任。客观上说,它起作用是因为降低了交易费用。因为当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的时候,他们没有了交易,自己占有了产品。”温铁军侃侃而谈,“所谓信任、信用关系,不能靠一般的市场关系来建立。我早就讲过,为什么农村到处充斥着假冒伪劣,是因为任何外部主体进入农村市场的交易费用太高。当你解决不了交易费用的问题,就只能听任市场环境的恶化。”
一头“黑马”姿态的“小毛驴”当然不可能挽回失信的汪洋大海,十头、百头也未必能。但周立认为它未尝不能叫醒人们的神经。“无论高校还是地方政府,都不可能支持一个模式很久,只有社会支持才能长久。‘小毛驴’这样的替代模式倘能激起社会的涟漪,那么主流农产品市场将面临反思,整个市场环境的改善是可以期许的。”
今年,报名要做“小毛驴”实习生和志愿者的近200人中,绝大多数来自河北、山东、安徽等地区,京、沪等大城市基本是空白。在所有新生代务农人群中,像黄元元、陈玉梅那样,八成左右来自务农家庭。
这群重拾农民角色,戴着草帽参与到种植、配送、养殖、宣传等各个环节的年轻人,希冀从土地中寻到答案,他们比一般孩子更敏感于老天的脸色,揪心于一茬地的肥瘦,关注季节的变迁。
“从这里走出去的实习生都会是一个火种。”石嫣说。
温铁军:“拿农药瓶扔这儿,仍然不能打消市民对这里的信任,因为他是直接参与者”
在“小毛驴”宣传单上,这样写道:
“成为小毛驴CSA成员有什么好处:收到新鲜、无污染的有机蔬菜;比超市的有机蔬菜低廉的价格;知道食品从何而来、谁种植了这些蔬菜;有机会参与种植、了解种植知识;……人与人之间更多的彼此了解和信任。”
凭借“小毛驴”的运作来观察“人与人之间更多的彼此了解和信任”,是石嫣非常在意的一点。
“拿我们的农场来说,事实上经历了3个阶段:2009年是初始信任阶段,拥有第一批54户客户;2010年,在之前3年多的累积基础上有了数量上的飞跃,是成熟信任阶段;接下来,就是步入第三阶段,在服务和产品上做文章,获取社会的关注和信任。”
不少人问石嫣,“小毛驴”有没有“证”——国家有机资质认证?
“我们不搞有机认证,一来费用高,二来消费者也并不信以为真。”石嫣说。
这也是温铁军的主张。超市里贴着“有机”、“绿色”、“无公害”等国家认证标签的高价食品中,“几乎所有可注册的标签都可以被伪造。我今年注册了标签,按说应该是有周期的,我跨周期照样用,有人追究过吗?”温铁军向记者微微摇了摇头。
温铁军说:“要我看,这块地上,没遮没拦,既有市民,又有农民,又有大量实习的志愿者参与其中,谁能骗得了谁?如果你在这打药,使化肥,别人会看不见吗?当然都看得见。有些私商,搞私人农场的,拿农药瓶子扔在你这儿,也仍然不能打消市民对这里的信任,因为他是直接参与者,他很清楚事实。”
“在这儿,自然天成,大家是参与者,形成了信任和信用。这可能是一种更为长效的信任。客观上说,它起作用是因为降低了交易费用。因为当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的时候,他们没有了交易,自己占有了产品。”温铁军侃侃而谈,“所谓信任、信用关系,不能靠一般的市场关系来建立。我早就讲过,为什么农村到处充斥着假冒伪劣,是因为任何外部主体进入农村市场的交易费用太高。当你解决不了交易费用的问题,就只能听任市场环境的恶化。”
一头“黑马”姿态的“小毛驴”当然不可能挽回失信的汪洋大海,十头、百头也未必能。但周立认为它未尝不能叫醒人们的神经。“无论高校还是地方政府,都不可能支持一个模式很久,只有社会支持才能长久。‘小毛驴’这样的替代模式倘能激起社会的涟漪,那么主流农产品市场将面临反思,整个市场环境的改善是可以期许的。”
石嫣:“先付钱后送菜”,是城乡互信第一步
不少人冲着媒体上介绍的“爱种菜的女博士”、“在美国农场洋插队”、“海归博士回国办农场”,来找石嫣——“小毛驴”年轻的管理团队主力之一。这简直是活广告。
有一次,石嫣和一位名叫黄开蒙的订户聊天,她问:“为什么信任我们的蔬菜?”
对方很坦率:“就是因为认识你这个人嘛。”
一位叫王国庆的订户也跟她提起,加入“小毛驴”是因为“学生模样的团队”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尤其信赖石嫣。
根据调查,石嫣得出两个结论:认识生产者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信任的一个条件;大学生的身份与信赖、可靠有密切联系。
进一步想下去,她又反思:“小毛驴”原本是要成长为一座搭建信任的桥梁,让农民与城里人“面对面”,不是光让城里人和大学生面对面,更不是拿她个人的信誉作“抵押”。
欣慰的是,她和“小毛驴”团队毕竟用了两年多时间,带动消费者接受了先付钱、后送菜这种与菜市场买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习惯完全不同的理念。
先付钱,后送菜,实际上是让消费者和农民共担责任与风险。这种“共担”是一种基于信任的契约关系。若土地减产,农民没有收获,消费者也就拿不到食物;但若是增产,农民和消费者共享收益。事实上,就是甩掉市场流通环节,将消费者与农民直接绑到了一起。
比“共担”更深一层,与“小毛驴”结成同盟的河南兰考南马庄农民合作联社打出的口号是:“让市民和农民结成亲戚”。
口号创作者、挂职在县领导岗位上锻炼的学者何慧丽有一个朴实的理论:亲戚会给你下药吗?
比如消费者“购地包米”,农民将消费者名字或单位写在牌子上,插在田间地头。耕作时会增加责任心和感恩心,将地种好,用不着去投机;另一方面,城里的消费者还可以派出代表,亲身到为自己种大米的农民地里去,观察自己的粮食的长势状况,到农民家里看他们的生活状况。
“两方走动多了,就熟悉了、亲切了,城里人和农民好比结成亲戚了。你想想,亲戚会给你下药吗?”何慧丽认为,应该摸索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双方都受益的良性互动机制,信任的链条在哪儿断了,就从哪儿接起来。
信任是一种有黏性的物质。当挑剔的消费者渐渐相信菜品的单一是时令使然而不是偷懒、菜上有泥其实是为了维护菜质新鲜而不是骗斤两时,石嫣还不满足。
她“试探”人们可以为农场乃至村庄做得更多,比如出简报,比如参加配送,比如带着孩子来这里劳动,在端午节一起熬一锅五谷粥,打开心防结识老农和新友;为“小毛驴”的明天出谋划策,分享更多环保和有机新知识,关注中国新农村建设……而不只是为了“吃”。
有一次,石嫣和一位名叫黄开蒙的订户聊天,她问:“为什么信任我们的蔬菜?”
对方很坦率:“就是因为认识你这个人嘛。”
一位叫王国庆的订户也跟她提起,加入“小毛驴”是因为“学生模样的团队”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尤其信赖石嫣。
根据调查,石嫣得出两个结论:认识生产者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信任的一个条件;大学生的身份与信赖、可靠有密切联系。
进一步想下去,她又反思:“小毛驴”原本是要成长为一座搭建信任的桥梁,让农民与城里人“面对面”,不是光让城里人和大学生面对面,更不是拿她个人的信誉作“抵押”。
欣慰的是,她和“小毛驴”团队毕竟用了两年多时间,带动消费者接受了先付钱、后送菜这种与菜市场买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习惯完全不同的理念。
先付钱,后送菜,实际上是让消费者和农民共担责任与风险。这种“共担”是一种基于信任的契约关系。若土地减产,农民没有收获,消费者也就拿不到食物;但若是增产,农民和消费者共享收益。事实上,就是甩掉市场流通环节,将消费者与农民直接绑到了一起。
比“共担”更深一层,与“小毛驴”结成同盟的河南兰考南马庄农民合作联社打出的口号是:“让市民和农民结成亲戚”。
口号创作者、挂职在县领导岗位上锻炼的学者何慧丽有一个朴实的理论:亲戚会给你下药吗?
比如消费者“购地包米”,农民将消费者名字或单位写在牌子上,插在田间地头。耕作时会增加责任心和感恩心,将地种好,用不着去投机;另一方面,城里的消费者还可以派出代表,亲身到为自己种大米的农民地里去,观察自己的粮食的长势状况,到农民家里看他们的生活状况。
“两方走动多了,就熟悉了、亲切了,城里人和农民好比结成亲戚了。你想想,亲戚会给你下药吗?”何慧丽认为,应该摸索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双方都受益的良性互动机制,信任的链条在哪儿断了,就从哪儿接起来。
信任是一种有黏性的物质。当挑剔的消费者渐渐相信菜品的单一是时令使然而不是偷懒、菜上有泥其实是为了维护菜质新鲜而不是骗斤两时,石嫣还不满足。
她“试探”人们可以为农场乃至村庄做得更多,比如出简报,比如参加配送,比如带着孩子来这里劳动,在端午节一起熬一锅五谷粥,打开心防结识老农和新友;为“小毛驴”的明天出谋划策,分享更多环保和有机新知识,关注中国新农村建设……而不只是为了“吃”。
安龙村样本:和城里人打交道
对于消费者来说,怎样得到质优价廉的有机蔬菜,以及如何监督农户的生产过程是他们最关心的。
四川郫县安德镇的安龙村位于走马河旁,是成都市府南河的上游。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从安龙村定购有机蔬菜的消费者已由最初的几户发展到100多户,固定消费者60多户。由于消费者群体不断扩大,安龙村参与的农户开始增加,至2009年4月份,安龙村已有9个农户采取CSA这一模式进行生产。高家是9个农户的带头人。高清蓉5月来京参加消费者合作社大会时接受媒体采访,自述安龙村农民和城里人打交道的经历——
四川郫县安德镇的安龙村位于走马河旁,是成都市府南河的上游。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从安龙村定购有机蔬菜的消费者已由最初的几户发展到100多户,固定消费者60多户。由于消费者群体不断扩大,安龙村参与的农户开始增加,至2009年4月份,安龙村已有9个农户采取CSA这一模式进行生产。高家是9个农户的带头人。高清蓉5月来京参加消费者合作社大会时接受媒体采访,自述安龙村农民和城里人打交道的经历——
化肥大地中的“孤岛”
我们在成都开过一次品尝会,和消费者交流,他们如果觉得蔬菜有什么问题或意见,我们会进行解释。他们对农业不了解,也不太相信,觉得菜吃起来不行,就有疑问;还有人说,你们的地太小了,别人撒的药也会到你们地里,还卖这么贵。
确实,村子里也有一部分菜农是大量用农药的,为了批发。直到现在,他们还坚持在用化肥、农药、大棚,一两天就喷次激素,大棚里的植物抵抗力弱,容易生病,所以要大量用药。比如茄子,前期不容易长虫子,但是容易生病,后期要长虫。用药成本不高,药很便宜,农民也不知道药是什么东西,只是去农资店说我地里有什么虫子,人家就配药,他拿回去用。很多人其实连自己吃的菜也用农药,因为省事。三口之家,父母打工,孩子由老人带着,两口子也就是偶尔回来打理一下,没法不用药和化肥。
我们都是家庭作坊,品种也比较少,刚开始就遇到虫害。甘蓝啊萝卜啊等十字花科植物都很招虫子,我们就把生虫的全部拔掉。我估计 我们都是家庭作坊,品种也比较少,刚开始就遇到虫害。甘蓝啊萝卜啊等十字花科植物都很招虫子,我们就把生虫的全部拔掉。我估计周围都是农药地,虫子都跑到我们这里了。现在没这个问题了,土壤好了,我们也会避开虫害高发期,不在那一段时间播种。河流研究会帮我们找资料,我们自己也上网查找,发现一些植物相生相克的原理,就种一些香茅、罗勒等香草,用来做调料的同时可以驱虫。
确实,村子里也有一部分菜农是大量用农药的,为了批发。直到现在,他们还坚持在用化肥、农药、大棚,一两天就喷次激素,大棚里的植物抵抗力弱,容易生病,所以要大量用药。比如茄子,前期不容易长虫子,但是容易生病,后期要长虫。用药成本不高,药很便宜,农民也不知道药是什么东西,只是去农资店说我地里有什么虫子,人家就配药,他拿回去用。很多人其实连自己吃的菜也用农药,因为省事。三口之家,父母打工,孩子由老人带着,两口子也就是偶尔回来打理一下,没法不用药和化肥。
我们都是家庭作坊,品种也比较少,刚开始就遇到虫害。甘蓝啊萝卜啊等十字花科植物都很招虫子,我们就把生虫的全部拔掉。我估计 我们都是家庭作坊,品种也比较少,刚开始就遇到虫害。甘蓝啊萝卜啊等十字花科植物都很招虫子,我们就把生虫的全部拔掉。我估计周围都是农药地,虫子都跑到我们这里了。现在没这个问题了,土壤好了,我们也会避开虫害高发期,不在那一段时间播种。河流研究会帮我们找资料,我们自己也上网查找,发现一些植物相生相克的原理,就种一些香茅、罗勒等香草,用来做调料的同时可以驱虫。
农业专家不懂有机种植
我们没有认证,只能依靠和消费者的直接联系来维系信任。
不做认证,一方面因为认证很花钱,另一方面,我们那边有个农村是有认证的,是政府主导的,我们和消费者去参观,结果发现1000多亩的地连堆肥都没有,大家就明白了,其实他们只是进行含量上的监测,其实仍然没有彻底有机化。一些消费者也不怎么信任随处可见的有机认证。
我们的消费者也没有要求我们做认证,完全靠彼此信任。周六、日都是用来和消费者交流的时间,周一到周五是农耕时间。配送时,我们用袋子装好,谁家的、谁种的都写好。他们也不会太讲究分量什么的,从来不问。我们本来要求预支3个月费用,现在提前到一年了。消费者有普通工薪阶层,也有富人。
我们靠自我监督,但这也不容易。各家农户自律程度不一样,确实也有不太上心的,我哥哥亲眼看到过有人上农药,就停了他一段时间。
用化肥农药从上世纪70年就开始了——那时候还要凭票,包产到户后更是大规模开始用。传统的农耕文化渐渐消退了。我记得看到书上说,科学家发明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也制造了很多没用的人。很多农民就被“惯”坏了,传统耕作方法没有了。
现在,不少农业专家过来,都会告诉我们怎么样用药,针对什么病用什么药,对如何用药倒背如流,但对我们这种有机方法他们一窍不通,很有意思。
诚实获得了理解
有一个消费者非常关心农民生计,提了很多问题,问我们收取这种价格有没有利润。我说严格地讲没有,因为农民没有把地租和人力算进去。他就说要支持我们,否则哪一天我们没有信心做下去了,菜也就吃不到了。他号召大家计算成本,加钱。算来算去,就硬是把配送价从3元提到了4元。
现在是5元的配送价。有志愿者说你们突然加了1元,有消费者会退出的。我们也觉得很难,但还是试着加价了,谁知消费者还是越来越多了。
有时,我们的耕种经验不足,菜供应不上了,就和消费者沟通,告诉他们过1个月菜量才会恢复正常,商量配送减量,只送3斤。不少消费者反而都很高兴,觉得农民没有欺骗他们,没有去外面买来充数。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何宇飞的帮助)
不做认证,一方面因为认证很花钱,另一方面,我们那边有个农村是有认证的,是政府主导的,我们和消费者去参观,结果发现1000多亩的地连堆肥都没有,大家就明白了,其实他们只是进行含量上的监测,其实仍然没有彻底有机化。一些消费者也不怎么信任随处可见的有机认证。
我们的消费者也没有要求我们做认证,完全靠彼此信任。周六、日都是用来和消费者交流的时间,周一到周五是农耕时间。配送时,我们用袋子装好,谁家的、谁种的都写好。他们也不会太讲究分量什么的,从来不问。我们本来要求预支3个月费用,现在提前到一年了。消费者有普通工薪阶层,也有富人。
我们靠自我监督,但这也不容易。各家农户自律程度不一样,确实也有不太上心的,我哥哥亲眼看到过有人上农药,就停了他一段时间。
用化肥农药从上世纪70年就开始了——那时候还要凭票,包产到户后更是大规模开始用。传统的农耕文化渐渐消退了。我记得看到书上说,科学家发明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也制造了很多没用的人。很多农民就被“惯”坏了,传统耕作方法没有了。
现在,不少农业专家过来,都会告诉我们怎么样用药,针对什么病用什么药,对如何用药倒背如流,但对我们这种有机方法他们一窍不通,很有意思。
诚实获得了理解
有一个消费者非常关心农民生计,提了很多问题,问我们收取这种价格有没有利润。我说严格地讲没有,因为农民没有把地租和人力算进去。他就说要支持我们,否则哪一天我们没有信心做下去了,菜也就吃不到了。他号召大家计算成本,加钱。算来算去,就硬是把配送价从3元提到了4元。
现在是5元的配送价。有志愿者说你们突然加了1元,有消费者会退出的。我们也觉得很难,但还是试着加价了,谁知消费者还是越来越多了。
有时,我们的耕种经验不足,菜供应不上了,就和消费者沟通,告诉他们过1个月菜量才会恢复正常,商量配送减量,只送3斤。不少消费者反而都很高兴,觉得农民没有欺骗他们,没有去外面买来充数。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何宇飞的帮助)
本版编辑/许旸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