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重提大寨大庆精神值得高兴吗?

火烧 2011-08-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文章重提大寨和大庆精神,强调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反思改革开放后农业与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对比大寨与小岗村的不同命运,突出精神传承的重要性。

前有贺国强视察山西昔阳县大寨村,再次提到要学习大寨人民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创业精神,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光临大寨视察,  

无独有偶,今有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视察大庆油田,重提弘扬大庆“三老四严”作风,这也是三十多年来的第一次。什么是“三老四严”作风,现今的年轻人不清楚,这是大庆油田科学管理经验的精髓,按照时髦的说法,就是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体现。“三老”就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四严”就是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大寨曾经是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发扬大寨精神,全国各地农村艰苦奋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过黄河、赶长江,依靠水土保持,科学种植等措施,掀起了改善土地质量,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的高潮,为解决数亿人的吃饭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赢得了世界的赞扬,粉碎了帝国主义说中国共产党无法解决数亿人的吃饭问题的预言。可惜这面红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被胡乱邦砍倒了。但时至今日,大寨的精神依旧光彩照人。大寨没有被胡乱帮的淫威所吓倒,在郭凤莲的带领下,继续沿着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前进,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她的发展历史证明,毛主席竖起的这杆红旗是经得住历史检验的。他们用无可辩驳的成就赢得了尊严,证明自己是无愧于农业战线一面不朽的旗帜这一光荣称号。  

改革开放初期胡乱帮之流也打出一面旗帜——小岗村,借助十八条懒汉的所谓红手印,依靠强制命令等卑鄙手段摧毁了农业集体经济体系,搞起了小农经济,通俗地说就是单干。然而在真相被掩盖了数十年之后,这面旗帜因为一个叫沈浩上派干部的去世,戳穿了小岗村的神话,揭露了小岗村的真面目。原来这个号称改革第一村依然是扶不起来的刘阿斗,靠着各级政府财政的输血支撑着门面,依然无法摆脱困窘之状态。现了原形的小岗村这个假典型,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丢人显眼。假如胡乱帮还活着的话,看他那张无耻的嘴脸搁在何处?两面旗帜,大寨这面红旗依然鲜艳夺目,小岗村这面破旗已经污秽不堪,真是天壤之别!  

大庆曾经是全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的管理学说成了“圣经”,大庆的“三老四严”不再被丢弃了。外来和尚会念经吗?不一定。学来学去,假冒伪劣层出不穷,偷工减料无所不在,粗制滥造比比皆是。学来学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创新精神丧失殆尽。学来学去,工人阶级变成了包身工,干群关系变成老板与雇工的关系。  

鄙人曾经读过几本外来的管理书籍,其所说的企业文化,比起大庆“三老四严”和“鞍钢宪法”来,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三老四严”和“鞍钢宪法”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工人阶级主人翁的政治地位,是西方管理学“以人为本”的鼻祖。日本企业的人文管理经验就是汲取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管理经验,美国企业的人文管理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日本学来的,是为了弥补美国泰勒制管理模式的硬伤。由此看来,社会主义中国在企业管理方面的许多经验比起美国日本的管理经验更加民主化和人性化,更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人的最大效能。然而在资改派们一片指责声中,国企管理经验被丢弃了,完全依靠专制进行管理,动辄罚薪炒鱿鱼,不把工人当人看,专横跋扈,残酷剥削。这种企业管理模式,工人何来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只能像工具一样被人驱使。在这样的企业制度下,工人自然不关心企业的生死,这个企业倒闭了,大不了再换一家而已。与资本家同心同德,同甘共苦,资本家做不到,工人阶级能做得到吗?过去国有企业还考虑如何为工人提供良好的福利服务,包括住房医疗等等,给人以家的感觉,自然就有爱厂如家之说。如今私企外企的老板是雇主,企业赚了钱只有他们自己的家人可以享受,赚再多的前工人阶级没份。不能与工人同甘,岂能要求工人与其共苦?私企外企既谈不上效率高,更谈不上公平正义,只有剥削和压榨。西方管理学说的“以人为本”,充满了血和泪,所以叫做血汗工厂,这样的工厂还能调动一切积极性吗?  

重提大寨和大庆精神,只是发出了一个简易的信号,仅仅是一个开始,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还不好说。对于如何在全国继续提倡和发扬这种精神,我不敢有任何奢望。记得李源潮曾经在干部配备方面高度赞扬“老中青” 三结合的结构模式,但事后如泥牛入海,再无下文。按照标普的评级办法,我认为他们的信用等级大概不会超过A+级的!2011.08.2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