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真理的品格

火烧 2022-06-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39
文章围绕真理的品格展开,强调真理与心灵、境界、心态的关系,引用孔子、司马迁、范仲淹等人的名言,阐述真理的真谛与探索之路,体现文化复兴与人生追求。

  真理的品格

  柳望河

  (政治学教授   文化复兴主编)

  真理是心灵之光的映射,是事物的真相和它包含的道理,是人生的顿悟与真谛,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和预见,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与探索,是人类追求的道义和价值。

  一

  “高怀见物性,和气得天真”。真理与我们的胸怀、境界以及我们的心态、心境有直接关系。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真理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它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孔子:“朝闻道,夕死可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诸葛亮:“志当存高远”!“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二

  探索真理的道路是艰辛的。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马克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①

  苏轼:“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韩愈:“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司马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报任安书》)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之成大事者,必须经历三种境界:“西昨夜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道法自然”,真实无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将信修睦”!孔子说:“仁者爱人”,“吾欲仁,斯仁至矣”“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三

  哥白尼:“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牛顿:“没有大胆的猜,就没有伟大的科学发现”!

  胡适:“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贝弗里奇: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信自己发现的意义,并把研究继续下去。”

  “一个训练有素的思想家的主要特点在于,他不在佐证不足的情况下轻易做出结论······”

  爱因斯坦:“只有投身于社会,才能找到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恩格斯:“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②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③

  钱学森:“自然界是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都是巨系统,都是开放系统,二者发生信息能量交换,在功能态下,人体能够接受到更多的信息和能量。”④

  贝尔纳:“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弗洛伊德:“意识只是冰山的一角,潜意识才是主体。”

  天才就是主动性的爆发,就是让潜意识异峰突起的人!

  四

  真理是朴素的。布莱克:“世上决没有可以理解而不能信服的真理。”

  高尔基:“一切出色的东西都是朴素的,它们之令人倾倒,正是由于自己的富有智慧的朴素。”

  赫尔岑:“因为真理是灿烂的,只要有一个罅隙,就能照亮整个田野。”

  周恩来:“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李四光:“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乔治·桑:“真理不存在于丑化了的现实里。”

  贝弗里奇:“真理的小小钻石是多么罕见难得,但一经开采琢磨,便能经久、坚硬而晶亮。”

  爱因斯坦:“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

  布莱希特:“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

  五

  真理是崇高的。列宁:“必须有勇气重视无情的真理。”

  培根:研究真理(就是向它求爱求婚),认识真理(就是与之同处),和相信真理(就是享受它),乃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

  克罗齐:“真理的发见,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

  黑格尔:“真理诚然是一个崇高的字眼,然而更是一桩崇高的业绩。如果人的心灵与情感依然健康,则其心潮必将为之激荡不已。”

  拉美特利:“至于我,是向自然学习,是只爱真理的,哪怕只是真理的一个影子,也使我感到欢欣鼓舞,胜过一切给人带来荣华富贵的谬误:我宁愿在光天化日之下凭着我短绌的天资到处碰壁,也不肯在黑暗中凭着谨小慎微使自己得救或者发财。”

  歌德:“关键在于要有一颗爱真理的心灵,随时随地碰见真理,就把它吸收进来。”

  爱因斯坦:“凡是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

  高尔基:“真理是认识事物的工具,是人们前进和上升的道路上的阶梯,真理都是从人类的劳动中产生的,——这个真理已经被人类全部文化发展史充分有力地证明过了。”

  六

  拉美特利:“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

  鲁迅:“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郭沫若:“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莱辛:“真理不是一种铸币,现成的摆在那里,可以拿来藏在衣袋里。”

  牛顿:“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咋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滨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块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了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的展现在我们目前。

  爱尔维修:“在我所讲得一切中,我只是探求真理,这并不是仅仅为了博得说出真理的荣誉,而是因为真理于人有益。”

  博克:“一个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许看得不对,却为旁人扫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错误也终于为真理的事业服务。”

  黑格尔:“我的哲学的劳作一般地所曾趋赴和所欲趋赴的目的就是关于真理的科学知识。这是一条极艰难的道路,但是唯有这条道路才能够对精神有价值、有兴趣。”

  七

  达芬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

  赫尔岑:要坚持真理——不论在哪里也不要动摇”!

  约里奥·居里:“真理的旅行,是不用入境证的。”

  黑格尔:“真理是在漫长的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

  列宁:“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到真理;谁怕用工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⑤

  伽利略:“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了和证明了它。”

  笛福:“遭冤狱,受迫害,无损于一个人的名望,你不能使真理和正直受到任何损伤。要给别人脸上抹黑不是件好玩的勾当,一不小心,害人者自己会弄得满身肮脏。”

  马克思:“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越灿烂。”

  泰戈尔:“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⑥

  八

  真理是谦逊的!牛顿:“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苏格拉底:“我唯一的知道,就是我的无知”!

  爱因斯坦:“知识的圆越大,与无知接触的面就越大。”

  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可谓知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张载:“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

  毛泽东:“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蒙田:“真正有学识的人就象麦穗一样,当它们还是空的,它们就茁长挺立,昂首睨视;但当它们臻于成熟,饱含鼓胀的麦粒时,便开始低垂下来,不露锋芒。”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而不同”,“协和万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九

  真理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说真理是相对的,是说真理是有条件的,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真理与谬误只有一步之遥,跨出这一步真理就会成为谬误。而在认识道路上,有时候真理与谬误往往难以分辨,有可能把真理当成谬误。

  这是因为事物本质的展示一个过程,还有以往思维定势、以及价值观方法论的影响,会阻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

  另一方面错误、谬误的存在也是有一定认识价值,它是人们认识道路上的界标,正如古人所谓“不吃一堑,不长一智”;在一定条件下谬误也可以转化成为真理!

  赫那克里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此要探索真理,就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而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人是会思考的芦苇”!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蒙田:“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出现在必要条件之前,而博学的无知则跟随在知识之后。”

  罗丹:“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恩格斯说:“自然界中的普遍性的形式就是规律,而关于自然界的永恒性,谁也没有自然科学家淡得多。因此,耐格尔说:“人们如果不愿意只研究有限的东西而把永恒的东西和它混在一起,就会把有限的东西弄得不可理解,这表明,他不是否定了自然规律的可认识性,便是否认了它们的永恒性。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无限的。”⑦

  黑格尔第一次正确地叙述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在他看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必然只是在它没有被了解的时候才是盲目的。”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⑧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蓄和储存水分的中心。”⑨

  绝对真理即宇宙人生的真谛,人类只能在人生长河中无限的逼近,却不能企及!就像我们在晴朗的夏夜,可以数星星,却不能穷尽浩瀚银河的星辰一样!

  十

  哲学是对宇宙人生终极真理的探索。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研究,是时代精神的升华,是人类精神的自觉与反思,它是宇宙论、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价值观!

  陈子昂《登幽州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泣下”!哲学是千年一叹!

  《周易·系辞》:“能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易无体。”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任重道远,使命何其远大!

  海涅说:“哲学是一种力,一种间接的力,然而又是伟大的力,能够把人类提升到更高境界的力。”

  冯友兰说,哲学可以给人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就是说,哲学可以给人一种精神境界,人可以在其中“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他的生活可以是按部就班的和平,也可以是枪林弹雨的战斗。无论是和风细雨之下,或是惊涛骇浪之中,他都可以安然自若的生活下去。⑽

  海德格尔在《什么是思想》中指出,“思想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自己在自身中行动,这种行动处于与世界命运的对话之中。”“在这个可思虑的时代,最可悲的是我们尚未思想”!⑾

  海德格尔从存在角度解构西方的哲学史,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存在(道、本源、存在的存在)的真理被遗忘的历史。他认为“泰初之道”是世界的本源。其哲学核心处欲两种很相似,时间性是存在的方式。世界上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是一切关系和意义的总和。

  尼采说:“人是尚未被确定的动物”“超人乃是大地的意义”。大地可以被理解为“尘世”,但不仅仅是尘世,他把“理性”颠倒了“动物性”,大地首先暗指动物性,所谓动物性指肉体存在的“身体”,是意愿生命本身的全部本能,欲望和激情的统一体,是尼采所谓“权力意志”的一个形态。⑿

  老子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这就是所谓文明的阶梯。

  “道”是体,“德”是用;“道”是源,“德”是流。失了“道”再去讲“德”,失了“德”再去讲“仁”,失了“仁”再去讲“义”,失了“义”再去讲“礼”,这种礼已无“道德”基础,更无忠信可言,因而,它是祸乱之首。 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昔”,指天地万物的开始,“一”,指先天的混元一炁,亦指阴阳平衡,和谐统一之特征。

  “天得一以清”:天道运行,万物自化,一派清明景象。

  “地得一以宁”:大地布局严整,井然有序,平稳安宁。

  “神得一以灵”:《周易》:“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阴阳不测文章神。”此神指阴阳二气的功能和妙用。阴阳二气交感,平衡统一,此“一”即道,无形无象,却生物生人,为“众妙之门”。

  “谷得一以盈”:“谷”即空谷。水止于平,道止于中。天道是背高而就下,“损有余而补不足”。谷所以能自然盈满,全由“道”之平衡之理所致。

  “万物得一以生”:万物由阴阳二气合和而成。阴阳不合,不得统一,则万物无由以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只有二气交感,合二为一,方能生出万物。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侯王为天下至尊至贵者。此谓至上。而侯王常以“孤”、“寡”、“不谷”自称,自认为至下。此至上与至下折中平衡,达到中平,此谓“一”。侯王若能言行一致,自然无为,柔弱谦下,爱民至上,则万民拥戴,四海宾服,天下太平,百业兴旺,风气淳正。⒁

  张载:“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正蒙·太和》) 冯友兰认为张载“仇必和而解”的这个“和”字,不是随便下的。“和”是张载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张载认为,一个社会的正常状态是“和”,宇宙的正常状态也是“和”,这个“和”称为“太和”。

  客观辩证法的两个对立面矛盾统一的局面,就是一个“和”,两个对立面矛盾斗争,当然不是“同”,而是“异”;但却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又是“和”。

  “仇必和而解”是客观的辩证法。不管人们的意愿如何,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是照着这个客观辩证法发展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就出现了国际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联盟失败,跟着就出现了联合国。······现代历史是朝着“仇必和而解”这个方向发展的,但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所需要的时间,必须以世纪计算。联合国可能失败。如果它失败了,必将还有那样的国际组织跟着出来。人是最聪明、最有理性的动物,不会永远走“仇必仇到底”那样的道路。这是中国哲学的传统和世界哲学的未来。⒂

  十一

  布莱克:“任何一个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种形象。”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就是中国人的真理观,中国人的文化信仰,已经渗透进国人的骨髓里。

  “讲道理”成为中国人的口头禅!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好人终有好报,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中国人信仰的生活真理!

  智慧出民间,生活真理往往在人们信奉的格言、谚语中,它们是民族经验和智慧的活化石!

  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功夫不负有心人!

  梅花香自苦寒来,保剑锋自磨砺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宰相肚里好撑船!殷勤感动帝王!不走高山,不显平原。人生有绿洲,也有沙漠!

  浪子回头金不换!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天道酬勤更酬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与人没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灵!

  人无远谋,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未雨绸缪,亡羊补牢!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十二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唯物史观,《资本论》与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彰显人类正义和道义的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共同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⒃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与《礼记·礼运》篇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是相通的,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与中国的仁爱思想是一致的,这是中国人为什么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文化渊源!⒄

  中国人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形成了儒、道、法、墨等多元文化格局,西汉虽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但实际上仍然是“汉袭秦制”、“阳儒阴法”,对各家兼收并蓄。东汉佛教思想传入中国,唐代儒、道、法三教并立,《西游记》的故事流传至今。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救国救民的真理!严复等人翻译西方《国富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爱国主义,“科学”与“民主”两面旗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件!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照亮了中华这个古老民族独立解放的道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遵义会议扭乾坤,延安灯火指航程;立马太行战倭寇,三大战役震古今。

  毛泽东带着浓浓乡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伴着天安门城楼的隆隆礼炮声,古老的民族获得了新生,这就是真理的力量!无数英灵得以安息,亿万生灵得以重生!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建设一个新世界”!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娇、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⒅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⒆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们开辟了一条达到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⒇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21)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22)

  人民领袖毛泽东对我们党、对年轻的共和国和人民的谆谆教诲,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在祖国九百六十五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波澜壮阔的文明史册上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序言,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6页。

  ②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18页。

  ③⑦⑧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7页,第554页,第153页,第519页。

  ④钱学森:《论人体科学》,《自然》杂志,1981年。

  ⑤《列宁全集》,第十九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6页。

  ⑥王涵等编:《名人名言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1-59页。

  ⑩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7-28页。

  ⑾海德格尔:《什么叫思想》,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⑿《海德格尔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搜狗问问.2012-01-09.

  ⒀⒁任法融《道德经释义》,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第92页,第93-94页。

  ⒂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香港中华书局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260-261页。

  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273页。

  ⒄王世荣:《文明大走向:文化时代与思想政治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52-81页。

  ⒅《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1328-1329页。

  ⒆⒇(2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33页,第386页,第363页。

  (22)《毛主席语录》,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249页。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