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黄世仁终归比杨白劳爽

火烧 2011-08-20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分析美国债务与信用体系,指出美国通过借贷经济维持发展,中国持有大量美债,双方关系复杂。强调美国不会违约,中国需谨慎应对,未来可能有转折点。

  美国在独立战争中,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总共欠下了高达5400万美元的债务,这笔钱在当时是天文数字,咱中国33年前的1万元和现在的100万相当,你可以想象一下美国联邦政府的5400万美元债务有多恐怖,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怎么算也只能算出“绝望”二字。华盛顿总统将经济包袱甩给了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汉密尔顿认为,如果美国在未来想成为一个强国就要变成制造国,所以要有为企业家和工厂提供资金的金融系统。金融的根本在于信用,而新国家债台高筑,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根本就无力还清债务,毫无信用可言。基于此,汉密尔顿构思了“旋转门计划”。
  首先,财政部发行新货币,新旧货币按1:1兑换。对于旧币持有者来说,一丝一毫的损失都没有,大势所趋,说换就换,并无怨言。在回收完旧币后,联邦政府手头上还是没有钱,没有钱还债,没有钱搞建设,旧币换新币看起来像是纯粹的“为人民服务”,其实不然,因为新货币是联邦政府发行的,联邦政府是打出来的,打出来的最可靠,可靠就有信用,所以新货币跟着有了信用,有了信用就可以发行债券,这样一来,新货币又回流到财政部,于是联邦政府就有钱了,财政部用这笔钱归还战争期间的所有欠债,包括各州政府的债务都由联邦政府代为偿还。
  发行债券不完全是联邦政府无中生财的过程,你可以将之理解为用未来的钱办今天的事,各国都这样,只不过美国的“未来”推到了无限远。不管后来中央银行、美联储、华尔街、华盛顿如何玩花样,借未来的钱办今天的事这一点一直未变,汉密尔顿的“旋转门”一直旋转到了今天。汉密尔顿和政敌杰斐逊这两位开国元勋都不得善终,但他们的理念都长久地影响着美国,美国今天的政治和经济中到处都有这两位的影子,比如纽约与华盛顿的斗争与合作。
  美国从立国到现在都是借贷经济,用未来的钱办今天的事。奥妙在于当初的“未来”可能是指几年以后或10年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偶尔冒出的几个有谋略的总统和国务卿,将“未来”打造成了“永远”。美国一直在违约和美国永远不会违约,正好是美元的正反两面。汉密尔顿把债务变成了一种产品投向了华尔街,华尔街的金融家们使国债的价格不断攀升,1794年,美国债券在欧洲获得了最高的信用等级AAA,这个等级直到不久前被下调了一点点。
  美国的人口数量、疆域面积和地理位置让最高信用等级和不断攀升的债务形成了良性循环。美国政府借到的钱越多经济越繁荣,经济越繁荣越能借到更多的钱。美元是美国人印的,债务到期没钱还,开动印钞机就是了,借了你100美元,到期还你100美元本金外加5美元利息,从不赖账,只不过你拿到的105美元的购买力还不如当初的100美元。这个“小秘密”大家都知道,问题是你那100美元如果不是借给美国,而是存放在家里或借给他人,价值缩水更严重。如果不设法赚取那100美元,你没法在地球上混,即便如工农业体系完备的中国,也是需要美元支付进口物资费用的。个别成心给美元捣蛋的,美国准备了导弹。
  刚开始,人们不怀疑年轻的联邦政府的信用。联邦政府不是州政府,它的规模很大,就你那10万美元债务,随便从哪儿挪一点就有了,别人也都这么想,于是信用度就很高,华尔街的经纪人就有办法让那些金融产品升值,果然是升值了。华尔街很牛,以至于让年轻的罗斯福总统觉得华尔街是美国的另一个权力中心,除了帮它,还得制约它。华尔街对总统说:如果我们做错了什么,请派您的人和我的人会谈,我们可以修正。罗斯福说:我们不愿意修正错误,而是想结束错误。实际情况是,政府会派人和华尔街谈,但华尔街未必修正错误;政府会设法修正华尔街的错误,但不想或无力结束错误。远的不说,光看奥巴马上台以来联邦政府和华尔街的互动就够了。金融危机后奥巴马痛斥华尔街高管的年薪太高,华尔街马上修正了,过些时候又一切照旧。
  14.29万亿美元的债务是用联邦政府的信用担保的,开始是用明天的钱还今天的债,后改为用后天的钱还今天的债,再后来用大后天的钱还今天的债。债多反而不愁,当美国的债务到了天文数字的平方时,“大后天”变成了“永远”,永远有多远?没有几个人会钻这种牛角尖,一个人在世界上的总有效时间只是区区一万多天,大家只希望自己接到的不是最后一棒。从宏观来说,最后一个接棒的人是未来人,不是你,不是你儿子辈,也不是你孙子辈,历史上美国一直在违约,但没有一次真正的法律意义的违约,账面上该还多少钱,人家是一文不少。
  2011年8月2日之前,经济学家在电视上和互联网上大谈“不排除违约的可能性”,我说违约的可能性等于零,该干啥还干啥,别被这件事打乱自己的步伐。不就是印钞票吗?美国印钞厂不存在印刷能力不足的问题,再不足还可以增加大额钞票的比重。对于中国购买的1.1665万亿美元债券,我们该考虑的不是会否赖账问题,那是个伪命题,而是如何利用那笔债务为自己争取政治经济利益。
  只要不是习惯于煽情,黄世仁终归比杨白劳爽。别信美国电视上的脱口秀若无其事地谈什么中国借钱给美国花是美国帮中国的忙,老子不还了你能咋地,美国总统、美国国务卿、美国财长不敢那样说,也不敢那样做。标普不标也不普,才减了半个A,你看美国急成什么样子了,要对标普展开司法调查呢。这要是拖延中国一笔到期的1000亿美元债务,美国的信用评级会从AA+直接降到ZZ-,合众国有几个州就会分裂成几个国家,夏威夷率先独立,阿拉斯加回到俄罗斯母亲的怀抱……
  美国每年通过借5000亿美元的债务来创造不足5000亿美元的GDP增幅,这种状况已经持续十年了,随着债务上限的不断提高,还清债务是不可能的。在美国债务危机期间,俄罗斯正陆陆续续抛弃美元资产,中国反而在增持,这不是谁比谁傻,而是中俄两国的美债总量悬殊,俄罗斯那点美元抛售不会引发市场波动,中国若大规模抛售,损失马上就兑现了。《侏罗纪公园》里面有句台词,说的是生物总是会寻找出路的,在中国大规模抛售并让自己的资产缩水兑现时,美国未必不能痛定思痛找到应对策略,所以我们还得惯着他,继续买,少买,间或抛售一些,时间点和进出量要把握好,有事没事提醒一下美国官员保证那些血汗钱的安全,苦大仇深状、信心百倍状并举。他不会太当一回事,会用几句拜年话敷衍,但内心绝对不会若无其事。真到撕破脸的时候,中国境内有的是供冻结用的美国资产,历史上从未规定过只许美国冻结别人的资产不许别人冻结它的资产,我就不相信美国敢派海豹突击队杀入北京城,所以说公然赖账的事情美国不敢做。
  关于中国借钱给美国用,这么多年一直就是这样过来的,一个走下坡一个走上坡的局面就是这样来的,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拐点到来。拐点的情形有两种可能:
  1、中国用受伤换美国死亡,这是指中国持有的美债总量相当大的时候。中国未必要真那样做,将核导弹放在发射架上而已。美国有一大群“喜儿”,还有可供安顿四峡库区、五峡库区移民的广袤国土;
  2、美国经济阶段性地好起来了,美元做强了,最起码,以美国的实力,怎么也能有一次回光返照。习副主席说,预计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8万亿美元商品。没有足够多的外汇储备怎么能行?

  因为没有美国介入,英国骚乱引起的死亡只够凑齐一桌麻将的人数,那4位死者目前情绪稳定。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利比亚、叙利亚,都因为有美国参与而血雨腥风,就是民主印度,美国逮到机会也憋不住要插一杠子。人民币、欧元、日元,没有美国不介入的,美元更是它的本币,千万要小心应对。人家就等着你大量抛售兑现损失然后重新做强,没有能力还清所有债务不表示它不能阶段性做强,中国维持一个较高的美元资产数量,美国反而左右为难。什么离开中东转到亚洲,鬼话,石油和以色列就在中东,它能走多远?别人折腾我们不要跟着折腾。从股市和金市看,现在正步入经济乱世,和“三战”也差不多了,国家可不能浮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