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溺亡”与血泪的“广东模式”

火烧 2011-08-1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聚焦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溺亡事件,指出其与广东模式及私有化经济体制密切相关,反思留守儿童安全与成长问题,探讨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影响。

“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溺亡”与血泪的“广东模式”

   

 昨天,江西省副省长孙刚向中小学写信,要求全省各地全力防止暑期中小学生溺水安全事故发生。因为今年暑假以来,江西发生了多起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溺水死亡的事件。而且前不久,有一位农村老太的四个外甥(农村留守少年),居然全部溺水而死。这是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罕见的死亡事件。应该说,把中小学生溺水亡的事情作为省政府的一件大事来抓,可见其影响程度和重视程度是少有的。

事实上,当前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出现的死亡等安全事件,已不是一些个例了,而且他们身心健康都因缺乏父母关爱而受到影响。在全国农村,不管南方、北方,不管是内陆农村,还是西部偏远山区,关注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成长和生活境遇,已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虽然我们社会一直在呼吁关注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的健康和安全,但这些问题基本上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在生活、学习、成长等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必将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恶果,并形成社会的各种“定时炸弹”,让我们这个畸形发展的经济社会付出代价。  

那么到底是什么恶因,造成我国出现大量的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呢?这其中的始作俑者又是什么呢。也许很多人会说,这不就怪这些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的父母,他们自己跑到外面去打工,把孩子抛在家里能怪谁呢。而且一些精英和官老爷们甚至认为,农民纷纷到广东沿海打工是他们碰到了好时代,产生留守儿童没什么坏事。似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父母自己造成的,只能自作自受。  

但事实是这样的吗,难道中国农民和他们孩子的命运就注定要付出这种代价吗?显然不是。造成我国农民被迫背井离乡到广东沿海打工的根本原因,就是带血泪的“广东模式”和私有化经济体制扩张而造成的。如果当时不是一些精英鼓吹“先富带动后富”,以及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广东模式”也不会这么引领全国经济发展。同时,如果没有私有化经济体制的膨胀,分布在中国广大地区的乡镇与集体企业才不会破产倒闭。而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不至于被逼迫转移到血泪的“广东模式”中去,从而造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社会、民生、环境、道德、外汇等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曾在50多年前就兴起了第一代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并且当时也开始逐步接纳农村人口进入乡镇或城市郊区就业, “临时工”这个工种也是兴起于当时。经过二十多年发展,也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即八十年代,我国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迎来了“黄金时期”。1987年,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超过4500亿,首次超过农业产值。1994年底,我国乡镇企业总数已达2300多万家,创造了1/3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吸收了1.25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可以说,在九十年代初期,我国广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基本上可以在乡镇或省域内就业,不需要背井离乡,抛家舍子跑到广东沿海去的。  

然而,随着资改和私有化大潮的不断兴起,为了让全国支撑“广东模式”的发展,同时对接支援香港,维持香港回归后的繁荣发展,在精英们的鼓吹下,我国在经济、金融、外贸等政策上全力向广东沿海地区倾斜。同时,内陆及其他省份均以“投资浪费、效益低下、产业重复、乱占耕地、环境污染”等名义,纷纷以行政命令或者银行限贷等措施,限制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再加上所谓的产权制度改革,一夜之间,我国内陆省份的大多数乡镇集体、国有企业纷纷破产倒闭,并滋生了一大批先富的私营企业主。  

对于乡镇企业的起伏命运,我是有亲身经历的。我记得在八十年代末,我家乡高安石脑镇在320国道的象山上,兴建一个建筑陶瓷企业。当时开疆拓土全是石脑乡广大农村父老乡亲做的,并且上工是按人头算的。我和哥哥、父母、爷爷一家三代都在象山挖土打坑。在全乡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下,一家大型建筑陶瓷企业在我家乡建成了。而且当时发展非常红火。并且吸纳了很多农村青年和剩余劳动力就业。我记得九十年代读初二时,陶瓷企业还在我们学校举行招工考试。而且企业厂长被评为“江西十大青年”。可是好景不长,不到四五年的时间,这个我们家乡引以为豪,并且父老乡亲都出过力的大型乡镇企业在私有化的狂潮下倒闭破产,而最终肥了那个“江西十大青年”的厂长。我村一些曾在陶瓷厂上班的人,不得不南下广东沿海打工了。  

可以说,全国广大地区的乡镇集体企业都与我家乡这家陶瓷企业的悲惨命运是一样的(只有坚持集体经济的华西村、南街村等七千多个村幸免,他们的村民基本上都在自己的企业里上班)。因为要支撑“广东模式”的发展,必然要限制内陆及其他省份的乡镇企业发展,尤其是在原材料和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迫使资源和人力流向广东沿海地区,继续造就“春天的故事”的神话,否则“资改和先富”的阴谋就难以实现。所以,在全国各地乡镇企业一夜之间凋谢之后,成百、上千万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迫离开家乡,来到广东沿海谋出路。他们犹如“包身工”般的日夜劳作,用血、泪、汗支撑着“广东模式”畸形发展,为广东的“大蛋糕”制作贡献了一切。而现在他们这些“制糕人”只分到了一些残羹冷炙,而最大的分食者却是权贵、精英和资本家。同时形成的巨大外汇储蓄,却被权贵精英们的“美国爹”享用了。  

更不幸的是,纷纷被迫外出广东沿海谋生的农民工,他们只好抛下自己的孩子和年老的父母留在农村,所以造成了当前中国广大农村犹如战乱时期一样的萧条。留守的少年儿童也只能与留守的爷爷奶奶们一起生活劳作,并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的主力军。然而,留守的少年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缺乏父母的照顾,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已经面临社会衰败的威胁,留守孩子们出现的各种人生死亡与侵害事件也越来越多了。同时,缺乏看管和教育的他们,也逐渐地沾染社会溃败的细菌,混入社会,走上犯罪之路,并随时可能成为社会的“定时炸弹”,到时我们的国家和社会都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的。而那个已经穷途末路的血泪“广东模式”仍在权贵精英们的支持下,要求继续汲取全国人民的血液,而且是 “第二代”农民工了。世袭的贫穷,也将继续萦绕在中国八九亿农民的身上……  

虽然江西省副省长写信重视了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事件,而且江西各地已把广东沿海很多私营企业招商引资进来了,但如果不中止血泪的“广东模式”,改变私营化的经济体制,以及国家不动用外汇投资兴建全国乡镇国有企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话,那么广大农村留守的少年儿童的命运是难以改变的。而且中国一系列的经济社会与民生问题也根本得不到解决,历史也将证明一切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