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成立国家金融安全委员会
闲来无事,在弟弟的书柜里翻出一本200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容基答记者问》。朱总理是一位好总理,也是一位好院长。本人此贴只是对金融领域的一些问题提出不成熟的看法,对朱总理没有任何的不敬。简单看了书本,有一些收获,把其中的几点想法和大家分享。
外汇占款造成通货膨胀早就存在
1994年1月15日,当时的朱副总理兼央行行长接受美国《商业周刊》记者采访的章节是此书的看点,可以当成是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货币发行口述史。朱行长说,1991年投放了590亿人民币,1992年投放量为1200亿元,1993年通过宏观调控,投放量为1500亿元。中国成功避免了经济过热的危险。
朱行长的操作确实让中国控制住了恶性通货膨胀,让人佩服,让中国避免了1988年的抢购潮的出现。另一个发展中大国,巴西就没有这样幸运,巴西和中国一样在九十年初经历了通货膨胀。但是,巴西九十年代初的的通货膨胀率是恶性的,是物价十倍以上地增长。从这个角度讲,西方人将朱行长称为“经济沙皇”,不是吹捧那么简单。因为当时最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的巴西,在同样面对输入性通货膨胀时,显得如此无能为力,而中国控制住了。
一直以为外汇占款导致的通货膨胀问题,是中国加入WTO才明显。但是,朱行长的数据告诉我们,外汇占款是1992年后形成的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而这些外汇占款主要是外商投资,还不是出口创汇形成的。朱行长说,1992年前的10年,中国累计吸引外资220亿美元,1992年吸引外资就达到110亿美元,1993年大约吸引外资170亿到200亿美元。如此看来,当时的外汇占款已经成为发行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了。
外资进入中国,带动了中国经济起飞,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通货膨胀。1994年年开始,朱副总理采取两个措施进行宏观调控:一是控制房地产,海南和北海的房地产泡沫得到有效控制。二是紧缩银根,存准率由1993年的5%,增加到13%。过多的外资涌入投资国,对于没有资本管制的国家,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巴西是一个最早的例子,东南亚国家也是一个失败的例子,中国尽管也付出不少的代价,但已经是所有发展中国家表现最好的!
IMF帮助中国起草《中国人民银行法》
朱总理坦承,在银行业改革放面,邀请了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在内的很多外国专家帮助中国起草《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在金融方面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请外国顾问那是少不了的。对于1995年版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贾根良、黄卫东等学者都提出了批评意见。
尽管1995年的银行法,参考了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经验,笔者认为彼时的人民银行法是否合适中国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待研究。随着中国正进入由中等收入国家转变成高收入国家的关键时刻,中国会不会进入长期的通货紧缩,陷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呢?1995年的银行法,规定央行不能直接购买财政部发行的国债。但是,我们看到不管是美国,还是日本,其中央银行都购买了大量的国债。日本政府以247%的负债率成为全世界负债率最高的政府,而日本政府对此还不以为然,认为英国央行直接购买英国财政部40%份额的国债,那才叫夸张。
央行是否可以直接购买国债的问题,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国民党政府1935年进行法币改革,国民政府开足印钞机马力,直接向社会发行纸币,货币发行增速是和平时期的数十倍以上,尽管法币在不断贬值,法币仍然支撑起了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八年艰苦抗战。可以说,法币改革帮助中华民族抵抗外族侵略立下了大功劳。90年代初期的通货膨胀不是由于中国政府滥发国债引起的,而是外汇占款过速增加导致的。而1998年以后的通货紧缩迟迟得不到解决,恰恰是因为外资撤退,国家不能发行足够多的国债,特别是建设国债导致的。
现代国家的中央银行类似于金本位时期尚未开采的金矿。许多人对于金银本位时期的贵重金属货币充满怀念。其实只要金子或是银子年度开采过度,相当于现在货币数量增发过度,同样会造成通货膨胀。对于缺乏金矿与银矿的中国人来说,寻找金矿发行金币是中国人普遍缺乏的思维意识,中国在明清时期的货币与现在的外汇占款一样,都是“输入型货币”,即向海外出口货物换回金、银货币。当今发达国家都会很艺术性地向本国央行采矿,控制好货币发行速度,只要不引起大的通胀,本国央行通过购买国债发行货币,这不是很好的举措吗?现在中国不需要寻找金矿就能发行基础货币,何必依靠“输入型货币”的外汇占款呢。
中国当前的经济危机是货币增速不足引起的。2014年11%的M2增长已经是近三十年来的新低。一方面外汇占款在下降,另一方面央行动作总是滞后,发行基础货币总是姗姗来迟。要想经济增长,就必须接受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美国总结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在遇到经济危机之时,总会尽量避免通货紧缩出现。中国可以淘汰大量的中小企业,最好的选择是,在中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中国进入高收入国家、中国现代化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再淘汰也不迟。
建议成立国家金融安全委员会
金融不安全,国家就不安全。当前俄罗斯、乌克兰和巴西等国家,银行基准利率都超过10%以上。这些国家,外资流失引重,实体经济举步维艰,试想银行借贷利息都超过10%,企业去哪里寻找利润超过10%的好生意呢?等待这些国家企业的命运要么是倒闭,要么被外资收购。
成立国家金融安全委员会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集体决策,避免个人主观失误。1945年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部长兼央行行长宋子文先生,擅自制定一系列错误的金融自由化政策,给国民党统治区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恶性通货膨胀,宋先生也不得不灰溜溜下台。历史教训很深刻,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民党不是因为滥发货币,而是因为实施金融自由化导致恶性大通胀。
货币战争的不期而至,需要国家金融安全委员会严阵以待。美联储有600多位专职的经济学家来研究金融货币,所以美国的金融理论与金融实践处于世界领先,美国人也收获了最多的金融利益。当前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四万亿之多,如何利用好这些外汇,这已经远远超过作为业务部门的央行能力范围。如何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扩大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等问题,都需要一个专门的货币金融委员会来实施。
我们国家有数亿人在为中国的产业安全而努力,有数百万军队在悍卫国家的国防安全,成立一个几十人的国家金融安全委员会保护中国数以百万亿的金融财富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