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立此存照”(2)——家祭无忘告乃翁 马望野
也“立此存照”(2)
——家祭无忘告乃翁*
马望野
=====================
(一)
++++++++++++++++++++++++++++
为什么说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
9月7日,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受到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拦截,船员遭到非法拘留。这件事再次引起世界各国对中日钓鱼岛之争的关注。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早在1561年,明朝的中国古代地图便把钓鱼岛列入中国福建的海上防区。清代赴琉球的康熙册封使徐葆光撰写的《中山传信录》也明确记载了钓鱼台等岛屿,并援引琉球权威学者的观点指出,琉球的姑米山(冲绳的久米岛)是“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即边界上的主岛。实际上,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找不到有关钓鱼岛或所谓“尖阁列岛”的记载。
据《日本外交文书》第18卷记载,明治政府1879年吞并琉球后,为在钓鱼岛建立国家领有标志,曾于1885年进行了三次秘密调查,但结论是这些岛屿“与《中山传信录》记载之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等属同一岛屿”,此事“涉及与清国之间岛屿归属谈判”,但“以当下形势,似非合宜”。这说明,日本政府当时业已认定钓鱼岛并非无主地。但是,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在签署《马关条约》之前的1895年1月,日本政府确信胜局已定,擅自秘密在钓鱼岛建立国标。同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被日本霸占。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钓鱼岛本应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根据《开罗宣言》归还给中国。但是,“二战”后美国占领冲绳,并根据所谓“日美旧金山合约”,于1953年12月以划经纬线的方式把钓鱼岛划入冲绳。而中国政府早就宣布,“旧金山合约”是非法的、无效的。1971年6月,美日签署归还冲绳协定时宣布了同样的冲绳范围,遭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反对。于是,同年10月美国政府特意表示,把这些岛屿的“行政权归还给日本,毫不损害有关主权的主张”,“对此等岛屿任何争议的要求均为当事者所应彼此解决的事项”。在中日领土争端中,美国迄今一直采取“中立立场”。
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过程中,中日双方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采取了搁置钓鱼岛争议的做法。
然而,冷战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则转趋强硬。1996年8月,当时的池田行彦外相宣称,“不存在与中国的领土纠纷问题”,强调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进入21世纪,美国小布什政府上台后,副国务卿阿米蒂奇为拉拢日本支持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等,表示钓鱼岛在日本行政管辖下,所以适用于美日安全条约。结果,小泉内阁在钓鱼岛问题上更加有恃无恐。日本政府开始从幕后走到前台,对钓鱼岛加强管控。
以上便是这次钓鱼岛风波发生的历史背景。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日本一些人企图利用钓鱼岛争端进一步针对中国制定日本防卫计划大纲,加强军事部署。这势必将对中日战略互惠关系造成严重伤害。摆在中日之间的另一种选择是: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大框架下谋求敏感问题的解决之道,从而确立战略互信,推动两国关系排除干扰,向前发展。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9-27 刘江永:《为什么说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二)
++++++++++++++++++++++++++++
国际法权威指中国必获钓岛主权
++++++++++++++++++++++++++++
。。。。。。美籍华裔学者熊玠,现年75岁,美国纽约大学政治系终身教授,精通国际法、国际政治及国际关系。。。。。。。熊教授目前在中国评论新闻网发表题为《日侵钓鱼岛 中国可诉国际法》的文章,首先质疑“日本没有权利强将它违背国际法的国内法来加住诸中国及其船只”,然后指出,“国际法有关土地、岛屿的主权谁属之界定,无外乎三原则:发现、转让、征服。”其中“因为钓鱼台岛屿无人长期居住,鼓不存在征服问题”。换言之,大家可集中讨论“发现”和“转让”这两大课题。
关于“发现”问题,熊教授指明朝已有关于钓鱼台的正式文献记录,以至为了海防需要而在该岛行使主权,但日本则是在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才将钓鱼台当成领土,落后中国起码300多年。
至于“转让”问题,日本的“理据”是1972年美国归还冲绳群岛时一并还给日本,其实美国国务院当时承认在该岛仅行使了“行政权”(以别于主权)。熊教授继而强调,“在法理上而言,既然美国自己承认它对钓鱼台列岛从来没有主权,那么日本绝不可能由美国转承而得来对钓鱼台的主权。”熊教授的结论是“国际法绝对站在中国这一边,所以中国不须畏惧”,而“一定会在很多不愿意看到国际法被日本揉躏践踏国家中得到共鸣与支持”
(摘自香港《信报》2010/10/04 《国际法权威指中国必获钓岛主权》)
(02010/10/09)
[驻]*见宋·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原知,本来知道。九州同,中国领土统一。乃翁,你的父亲。诗的大意是:人死之后是什么都不知道的,然而我引为悲痛的是没有见到祖国的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在家祭时把胜利的消息告诉你的父亲。这首《示儿》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他爱国诗歌的名篇。陆游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辈子念念不忘的是统一祖国,并对光复大宋的事业抱有必胜的信念。在此之前十一年,他曾叹息过‘死前很不见中原’(《太息》四首之一),直到临终之际,他仍然热切地期望着祖国的统一,诗人的爱国热情感人至深。”(见《古代诗词曲名句选》刘利、罗坤明、罗丹、金毅、赵九歌、董壹、黄愚文、龚景嘉赖梅花、蒋世珍编写 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2年第6版)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