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崇遐:失道而后失德
理性可以支配科学,成就伟大的科学时代,但伴随的是宗教的衰落、道德的匮乏和艺术的苍白,所以有了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反叛。仅就西方原有宗教而言,由于精神本体的缺位,它已全部或部分地缺失了宗教的特征,只剩下自我否定的、负面的或解构的意识形态。
现代神学有两种类型:一是宗教原教旨主义,它因无视或抵制科学而显得不可理喻;二是现代自由主义神学,它为了回避与科学的正面冲突而不作有意义的论断,从而成为一种没有上帝、没有先验价值、没有自主灵魂的神学空壳。
不完备的意识形态是自我否定的,这突出地体现于尼采的那句反文化宣言:“上帝死了”。它揭示了“去魅” (deenchanted)(韦伯语)后的宇宙的无意义性,发布了道德崩溃的预言,预告了虚无主义正在袭来:
人类在物性中找不到据以和谐生活的根据,没有与人一致的自然规律,没有价值等级和终极目标;
真理只是一种看法,前此种种形而上学的、宗教的、道德的、理性的陈述仅仅对思考它的人是真实的。一旦绝对化,则所有这类陈述都是错误的;
宗教真理被实证的经验科学的陈述所取代,而科学真理并非是对客观世界的发现,而是人类对根本无秩序和非理性的世界的安排和解释,以便人能乖巧地生活在其中;
科学真理是事实的陈述而不是判断的陈述,价值和意义均被排斥在科学范围之外。用科学真理取代其他真理的结界就是剥夺了世界的意义;
既然科学不能确立价值,那就不存在道德律和道德世界秩序,“有道德规范而没有道德”;
人生是一种不可理解的现象,“没有东西是真实的”这一命题的自然推论是“所有东西都是许可的”;
尼采一语成谶,成了“大战的预言者”以及骚乱和灾难的预言者。
最终,空虚绝望成为这种自我否定的意识形态的必然宿命,难怪解构一切的后现代主义会在西方盛极一时。逻辑实证主义教父罗素说,人的一切“都不过是原子偶然排列的产物”,“世世代代所有的劳绩,所有的忠诚,所有的灵感,所有那些如日中天的人类天才,都注定要毁灭于太阳系的巨大死灭之中,而人的足迹所到之处都不可避免地埋葬于宇宙沉沦的废墟下面——所有这些事实,即使不是毫无争议的,也是近乎确定的,以致没有一种对此持异议的哲学可以指望站得住脚。”(《自由人礼赞》)观其一生,罗素素来以客观实在的代言人自居,最终竟然皈依了虚无主义。
之所以如此,正如恩格斯所言,“作为物质的物质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自然辩证法》)按照黑格尔,“物质是带着存在物的形象的不存在的东西。事物由于它们的纯粹的形式、由于使它们相异的区别而彼此不同;区别的共相便是否定,这就是物质。因为存在是原始的绝对统一,所以这种客观事物的统一乃是否定。” 物质是一个“真正的不存在”,它的真理是在“非存在”中,“非存在”表达了物质的本性即纯粹的否定。(《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
这种精神的解构,借用蒂利希的说法就是“工业社会精神”。这种精神主导着整个社会,其结果是人的存在丧失了精神的向度,蜕变为他所创造的现实世界的一部分、一种物质客体或“宇宙机器”上的一只齿轮,要想不被碾碎就得跟着运转。正是这种机械效应将现代人推入了可悲的生存困境,没有任何意义上的终极关切。
然而,这样的物质却是实证主义的立论根据。实证主义表面上拒斥本体,从不肯明确提及物质本体,其实是弱势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即不敢公然道明本体。如罗素曾说,当我们看见一只猫时很可能有只猫,但在逻辑上不能超越“很可能”,因为人们在梦中也会看见猫——其道理之浅陋,论证之烦琐,令人叹为观止。世界之存在与否竟然系于猫,仅此,足见实证主义说教之平庸。
实证主义首先是避而不谈本体——以“科学哲学”自居的实证论原本就是极端形式的唯物主义,却从不正面谈论物质本体,只是宣称本体没有意义。其次是它的负面的特征——意识形态原本是人与精神性存在的联结方式,然而这里的精神不过是精神的自我否定。按照黑格尔,“这种无思想性本身并非无思想,而正是应用了思想来限制思想,思想对自己采取否定态度;这就是伊壁鸠鲁的哲学活动”。(《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
古希腊伊壁鸠鲁认为灵魂也是物质的,是由呼吸与热一类微粒所组成。人死后,灵魂原子离肉体而去,四处飞散,因此人死后并没有生命。死亡不是生者的不幸,而是死者的不幸,因而对死亡的恐惧是非理性的。据此他把善的标准定为及时行乐,但正如黑格尔所言,如果“愉快和不愉快可以作为衡量正义、善良、真实的标准,……道德的原则事实上也就成了一个不道德的原则了”。
需要指出,原子论在德谟克利特那里还停留在纯理性思辨阶段,而当这种原子论传到其后继者伊壁鸠鲁时,即开始与当时的享乐主义社会风气结合起来,“享乐即是目的”的生活态度被提高成为思想。“既然把被感觉到的存在认作真实的东西,那么概念的必要性也就根本被取消了,一切便分崩离析而失去了思辨的意义”。(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 )
故老子曰:“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失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反观当前的社会道德滑坡状况,斯言信矣!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