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 》乔姆斯基首次来华访问
乔姆斯基首次来华访问
http://www.dfdaily.c
作者 早报记者 鲍志恒 发表于2010-08-15 03:46
乔姆斯基北大勾勒世界秩序:
“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来了!”
被称为“可能是还健在的最重要的知识分子”、“永远的异见者”的乔姆斯基终于首次来华访问。8月13日晚在2000余听众的期待下,乔姆斯基接受了北京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并在北大发表了题为《世界秩序勾勒:持续与变化》的演讲,这是他此次中国之行的最后一场重大学术活动。此前,乔姆斯基分别在台北及北京语言大学作了主题报告。
作为蜚声全球的人文社会学者,乔姆斯基因其对美国外交政策和西方主流媒体的尖锐批评被视为“世界公认的反战、反媒体的精神领袖”,曾在美国“当代全球最具影响力”百名公共知识分子评选中排名第一,也是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的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20世纪全球前十位最伟大科学家中目前唯一的在世者。

乔姆斯基

乔姆斯基被授予北京大学名誉博士
早报记者 鲍志恒 发自北京
“我并没有打算改变别人的观念,我只是试图告诉别人我的看法。我并不希望人们相信我,正如他们不应该相信我所批评的政治路线一样。”这是由美国和华人知名学者组成的乔姆斯基来华访问联合筹备组《2010乔姆斯基访问北京专辑》中引述的乔姆斯基的话。
为了接待他们称之为“继上个世纪初期罗素与杜威之后,来华访问的最重要的西方哲人”,筹备组还专门制作了网页,以发布乔姆斯基在华活动的详细信息。
在前晚的乔姆斯基北大百年纪念讲堂演讲会现场,早报记者看到,众多慕名前来的听众因未提前领取入场券被拒之门外,一些人甚至恳请记者“帮助”入场。早报记者进入会场时发现,一些拿到入场券的学生因为略微“迟到”被迫在门口排队等候中场休息时进入。类似的情形在此前一天北京语言大学的座谈会上也曾出现。
“简单来说,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了生存遭遇严重威胁的状况。这里面主要有两个挑战,一个是核战争,一个是环境造成的重大灾害,它们都是非常难解决的问题。”在题为《世界秩序勾勒:持续与变化》的演讲一开始,乔姆斯基直接提出了两大世界性课题。这与前一天的演讲主旨相去甚远,当时他谈的问题是“刺激匮乏——未竟课题”,并收获了“语言学演讲像生物课”的媒体评价。
有听众比较说,在北京语言大学的演讲更为“轻松、活泼”,而在“勾勒世界秩序”时,这位传说中的“老愤青”以及台下2000余听众都显得更加严肃而认真。
乔姆斯基1928年生于费城一个俄国犹太移民家庭,后成为哈佛大学博士后,33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正教授,在语言学、哲学、政治学等领域享有盛名。 他对语言学的贡献,相当于弗洛伊德对心理学的贡献。从1960年代越战期间的校园反战运动开始,乔姆斯基就开始了他“异见者的一生”,其政府抨击者的立场从未改变,被公认为美国政策“永远的反对派”。
“伊朗是世界秩序的
主要威胁?”
8月13日的演讲中,乔姆斯基提到最多的词汇是“和平”、“核扩散”和“伊朗”,在他看来,除了全球变暖导致的“大规模冰川融化和甲烷的释放”,世界秩序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于核威胁。
“我们看到,1945年以来,核威胁如影随形,20世纪两个最著名的人物,罗素以及爱因斯坦,他们也都提到了这对现代人类造成威胁的可能,在他们的主张之后,核战争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古巴导弹危机,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危险的时刻。”而如今,危险依然存在。
“现在我们谈核武器,主要关注的是伊朗问题,在西方国家,特别是政治决策圈和政治评论家,他们把2010年叫做“伊朗之年”,因为伊朗的风险被看做是对于全球秩序最大的威胁。”
乔姆斯基认为,伊朗开发核武器“很可能是真的”,因为“它被很多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包围,其中包括三个拒绝签订核不扩散条约的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而这些国家核武器的开发得益于美国的支持,“其中一些支持也来自奥巴马政府”。
为什么伊朗会被视作世界秩序的主要威胁?
乔姆斯基给出的答案是,“因为伊朗特立独行,而且也致力于寻求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展到其他地区”,虽然“伊朗军费的支出相对来说比其他地区更低一些,对美国而言,这些支出更微不足道”。
他认为,“伊朗寻求拓展其对邻国的影响力,被西方描述为对现今世界秩序的‘去稳定化’的活动”,原因是在“帝国主义”的概念中,“稳定”意味着按照大国意愿做事,如果反抗这样的意愿,就被看做是一种“去稳定化”。
因此,“相对的,美国及北约对伊朗邻国的侵略就能被西方国家看做是实现和维护‘稳定化’的努力。”
“美国的挑战来自爱国主义思潮”
作为公共知识分子中的左派“精神领袖”,乔姆斯基曾在“9·11”事件发生时猛烈抨击美国是世界头号恐怖主义国家,而在刚刚结束的台湾“中研院”演说中,他再次向美国政府“开炮”。
他说,美国政府所希望的世界和平稳定,其实只是要别的国家臣服于美国强权之下,挑战强权就被认为是“不稳定”且对世界有害。而美国之所以能忍受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进步发展,都有其战略考虑,因为“美国才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恐怖主义国家,除了运用整个国家机器从事恐怖行动,更厉害的是,还会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帮忙执行恐怖主义”。
他以美国呼吁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立场为例,认为美国的真实意图是要中国“照我们(美国)的话做”。
在此情况下,他认为,美国面临的真正威胁“应该是不断发展和高涨的独立的爱国主义思潮”,尤其是中东地区要使用国内资源用于自身发展的爱国主义的思潮。
他认为,伊朗“所造成的威胁”再次证明,“世界不是由美国一家来控制的,这也进一步定义了整个世界秩序的基本原则。”
“中国集装工厂模式”
或会发生巨变
“对于当今世界秩序一个重大的启示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兴起和亚洲逐渐对美国产生了强大的影响。”
对于人们热烈讨论的世界权利转移问题,这位敏感的国际政治观察者认为,全球劳动力和跨国资本的转移逐渐加速了新自由主义的发展,“世界确实出现了权利转移,但还没有占到中心位置”。
此外,“中国在全球权利转移的过程中发挥着最中心的作用,这一点大家非常清楚。”
就如何能让世界“更加和平”而言,他认为,中国实际上扮演了一个“非常体面”的角色,因为美国试图摆脱国际条约的控制,实现“空间军事化”,而中国则更愿意走“国际化路线”,“在不扩张和解除军控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乔姆斯基眼中的中国,“基本是作为一个区域性的生产系统以及集装工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制造商向中国提供零部件,在中国集装,然后出口回美国,未来这种模式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因为中国大陆开始向高科技规模化产业发展,这很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最重要”的影响。
“在美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中,印度仍然是垫底的,稍微超越了缅甸,在老挝和巴基斯坦之下,中国的评分较高一些,在92位,稍微超越了约旦,但低于多米尼克和伊朗。”
“我一生致力于减缓人类的苦难”
“有研究认为,一个物种平均的存在时间是10万年左右,这个时间基本上就是现代人类在地球上繁衍生存的时间。我们正生存在一个证实这个预测的时代。还有一位建筑物理学家提醒我们,我们正处在地球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作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物种,世界的未来在我们手中。”与演讲开始时严肃理性的风格不同,乔姆斯基用一段感性的告白结束了他在北大“对世界秩序的勾勒”,在接受提问之时,他终于谈到了自己。
“我的一生非常复杂,其中一部分是与世界各国的政治问题相关,还有一部分贡献给了科学研究,从我还是孩子时,就一直追求这两方面的目标。”
他还记得自己写过的第一篇文章,“我记得非常清楚,是1939年1月写的,虽然发表了,但我可能是这篇文章唯一的读者。”当时,巴塞罗那沦陷在弗朗哥军队的铁蹄之下,乔姆斯基的这篇“处女作”介绍的是纳粹主义的崛起对于欧洲和平的影响。
“所以我的人生第一个勾勒的术语应该是‘不变’,虽然情况在不断变化,但我的承诺一直未变,通过自己的努力解读人们遭受的苦难,帮助他们缓解苦难,这是我的人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回答如何看待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他诙谐地表示,根据诺奖的评选标准,“奥巴马对和平没有任何贡献,而我却符合这一标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