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个“实”字了不得
昨天,发了一篇《毛泽东!一个“真”字了得》。今发《毛泽东!一个“实”字了得》,同有兴趣者分享。讲“真”论“实”,本属一义。所以,这篇文章,实属前文的续篇;或曰“姐妹篇”;也可以说是“补遗篇”。
常言道,无私无畏即自由。当代,一个人无私即无邪,便有真情怀,也敢露真胸襟。说到底,无私无邪,持真且实,不搞“弯弯绕”。不管对错,裸露于世,别人学习赞扬也好,批评也罢,不会同他人——尤其是共产党内人——“捉迷藏”。如此,总体的社会性效用就高。
孔儒(这里主指中后期孔儒思想)长期熏染中国,国人中“深藏不露”“弄虚玩假”的多了些,作无用功多,内耗也大。因为聪明才智用到“不实”“混科学”上去了,真正的科学,也就缺乏力源。中国近代科学精神、科学成就逊于西方,——稍见落后,原因之一,即是虚和不实。最是不堪的是,社会活动中,有极少数人“弄虚玩假”到极致:台上握手,却在台下踢脚,接着快快将脚收回来,人家问“你为什么踢我?”他能若无其事地说:“没有啊!我的脚不是在这里嘛!”这种人虽然少,能量极大,破坏性也特大。近、现代,这少数人中,“混科学”“混革命”的,亦不乏其人。
毛泽东除读马列,也特爱读史和在现实中研实求真。渐渐深知中国“有知层”中,有“混科学”“混革命”的,对这些人保持警惕。毛泽东同鲁迅一样,十分了解中国,不屑于孔儒道下孝子贤孙的“花花肠子”,且揭露无遗,必要时常常“实实在在”地一招制服。于是在毛逝后,这些“不实的混家”就指责说:“毛泽东尽读古书,以术整人,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此论极谬,也十分可笑。其实,毛主席一生都在做“导引人们从真务实”的工作,一是,苦口婆心地教诲,号召人们改造世界观;二是,提高人民,用高尚的德、智克服 “不实”“混”和极少数人的“伪”;三是,自已示范标模,让自已“真”得实在,“实”得真确。
可以说,求实、据实,实事求是,而说理办事——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是毛泽东革命人生的全贯彻、全复盖。故而,此类典事之多,难以逐一列举。这里仍择要辑例而述。
一、实说好与孬,有一说一
人一出了名,有浓烈旧意识的,往往就在“官贵民卑”的“品味中”美化自已。毛泽东不同,他以“土”为荣,以民为贵。他一生不忘自已是农民的儿子,到处实话实说:我是农民的儿子,说我‘土’,我就‘土’;我种过地,吃过苦,挨过饿……
(前文写过)对自已的成长过程,毛泽东更是有一说一,从不露靓掩丑。他时常说:自己信过神,拜过佛,信过孔夫子,康德……总之,有过不少缺点、错误。他总是告诉别人,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正确观点,是在后来的不断学习、改造,别人的帮助下,自己的不断克服缺错中,逐步形成的。
他还非常实在地揭示:人总是有缺点的,一个人不可能生而知之;人人都需要不断改造,需要努力学习,否则就会落后。他不遮掩个人“缺错”。他在1956年党的七大会议上,真诚真实地宣布自己在过去几十年的工作中,曾犯过错误,比如他讲:“一九二七年我写过一篇文章,有马克思主义观点,但是经济问题缺乏马克思主义观点,所以经济问题写错了。”
对大跃进中的某些失误,他实诚地说:“一个1070万吨钢,是我下的决心,建议是我提的,结果9000万人上阵,补贴40亿元,得不偿失。第二个人民公社,我无发明之权,有推广之权,北戴河决议也是我建议写的” (详见1959年庐山会议有关报道)。在另外一方面,他对有些干部的“吹牛皮,放大炮”“一个接一个放卫星——亩产万、十万斤”……等,批评也特“结实”。他说:要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干劲一定要有,空话务必不讲,老实办事,对革命有利,与己也不吃亏,相反,总有害也吃亏;高指标是上边压出来的,人民群众不要听上边虚而不实的要求,只按科学方法和自己的经验种田,当发现不少干部仍不听劝告、批评,毛主席便严厉警告说——这样干下去要死人的,并把“一定要务实”的精神,以党内通信的方式,直接写信给村队以上的六级干部(可惜,这封信,在全国很多地方并未“真实”传达。本文作者注)。
他还经常强调: 我们是靠老实吃饭,不靠摆架子吃饭。如果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就说不得,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领导人物就说不得,那就不好了。我们不能这样,我们要实事求是。我们对一切事情都要加以分析:好,就肯定;不好,就批评。
二、什么伟大的谦虚,原则问题上从来不让步
在中国浓重的封建处世哲学中,谦虚在很多场合被虚伪地泛化了。毛泽东则不然,该谦虚时谦虚,该坚持原则时,也决不为了谦虚而放弃原则。
在一九五四年起草宪法时,他不但亲笔删去那些过分颂扬他的条文,还说:“有人说,宪法草案中删掉个别条文是由于有些人特别谦虚。不能这样解释,这不是谦虚,而是因为那样写不适当,不合理,不科学。在我们这样的人民民主国家里,不应当写那样不适当的条文。”“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要相信,就是说,不要迷信。”
毛泽东这段话的本意就是“持真求实”。凡属科学的东西,都要坚持,即使有人批评说“这是不谦虚”,也不要顾忌。
事实上,在毛泽东的一生中,常常在发动群众、发扬民主和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等问题上,开始他总是少数,直到后来,他一方面坚持原则,一方面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才成为多数——而使自已的正确意见得以通过,成为党的决议的(请注意:毛泽东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践行者,所有重大问题的决议,都是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通过的)。在这方面,毛泽东确曾遭到——说他骄傲——的批评,尤其是文革后(此略)。因此,当陈伯达等人企图用“天才论”逼他入套时,他坚决地说:我不是天才;我不让讲天才,不是什么谦虚;“什么伟大的谦虚,原则问题上从来不让步!”
好一个“真”“实”得前无古人的毛泽东!确是“真”得彻底,“实”得痛快淋漓!有如此精神,再加上勤奋钻研,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能不取得伟大的成功?能不比别人握有更多的真理?
三、不合自已意愿的实和真,就得听,就得服从
毛泽东喜欢游泳。游过祖国的无数江河和湖泊,甚至游过风暴刚过、潮涌正激的大海。但他有一个遗憾:没游过黄河。对于“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的毛泽东来说,游泳除了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培养“敢于同大风大浪拼搏”的精神。不过,在他没游成黄河的事情上,却表现出他的重“实”、尊重客观的精神。
他本想游黄河,但遭到其他领导人的竭力反对。反对者开始有个缺陷,不说出实质性理由(仅模糊地说“有危险”)。还是知毛泽东脾气的卫士们有办法,找到科学根据(不是应付搪塞式的“根据”)。这一招十分有效。因为,一、黄河水含沙量奇高,容易在游泳人的衣物上沉积,使泳者浮力降低;二、也因含沙量高,极易呛堵泳者的口腔和呼吸道;三、黄河之水天上来,水流太急,漩涡极多且险。
这样,在充分的实在的说理面前,毛泽东只得不自情愿地吮吮嘴唇,一改初衷,从此放弃了游黄河的念头。
四、认“讲真话,不改变”的人为朋友
毛泽东自已求真务实,对说真话、实话的人也有特别的好感。这方面,很多人的文章中都有较多的叙述。他同斯诺的交往,最能帮助大家充分了解这一点。
斯诺是个著名的持真求实的西方记者,同毛泽东有着长期的友谊。文化大革命中,他对中国出现的“个人崇拜”,——当毛泽东面,提出批评。毛泽东对此作了详细的解释,认为:人民对自已代表者的“个人崇拜”,一方面是某时段政治斗争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对人民代表者、真理代表者的“崇拜”——以此作引渡桥梁,可推动人民对真理的认识和崇拜,这符合历史的螺旋式上升的规律。关键是,这种崇拜,必须是建立在“真实、真理、真英雄、真伟大”的实实在在的基地(杜绝盲目、虚假和不实的拔高)。
斯诺最终并未同意毛泽东的看法。毛泽东也未勉强他。由此,毛泽东更特别称赞他实话实说的精神。毛泽东说:……总之,你我都没有变,有话实说,我们还是朋友!
好了,毛泽东,一个“真”字了得;一个“实”字,了不得!自古以来,真实自有真实的理由,虚伪也有虚伪的原因。从血管里淌出的自然是血,从井泉中流出的只能是水。水要冒充血,当然要“弄虚为伪”的,——不得不用上“红的染料”。但“红的颜料”毕竟不是血,一旦输入人体,就会致人死命。
国人!要学习毛泽东,求实,务实,唯实,十分地警惕、力避为伪作假!这里,我们也不能否定昨天某些人的——确实有过的“不实、混、伪”:总在某一新事物、新阶段的开始,以激情冲动、臆想虚幻(这些人可能是好人),以及极少数人的别有用心(这些人是不良分子,阶级敌人),创造了太多的“奇迹和伟大”,抑或,不久又奇迹般地颠覆——昨天的“奇迹和伟大”!
毛泽东!一个“真”字了得!一个“实”字了不得!!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