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傅晨光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的必然。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使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建立在这种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国家形式就将发生转化,由历史的肯定状态转变为历史的否定的状态,这是人类总体劳动不断发展的结果,不以任何个人喜欢不喜欢为转移。人类生产发展不停止,这种转变就一刻也不会停止。不论保守势力和传统习惯势力外表上怎样的强大和主观上怎样的不愿意,都不能阻挡这种历史发展趋势。原因就在于,这一社会的基础本身就是人类过去劳动生产创造的。资本主义曾经面对过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也极力维护自己的社会秩序,但新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动摇了它,整个封建大厦不得不一个个崩溃;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如此,从历史的肯定转向历史的否定。发生变化的原因就在于它也同样是建立在人类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类生产不停止,必将冲破它的历史界限,产生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新的社会形态。
2、资本主义的基础是它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国家形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这种生产方式与历史上奴隶制不同,与封建时代的生产方式也不同,奴隶社会的主要劳动者奴隶与生产资料是同一的,封建社会主要劳动者自耕农还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如少量的土地等。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先在一国,而后在全球完成了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完全分离的过程,形成了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就是:一部分(少数)人掌握了生产资料(资本),他以货币的形式到市场上购买劳动力;一部分人完全失去了生产资料,他虽然是自由的人,但不得不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双方平等交易,交易的中介为货币。
到目前为止,任何一个国家都采用这种生产方式,区别仅仅在于,只有少数国家进行了革命,对于这种生产方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保持了这种生产方式向另一个生产方式过渡的余地和方向。
从社会基本劳动者的角度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和生活,他虽然与完全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社会的奴隶不同,与封建社会的自耕农也不同,个人是自由的,但由于历史的发展,每个劳动者都与生产资料分离了,只能完全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生活必需品。社会经过再生产的不断循环,资本一方因不断地吸收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不断发展为垄断,劳动者一方永远也不能改变其在社会中的地位。
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整个上层建筑存在的基础。要实现人人真正的平等,在资本主义基础之上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人类必须废除这种生产方式。维护这种生产方式的、为这种生产方式叫好的,是传统习惯势力。
3、人类社会新的意识觉醒以后,在中国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之前,已经经历过两次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流血的反抗。一次是1871年发生在法国首都巴黎的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建立了短暂的巴黎公社,最后被欧洲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了;紧接着的是1917年俄国发生的十月革命,由列宁领导,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革命之前发生的这两次社会革命虽然都以不同的方式成为过去,但是,两次革命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观念和人类的社会历史进程:巴黎工人创造的公社形式至今还是未来社会伟大的启事,巴黎工作创作的《国际歌》唱遍了全球,深入人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第一次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废除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立了公有制,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的人与人之间最平等、最自然的关系。这些都将是人类宝贵的财富。
两次革命虽然都成为历史,但是,她们已经构成了人类历史上冲破资本主义社会的桎梏、创造新型社会的两个重要的阶段,这是任何人都无法从主观上否定的人类历史的成就。两次曲折一次比一次更加波澜壮阔,本身就启示了人们,未来的革命的暴风雨将更加猛烈。
4、中国革命是在中国社会矛盾的基础上、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中国社会革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度上发生的,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使命。经过这次社会革命,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经过这次社会革命,基本建立了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最重要的是,她证明了人类生产和生活完全可以不经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来实现,证明了人类社会发展需要有与资本主义生产不同的生产方式,而且这种生产方式才是实现人人平等的真正基础。
虽然由于外部资本主义世界的存在并暂时强大而出现历史曲折,但是,人们对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记忆没有消失,人类对于那种已经出现的新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的反复比较不会停止。经过不断的比较,人们对于未来的社会目标不仅不会模糊,而且将会更加明确,这是任何守旧势力都不能改变的。(201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