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少年记忆--

火烧 2011-08-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上世纪七十年代,少年目睹李润田书记亲力亲为带领群众挖沟修渠,展现那个时代干部与群众的深厚情谊,以及值得铭记的集体记忆。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家七口人,仅靠父母挣工分,是当然的缺粮户(也就是工分抵不住分得的粮食)。为了照顾我们,队长总是给我父亲多派些活。

1971年暑假,我刚十四岁,还不到挣工分的年龄,队长就派我父亲看管庄稼,而实际是由我替父亲看管,父亲可以干其他活多挣一份工分。

记得那是一场大雨过后的下午,我和本村四队的老队长坐在地头树荫下闲聊,突然看到从东边走来一个人。只见来人赤着脚,左手掂一双黑布鞋,右手拿一把黄雨伞。见到来人,老队长喊道:“爷们来啦?”可是那人却怒匆匆地说:“爷们,爷们个逑!光知道坐那,你就没看见吗?”顺着他用伞指的方向,只见路沟里的水被杂草和麦茬阻挡,漫得庄稼地里都是水。

说话间,那人已经放下鞋和伞跳下了水沟,吃力地扒开那些杂物,水顺势而下….

“李书记,不好意思啊,我…..”“哦,爷们,我想起来了,你身体不好才不干队长的。”

我惊愕了:这就是李书记?就是领导着固墙公社七八万群众的李书记?

我曾经见过他几次,在学校,在我们队的打麦场里,在公社大门口…..可是我不知道那就是赫赫有名的,部队下来的十七级干部李润田书记。

地里的积水没有了,李书记坐在自己的鞋上,和老队长攀谈起来。

“广兴啊,你看咱这地,一场大雨就淹了,全公社这样的地多了,咋办啊?”

“嘿嘿,那咋办?”老队长有点木讷,可能是还在为刚才喊“爷们”感到不好意思吧。

“要是发动群众挖沟修渠,兴修水利中不中啊?”“中!挖沟排水,旱涝保收,我说中!”

“你说中管个逑啊,你的腿瘸了,不管干。”这句话使他们的谈话气氛轻松了。

“兴修水利是件好事,可是得发动群众,还得挨骂啊……”显然,李书记的心情有些沉重了。

我静静地听他们谈论着许许多多的事,心里想:一个公社怎么那么多的事啊。况且,哪个生产队的事他怎么也知道?

天快黑了,李书记突然指着我问:“这孩子?”

老队长把我家情况向他简单说说。“哦,小孩子得上学。”说罢,拿起雨伞和鞋子,又匆匆上路了。

“爷们别走啦!”

“走!”他头也没回,还是那么急匆匆的。

后来几年挖沟修渠,兴修水利,群众确实出了不少力,吃了不少苦,为此李书记的确挨过不少骂,但是他给老百姓留下的是无数的利益,他得到的是无数的敬仰和永久的记忆。

我没忘记,我们没忘记,我们“这方土地”更不会,也不愿意忘记!

我们记忆的不仅仅是李润田书记,更是那个值得记忆的时代!

几十年了,我越来越觉得纳闷——那个时代的干部怎么那么好啊?那个时代的干群关系怎么那么好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