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本拉图:国富民穷的真相

火烧 2011-08-06 00:00:00 经济视点 1026
文章分析中国国富民穷的真相,指出财政收入虽高但人均水平低,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基尼系数超过警戒线,揭示国家财政与民众生活水平的矛盾。

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83080亿元[1],数据公布后,舆论一边倒地又谈论起“国富民穷”这个命题。自由派的媒体和舆论领袖一如既往地提出要政府减税,以便实现“财富于民”。而民众在听到这样一种“为民请命”的“正义与良知”的声音后,也一边倒地配合这些自由化人士的表演。

笔者从不否认中国百姓的民穷这一事实,但客观的结论也未必如自由派人士所宣扬的“民穷的一面是国富”。一个国家的政府富有不富有,评价的标准应该是财政支出的强大支撑能力。8.3万亿的公共财政收入(可以再加上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2.9万亿[2]),虽然从数字上说,已经高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2010财年,美国联邦财政收入为2.162万亿美元)[3],但如果说这就是国富,就是偷换概念了。

 国家的公共财政,遵守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按此财政原则,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2万亿,则当年人均财政收入仅为6200元[4],还不到1000美元,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人均政府财政收入均在1.3万美元以上,只有发达国家的8%左右。以这样的一种财政能力,根本无法达到民众所期望的向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保障的水平。这样的国家财政收入,何以称之为国富?

 用数字说话,自由派们的“国富”谎言自然不攻自破。那么,我们再看一看民穷。IMF2011年4月12日的数据,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在统计的182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在95位,尽管这些年国力一直在增强,排名也一直在上升,但人均也仅4382美元,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8985美元)的一半,世界排名前60位的都在10000美元以上。而世界第一的卢森堡为108832美元,是中国的24倍,排名第9的美国为47284美元,是中国的11倍,排名16的近邻日本为42820美元,是中国的10倍。在金砖国家中,巴西为10816美元,俄罗斯为10437美元,南非为7158美元,只有印度为1265美元,低于中国。

 全民集体玩赖账的冰岛人均GDP是39026,再看看欧洲那几个闹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葡萄牙21559美元,意大利34059美元,希腊27302美元,西班牙30639美元。这些没钱还债的国家,人均GDP个个都在中国的4倍甚至9倍以上。

 所以,中国真实的现状是:国并不富,民依然穷。[5]

 然而在总量贫困的现实情况下,更让人触目惊心的却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基尼系数(反映一国贫富差距的数据)的更加恶化!在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接受访谈时指出,联合国约有190多个国家,在有完整的统计数据的150个国家中,基尼系数超过0.49的不超过10个,中国是其中的一个。排名前十的除了中国外,其他国家就是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6]另根据有关资料,这一数字在我国1978年为0.18,1988年为0.382,从2000年开始,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且每年以0.1%速度递增,这超过了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实所作的调查研究,最高的10%人群的收入和最低10%人群的收入比例,1988年是7.3倍,现在是23倍!据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的估计,考虑到灰色收入问题,城市内部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甚至可能高达0.5到0.6之间。
 

这一事实说明,这30多年来,全民忙于做蛋糕的时候,但是在蛋糕依旧就不大的情况下,切蛋糕的手却明显倾向于少数富有的群体,少数人确实先富了起来,但这是建立在绝大多数人的贫穷的基础上。

 要理解这一残酷的现实,如果按照自由派吹鼓手将这一问归结于“国富民穷”的误导,绝大多数的穷人们永远看不到真相,一旦某些被洗脑后的闹残们跟着这些梦想改变国家政体的自由派精英们拿起棍棒上街流血的时候,事实上只能沦为这些精英们推行私有化路线的走狗。抡起了棍棒,但砸掉了却是自己的饭碗,以及大多数人的饭碗。

 让我们来看看导致这一结果的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是一个普遍现象,企业财富明显向资本倾斜。

 《2007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蓝皮书指出,受管理水平提升、企业资产运营效率提高、投资收益增加、企业成本超常压缩等四重因素影响,2007年,中国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高,中国企业利润总额已经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但蓝皮书同时指出,企业利润的增长一部分原因来自成本超常压缩。其中,劳动者报酬的减少是重要方面。蓝皮书的主要撰写者、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金碚表示,担心“利润侵蚀工资”现象。这不仅表现在非国有企业收入长期低于经济增速,而且表现在国有企业大量使用体制外员工,以降低用人成本。此外,“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社科院发布的2007年企业蓝皮书《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提出预警:目前很多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在相当程度上是以职工的低收入为代价的。改革开放后人们一度担心的国有企业“工资侵蚀利润”现象,目前已转变为开始担心是否会产生“利润侵蚀工资”现象。“利润侵蚀工资”的结论是建立在大量数据基础上的。1990年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低到41.4%,降低了12个百分点;而同期的企业营业余额占GDP的比例却从21.9%增加到29.6%,增加了7.7个百分点。另一组数据或许更为直观。1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资总额是企业利润的2.4倍,到2005年降到了0.43倍;1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4.3%,到2006年提高到了21.36%。廉价劳动力是构成我国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种竞争力缺少人性化且容易为可持续发展留下后患。一些企业为了压缩劳动力成本,延长劳动时间,大量使用体制外员工,不给员工提供养老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使得许多劳动者在付出辛苦的劳动之后,无法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劳动者工资收入增长的缓慢与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位,共同构成我国民众沉重的压力。

 利润侵蚀工资才是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腐败以及黑社会暴力敛财也是重要原因,但并不是根本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薪酬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湘泉指出,从这十年来看,我国的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也在下降,最近有一些研究,专门分顾三个部分:劳动者报酬和资本收入的报酬、生产税金(政府和国家支付的部分),生产税金那一部分不大,但是企业资本收入增加很大,劳动者报酬比重在下降。OECD的国家劳动报酬在GDP中所占的比重,1978年到2008年,大部分国家基本上都在60%以上,高时达到90%,有的是70%多。曾湘泉认为,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的时候,经济发展了,国有企业,政府事业单位国家能控制,国家就宣布涨工资。现在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化经济出现以后,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不能国家宣布涨工资就涨工资。

 也就是说,市场化后,国家失去了或者说放弃了对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的增长提供保障的能力,导致30多年来,劳动的剩余价值以一种资本主义初始阶段的血腥积累的方式大量聚集到了资本所有者的手中。这既是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也是导致人民普遍相对贫困的根本原因。

 在已经完成资本血腥积累的发达国家,也由于百年以来工人阶级运动和斗争的成果的保持,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本50%左右,而在中国则不到10%。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郑功成认为,这种利润侵蚀工资、机器排挤劳动的现象[8],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劳动者工资过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利润侵蚀工资”现象导致利润大部分留在企业,加速了企业的扩张,成为投资过热现象中的一个构成因素。另一方面,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虽然增强了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但同时,也屡屡使我国的相关产品遭到国外的反倾销调查,使我们在对外贸易中屡屡陷入被动地位。“利润侵蚀工资”现象,实际上是在通过损耗国内劳动者的利益补贴发达国家的消费者。长此以往,就构成了两个恶性循环。第一个是:产品价格低廉——竞争力强——出口加大——遭遇反倾销——销售不畅——劳动者工资降低——产品价格低廉。第二个是:劳动力工资低——无钱消费——依赖出口——内需不畅——劳动力工资低。这两个循环都是恶性的,都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

 劳动者只有了解了这一真相后,才能明白分蛋糕的手到底干了什么肮脏的交易,也才能真正理性地集体发出有力量的呼声,才不至于在自由化媒体千篇一律地洗脑文章的蛊惑下,愤怒的枪口的瞄错了对象,在亲手枪杀掉自己的政权后,却让一群无耻的私有化集团冷笑着拿走了果实。

 遏制住资本的过度的贪欲是人民的政府必须要做的事情,政府应当“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人民币服务”。 

 

[1]财政部网站:http://gks.mof.gov.cn/zhengfuxinxi/tongjishuju/201101/t20110120_421479.html

[2]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03/08/c_121160672.htm

[3]财新网:http://finance.caing.com/2010-10-16/100188889.html

[4]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

[5]据IMF资料,1980年中国人均平价gdp居世界145位(252.382美元),全世界倒数第五位,低于印度(印度是400.979美元)。彼时,世界人均gdp是中国人均gdp的12倍。从整体创造财富的角度来说,中国这些年的进步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6]本文仅借此引用杨宜勇所引述的数据,但不代表笔者全同意其提出的一系列解决对策,笔者认为其是借着贫富差距问题推行自由化政改。为避免有人借题发挥,特此申明。 

[7]李实,或内唯一实际做过居民收入调查研究的学者。王小鲁,“灰色收入”问题研究学者。

[8]《中国经营报:富士康“机器人”潜伏》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806/253115.html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