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常宝堃--相声界真正的民族英雄

火烧 2010-08-24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讲述相声界民族英雄常宝堃的爱国事迹与艺术贡献,同时提及弟媳妇写剧本遭遇潜规则事件,以及常宝华等相声名家的传承与影响。
相声演员。艺名“小蘑菇”。出生于张家口。父亲常连安,艺名“小鑫奎”,原在富连成科班学戏,后以变戏法谋生。

常宝堃具有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思想,在日本占领时期,他编演《牙粉袋儿》等节目,讽刺日本侵略者的压榨,为此遭到多次逮捕、毒打。建国前夕,他还断然拒绝国民党的威逼利诱,拒绝编演讽刺中国共产党的节目。1949年7月,常宝堃出席了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深受鼓舞,更加自觉、勤奋地致力于相声的改革和创新。编演了许多新相声,如《新灯谜》、《思想问题》等,歌颂了社会主义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并被选为天津市人民代表。1951年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4月23日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次日,文艺界举行声势浩大的悼念活动。相声大师张寿臣(常宝堃的师父)在追悼会作悼念常宝堃的祭文,表现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拥护。(祭文发表在一九五一年《天津日报》上)。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

我有一80后哥们。弟媳妇没见过,也是一个写稿子的。大学学过编剧。

弟媳妇在文化单位,业余时间比较多,想写剧本。她一个大学同学干文化经纪人这行。给她介绍了一个活,给一个父子都是相声名人的那个儿子写电视剧本,约好在某别墅面试。

这个弟媳妇属于才貌双全,长得像奋斗里的李小璐。我这哥们有点像奋斗里的文章,对影视圈的事略知一二,不放心,面试时陪着自己的媳妇去的,还在别墅外边等着,心里那是一个七上八下。

让他高兴的事是面试不到10分钟就完了。兄弟一颗悬着的心搁在了肚子里。可弟媳妇、尤其是弟媳妇的女伴那叫一个不高兴。一打听,明白了,那个说相声的儿子大腕直接开了条件,弟媳妇写剧本没问题,但要把她的女伴潜规则。

姐俩闷闷不乐。哥们心头一个火,那还商量什么,这个活咱不干了,顺便还想把事捅出来。弟媳妇没答应,她的女伴干着这一行,捅出来,那帮说相声的没什么可在乎的。说相声的拍电视剧,别的不提,这潜规则学得快着呢,没人会在乎,这叫行规。反而是哥们的女伴怕以后在这行里没得混了,一个弱女子。

我也算亲眼见过几个相声演员,印象最深的是常宝华大师。

小时候在海军大院上过两年七一小学,见过常宝华大师,搬家到现在这个军休院以后大概每年还能见几次。可能是常大师的闺女落户到了我们这个院。常大师带着老伴,坐公共汽车,下车后步行来看闺女。这两年相声火了起来,我见了常大师会喊一句:“常老师”。在大街上,你要见着个年轻点的说相声出名的,人家理不理你我不知道。但我喊常大师,老头会很和蔼的冲我还一个微笑:“你好”。这就是有抗美援朝烈士的相声世家出来的人。

说相声的人里不是没出过民族英雄,有!可人家已经牺牲在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牺牲在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前线将士的舞台上了。

我心下有个念头,当把谁谁说成是民族英雄的时候,常宝华大师听了,会怎么想?人家的哥哥都牺牲在了朝鲜前线,也没说过他是民族英雄的话。

附文:

常宝堃 百科名片
常宝堃相声演员。艺名“小蘑菇”。出生于张家口。父亲常连安,艺名“小鑫奎”,原在富连成科班学戏,后以变戏法谋生。
目录[隐藏]

生平经历
其他相关
活动年表
 


  
[编辑本段]生平经历
  常宝堃4岁开始随父“撂地”卖艺,表演戏法的“说口”。童声清亮,口齿伶俐,抓哏逗笑,聪慧机敏,颇受观众的喜爱。因张家口盛产蘑菇,人们亲昵的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小蘑菇”。1931年9岁时正式改行说相声,在天津拜张寿臣为师。经名师指点,再加上他的悉心钻研,经过四年的磨砺,13岁时崭露头角。15岁时就与赵佩茹搭档,互相切磋,轮流捧逗,艺业猛进,在北平、天津一带演出,反响频频。他还曾参与组织兄弟剧团,任团长并演出相声和笑剧。   常宝堃具有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思想,在日本占领时期,他编演《牙粉袋儿》等节目,讽刺日本侵略者的压榨,为此遭到多次逮捕、毒打。建国前夕,他还断然拒绝国民党的威逼利诱,拒绝编演讽刺中国共产党的节目。1949年7月,常宝堃出席了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深受鼓舞,更加自觉、勤奋地致力于相声的改革和创新。编演了许多新相声,如《新灯谜》、《思想问题》等,歌颂了社会主义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并被选为天津市人民代表。1951年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4月23日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次日,文艺界举行声势浩大的悼念活动。相声大师张寿臣(常宝堃的师父)在追悼会作悼念常宝堃的祭文,表现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拥护。(祭文发表在一九五一年《天津日报》上)。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   常宝堃学艺刻苦,博采众长,自成流派,因此蜚声相声界。他的表演叙述自然、真切、生动;摹拟活灵活现、特征鲜明。一生演出过100余段相声,主要曲目还有《卖估衣》、《四省话》、《闹公堂》、《打桥票》、《批三国》、《卖挂票》、《改良数来宝》等。其中20多段被录成了唱片,甚为听众所欢迎。
[编辑本段]其他相关
  “常氏相声”后继有人,他的兄弟常宝霆、常宝华,长子常贵田都是著名的相声演员。   徒弟有李伯仁、苏文茂   诞辰:1922年4月,农历壬戌年   逝世:1951年4月23日,农历辛卯年三月十八日
[编辑本段]活动年表
  1938年7月,农历戊寅年: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夏季游艺会”   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夏季游艺会”,不仅有露天电影,还有露天杂耍,荣剑尘、小彩舞、小蘑菇参加演出,楼底下大戏院是京剧,李少春、袁世海、李宝奎、高维廉、阎世善、李幼春、于莲仙、新丽琴、艾世菊等演出。   1945年,农历乙酉年:王世臣返回北京演出   王世臣回到原籍北京在西单商场启明茶社与张寿臣、侯一尘、赵霭如、刘德智、于俊波、郭荣启、刘宝瑞、张杰尧、常宝堃、常宝霖、赵佩茹、孙玉奎、荷花女、白全福、王长友、罗荣寿等共同演出。   1949年4月,农历己丑年:天津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部文艺处召开梨园界座谈会   天津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部文艺处召开梨园界座谈会。会议由何迟主持,文艺处长陈荒媒讲话,六岁红、白云鹏、奚啸伯、叶盛章、常宝堃等出席。会议决定成立改革旧剧委员会。   1951年3月12日,农历辛卯年二月初八日:中国人民第一届赴朝慰问团赴朝   3月12日至5月底,以廖承志为总团长,陈沂、田汉为副总团长的中国人民赴朝慰问总团赴朝,北京文艺界有23人参加了由部分曲艺杂技演员组成的“赴朝慰问团曲艺服务大队”,领队张辅臣,队长连阔如,副队长曹宝禄,演员有高元钧、侯宝林、郭启儒、常宝堃、魏喜奎、高凤山、孟宪友、孙砚琴、尹福来、顾荣甫、金业勤三兄妹等。中华杂技团部分演员也参加了这次赴朝慰问演出。北京市文联编辑沈彭年随队前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