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长春大学生朗诵讨论李成瑞诗作

火烧 2010-08-12 00:00:00 文艺新生 1029
长春大学生在兰家度假村举办诗歌朗诵活动,重点朗诵并讨论老革命家诗人李成瑞的诗作,活动吸引了多所高校文学社参与,引发对李成瑞诗歌风格和内容的热烈反响。

长春大学生朗诵讨论李成瑞诗作

(网友薛龙报道)

李成瑞是著名的老革命家诗人,近年来在网上非常活跃的网络诗人和网评家。曾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务院第3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等职,是一位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的老干部。

20日下午,长春一些爱好诗歌的大学生,在兰家度假村,朗诵讨论老革命家诗人李成瑞诗作。

长春兰家度假村(详情网上可查,欢迎光临),是一家集垂钓、戏水、休闲、健身、球棋、有奖活动、篝火晚会等为一体的休闲场地,正常每周六、周活动,每人一宿三餐128元,非周六、日时半价优惠。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长春大学、长春工程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一些放假仍在长春的爱好诗创作的学生,主要是学校文学社、诗社的一些学生,自费在此进行一次校际间的青春诗歌联欢活动。被特约参加的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诗人、省文学艺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孟戈,自费印制了李成瑞诗精选(8开两页,共发放60张),发放给参加同学。并向同学们介绍李老的情况说:

李成瑞,1922年1月生,河北唐县人。194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1月参加革命。统计学家。1937年11月参加唐县抗日救国动员会,任宣传队员。1938年任唐县抗日民主政府民众教育馆干事。1939年初任晋察冀边区政府《救国报》编辑、记者,民族革命通讯社晋察冀边区分社记者。1939年底在华北联合大学(第1期)学习;结业后作研究生。1941年任边区政府机关刊物《边政导报》编辑、主任编辑。1943年任边区政府财政处干事、税务科科长,华北人民政府财政部研究室主任。建国后,历任财政部农业税司副司长,国务院财贸办公室秘书,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务院第3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顾问,中国统计学会第1届副会长、第2届会长,中国人中学会第1、2届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北京经济学院兼职教授,《国际统计评论》编委。1986年当选为国际统计学会副主席。1994年8月离休(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

在下午的诗歌朗诵会上,有关同学在大学生青春诗歌朗诵活动中,交叉朗诵了李老的部分经典诗作。并进行了讨论。

参会的同学,除个别毛泽东旗帜网、乌有之乡网的网友外,都对李老和李老的诗都一无所知。经介绍,有些研究当代中国党史的女同学说:“我看过介绍前国家主席李先念的电视片,里面好像有个李先念原来的秘书叫李成瑞,这个李成瑞秘书就是这个李老吧?”

参会的大学生大都是诗的爱好者,但是,对李老这样风格和内容的诗基本没有过接触,都感到很新鲜,说现实感强、针对性强,通俗好懂,即是传统的形式,又是现代的内容,都很欢迎。

孟戈介绍说:这样风格的朴实的文学作品,是传统现实主义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写起来大家都有可能,就像白居易的诗,“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这样的东西写起来容易,读起来容易,所以要倡导。我当文化团体负责人多年,主张文学普及要从这样的起点开使。这样大家都可以创作,文学就走下神坛了。《诗经》是谁写的?估计就是这样普及创作后,所以喜欢文学的作者弄出来的,所以,现在要大力倡导这样的诗风、诗体。这样,民间文人会多一些,老同志们更愿意写了,中青年也可以东涂西抹一下,这样大面积创作一出来,普及现象一多,中国传统现实主义的精品就数变到质变出来了。

孟戈说:现在,除了李老这些老同志致力这样风格诗作的创作外,北京还有蔡诗华、王学忠、梁彦选等有代表性的著名革命现实主义诗人,致力于这种风格诗的创作。比如蔡诗华这个诗人,天天坚持至少一首诗的创作,非常勤奋,出了很多革命现实主义的诗集,我和他虽然从来没有见面谈过,但是神交已久,近三、四年来,经常在网上交流革命现实主义诗创作的问题,以后我将他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蔡诗华诗人刚刚出了一本诗集《中华龙毛泽东》,喜欢这个内容和风格的同学,给我写个字,我可以请蔡诗华诗人签名赠送给你,他是个非常热情、非常执着中国革命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著名战士诗人,大家也可以到网上搜他的作品和介绍。

一位思想很激进的大学生诗爱好者说:对李老这样的诗,可能我们学不来,我们高山仰止,我们更喜欢格式相对自由的诗。这样有格律要求的诗,是不是和李老这个年纪的人一样,是个旧时代的纪念品呢?同时,我对你孟戈先生倡导这些过时东西的作法,非常反感,我看您还不算太老,我爸岁数大概差不多,可他就没您这些旧的保守思想,请问,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是不是属于遗老遗少一类的人物。

孟戈回答说:“从我的诗审美讲,格式诗、格律诗,就象短篇小说一样,是种在小圆桌跳舞的艺术,是一种高度浓缩的精品艺术。我个人感觉,有格律的诗词,就像画框里的画,有便于欣赏、回味无穷的特点。没格律的诗,像没边没际的自然风光,一望无际,不过有些应当体现的东西反而淹没在太多的意像里了。我是这样欣赏格律诗和自由体诗的。在艺术中,有时候限制是一种最高的美学要求。长期以来,我都是一个自觉自愿的中华文化的研究者、践行者,我要告诉你,我确实是个‘遗老遗少’。我们中国的文化五千年了,很老,我是它的遗老,同时,我们中国的文化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正在经历着凤凰浴火的新生,这个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但是已经几经波折了,但从整体上讲它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是青年,是少年,还需要很多人真诚奉献完成它。所以,我是它的遗少。我情愿今生今世做这个‘遗老遗少’!”

孟戈的这番回答,引来现场最热烈的一次掌声。

孟戈介绍说:“自古来我们中国文化主张做文必先做人,做好人才能做好文。我和在座的各位,都是从来没和李老本人有过任何直接接触的人。就是2006年以前在北京呆了几年时,开会时远远看过李老几次。那为什么我就要说李老是个很了不起,很让我感动的一个人呢?我说一件事大家就能了解李老是怎么样的人了。前两年李老86岁了吧,那一年大年三十,他不在家和家人一起过年,也不在家等领导来慰问他,李老专门到北京南站附近的中央信访局旁边的上访村,去看望哪里到北京上访的劳苦大众。这就是让我感动的最大原因。今天网上热传一个消息,就是湖北哪里的警察把一个政法委副厅级现职干部的夫人,当成上访的刁民暴打了,这和李老对待人民的态度完全两个样。我经常投诉社会上的问题,而且我还是长春市市长崔杰亲自聘请的“人民监督员”、“执法监督员”,可我前些天到一个政府单位反映问题,希望他们真正能为人民服务,可还被他们喝斥了一顿:‘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你这样刁民服务的’,要不是有那么个长春市“执法监督员”的身份亮出来,估计不被打一顿,也是被人家让保安推出来了事。所以,我就经常想,如果共产党的干部都能做到李老这样全心全意一切为了人民程度的一部分,那么,中央信访局旁边还会有上访村么?还用得着警察守在省委大院门口暴打上访群众么?。毛主席说‘诗言志’,李老把他这种对人民对党对祖国的深情,都融在他的诗中了,所以,他的诗我读了就非常感动,就经常把它介绍给一切爱我们国家的人。”

活动结束后,很多大学生朋友纷纷说:我们喜欢李老这样的人,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老革命,喜欢这样有强大现实生命力的诗。李老诗如其人,人如其诗,我们真诚的爱他,真诚的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长寿,多为人民干事,多为人民写诗,写出时代的最强音,写出人民的鼓与呼!

孟戈对现场学生文学社团的采访者说:现在革命现实主义的诗歌乃至整个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了解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一切热爱这个事业的人,一切承担这个工作责任的机构团体,都要在今后的生活中,尽职尽责的完成他。佛家讲随手功德,比如今天我来参加你们这个联欢,讲了这些,散发了李老的精选诗作,没花什么钱,没费多大劲,就影响了你们很多吧?文化的传播、传承,事实上就是这样一个薪火相传的过程,是很扎实、很具体的事。这一点我们要有一衣一钵去游四方僧人的信念和意志,要有一家一户发放福音的传道士的顽强和坚韧,“明知世间苦,偏作苦行僧”,这样的精神就是我们民族文化世代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就是老祖宗们讲的“自强不息、舍生取义”精神。

同时,孟戈呼吁全国各地的红色文学团体特别是各类媒体,联合起来,宣传好、弘扬好李成瑞这些“老树春深更著花”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营造革命现实主义创作的有利氛围。

2010-7-2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