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尹一鸿:从《白毛女》看毛主席《讲话》的光辉思想一一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火烧 2022-05-28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通过《白毛女》分析毛主席《讲话》的光辉思想,强调政治与艺术标准,展现无产阶级文艺创作成果,体现为工农兵服务的革命文艺精神。

  从《白毛女》看毛主席《讲话》的光辉思想

  一一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作者:尹一鸿

  80年前的1942年5月,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结论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

  毛主席对无产阶级文艺作品的政治标准,进一步阐述道:

  “按照政治标准来说,一切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励群众同心同德的,反对倒退、促成进步的东西,便都是好的;而一切不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动群众离心离德的,反对进步、拉着人们倒退的东西,便都是坏的。”

  毛主席还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为个人的和狭隘集团的动机是不好的,有为大众的动机但无被大众欢迎、对大众有益的效果,也是不好的。检验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

  毛主席并注重强调:“对于一切包含反民族、反科学、反大众和反共的观点的文艺作品必须给以严格的批判和驳斥;因为这些所谓文艺,其动机,其效果,都是破坏团结抗日的。”

  毛主席对无产阶级文艺作品的要求是:“按着艺术标准来说,一切艺术性较高的,是好的,或较好的;艺术性较低的,则是坏的,或较坏的。这种分别,当然也要看社会效果。文艺家几乎没有不以为自己的作品是美的,我们的批评,也应该容许各种各色艺术品的自由竞争;但是按照艺术科学的标准给以正确的批判,使较低级的艺术逐渐提高成为较高级的艺术,使不适合广大群众斗争要求的艺术改变到适合广大群众斗争要求的艺术,也是完全必要的。”

  80年来,在毛主席《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一大批为无产阶级革命而服务,为工农兵人民大众而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应运而生。其以工农兵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为题材的文艺作品,诸如《白毛女》 、《黄河大合唱》、《小二黑结婚》、《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等。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几乎包括了音乐、美术、戏剧、诗歌、小说等方面,都开创了一代“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 ,“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新风。

  特别是红色经典《白毛女》的创作。在毛主席《讲话》精神的指引下,老一辈红色文艺工作者,从发现一个民间故事“白毛仙姑” 的创作素材,到八个革命样板戏之一的巅峰之作一一现代革命芭蕾舞剧样板戏《白毛女》,历经从小说创作到歌剧创作、从电影创作到京剧创作之千锤百炼,跨越了大约二十多年的历史时空,最后,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标准”“艺术标准” 上,向人民交出了一份“适合广大群众斗争要求的艺术” 答卷!

  现代革命芭蕾舞剧样板戏《白毛女》 ,取材于上个世纪30年代末在晋察冀边区曾广为流传的 “白毛仙姑” 的民间故事:边区干部在河北西北部青虚山山区的一座奶奶庙里,偶然发现庙中的贡品常被“白毛仙姑” 拿走,边区干部尾随“白毛仙姑”追到一个阴暗深邃的山洞里,又发现“白毛仙姑” 还带着一个两岁孩子……

  原来,“白毛仙姑” 是一个贫苦农民的女儿,因为在当地地主恶霸残酷的剥削压迫下,家破人亡;“白毛仙姑” 先是被当地地主恶霸抢去做丫环,也就是当今的“灵活就业人员” 。 “白毛仙姑” 在地主恶霸家里做“灵活就业人员” 时受尽欺凌,并多次被地主恶霸强奸。之后,“白毛仙姑”逃出了地主恶霸的虎口,但却无家可归,不得已逃进了这深山老林的山洞里,过着野人一般的生活……

  “白毛仙姑” 的故事深刻揭示了旧社会阶级斗争矛盾。

  在万恶的旧中国,贫苦农民与官僚地主恶霸资本家之间的尖锐的阶级矛盾,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与官僚地主恶霸资本家剥削阶级之间的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矛盾。 但是,上下五千年来,旧中国的官僚地主恶霸资本家,是不承认这种客观的、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矛盾的。所以,在旧中国的官僚地主恶霸资本家的“正能量” 里,只有为旧中国的官僚地主恶霸资本家们所用的孔子、儒家、法家,而这些个封建社会腐朽没落的孔子、儒家、法家腐朽没落的文化思想,就是否定阶级矛盾与级斗争矛盾的存在。

  正如毛主席1966年12月对一位外宾所讲: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消除孔夫子在各方面的影响。要抓住阶级斗争和还未完成的反封建主义的斗争,孔夫子在大学文科的影响,如哲学、历史、美术等方面存在着。他们灌输帝王将相思想,资产阶级思想,这些都同孔夫子影响联系着,要在教育方面进行革命”

  又如:1973年8月5日,毛主席在对江青同志讲中国历史上的儒法斗争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历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会前期有建树的,都是法家。这些人主张法治,犯了法就杀头,主张厚今薄古。而儒家呢?他们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是厚古薄今的,开倒车的” 。

  无产阶级文艺革命也是同理。

  如果文艺工作者不“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 ,不去“消除孔夫子在各方面的影响” 甚至不“要抓住阶级斗争和还未完成的反封建主义的斗争” 自然也就会“厚古薄今” ,当然就更谈不上具有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思想感情,如果是这样,那就不可能解决好“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

  所以,如果文艺工作者没有“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的创作世界观,那么,“白毛仙姑” 的故事,就不可能激起文艺工作者对“白毛仙姑” 们的阶级爱,对南霸天、毒蛇胆们的阶级仇,这又何谈能创作出深刻揭示阶级斗争矛盾的现代革命芭蕾舞剧样板戏《白毛女》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