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需要辨析的力量

火烧 2011-08-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阶级属性与官僚政治的关系,分析儒表法里机制对王朝的影响,揭示党员资本家现象及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强调社会结构变化与人民监督的重要性。

——论阶级的属性  

 2011-7-30 

王中宇《官僚资产阶级的历史轨迹》讲:史实告诉我们,王朝崩溃多因官僚群体聚敛无度,导致底层百姓无以为生。结果就是揭竿而起,四海沸腾。可见,对官僚政治而言,抑制官僚贪欲的机制决定了王朝的寿命。而这一机制就是“儒表法里”。  

清倭仁上书:行政莫先於用人,用人莫先於君子小人之辨。夫君子小人藏於心术者难知,发於事迹者易见。大抵君子讷拙,小人佞巧;君子澹定,小人躁竞;君子爱惜人才,小人排挤异类;君子图远大,以国家元气为先,小人计目前,以聚敛刻薄为务。刚正不挠、无所阿乡者,君子也;依违两可、工於趋避者,小人也。谏诤匡弼、进忧危之议,动人主之警心者,君子也;喜言气数、不畏天变,长人君之逸志者,小人也。公私邪正,相反如此。

传统的官僚政治体制,主要依赖体制内的自我监督,就是讲究“修养”,其结果是周期性的社会震荡。西方文明入侵后,官僚集团表现出强烈的资产阶级化倾向,其结果是一个世纪的战乱。过去30年的历程,可明显看到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其一,工人群体从理论上的企业“主人”演变为法律上与“用人单位”签约的雇佣劳动者。其二,官僚集团的收入增加远超过平民百姓。“效率”服从掠夺、利益最大化。  

作为受益方的既得利益集团日益参与政治进程,成为党员是第一需要。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成瑞指出:“这些资本家党员的来源,据调查,由党员成为资本家的,占78.6%(其中公有制企业变私有制企业的占43.4%,党员下海创业的占35.2%);由资本家成为党员的占21.4%,大体是‘倒二八’。”可见党员资本家中,近八成原来就是共产党员。私营企业主中共产党员的比例远高于工人、农民中共产党员的比例。(李成瑞«大变化--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情况及其复杂性分析» 2007519日在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课的讲稿

毛泽东指出,走出“黄氏怪圈”,必须以人民的监督,来防止官僚集团的怠惰、贪腐。

马克思、列宁讲“无产阶级专政”,就是让政权回归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底层劳动者手中,而不再为官僚群体所把持。就是要工人、农民、士兵中的知识分子和“背叛”有产阶级的革命者把握政权的运作,代表无产阶级革命要求,行使民主、专政的政治权力。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经验,如果干部不放下架子,不同工人打成一片,工人就往往不把工厂看成自己的,而看成干部的。干部的老爷态度使工人不愿意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而且破坏劳动纪律的往往首先是那些老爷们。不能以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用做工作,就自然会出现劳动者和企业领导人员的创造性合作。”  

这就需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锋队作用,消除官僚习气、官僚作风、官僚政治。

党员不进行共产主义革命教育,不成共产党员;当官的党员,没有无处不在的监督,也不可能是“人民公仆”。存在决定意识,就在于此。更何况那些自以为是、狡诈、强蛮的暴发户,怎能一定会遵纪守法?

资本家、私有企业业主、官商勾结者,尽管具有某种“效率”,但更多的是自私、自肥的效率,是邪恶的效率。没有真正强大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威慑力和人民群众无时无刻的监督,光靠自身修养是无论如何无法保证没有私心的,因为私有制的核心就是私心。

斯大林时期、毛泽东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央委员多数是一线的工农兵代表,真正敢说、敢干的人民代表。只是由于没有长期的民主传统,几十年锻炼的干部一旦要摆老资格,群众就不好说话,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树立“革命有理、造反有理”的精神,形成共产主义运动的马克思主义力量。  

阶级的属性来自社会条件,社会地位和对信仰的现实构建。社会不讲无产阶级专政,大众被蒙蔽;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诱发特权;只有不多的马克思主义武装的革命者具有觉悟,却被遮蔽。最后,只能是阶级冲突激化,工农兵重整队伍,暴力革命。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真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