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啥是“气球干部”?
究竟啥是“气球干部”?
11月10日的人民网上,有一篇题为《增强执行力,四招捅破“气球干部”》的文章。我读完之后,只看到捅破“气球干部”的四招,没看到啥是“气球干部”的阐释,还是感到迷茫。于是,我在百度中搜索,试图找到“气球干部”这个名词的出处。
10月9日 ,湖南《红网论坛》上,有一篇《“气球干部”做不得》的文章。文章的作者称,他在网上看到一幅漫画:一名官员拿着长长的讲稿唾沫横飞地大讲特讲,在这名官员的“官袍”之下,是一只被吹得圆圆滚滚的气球。漫画描绘的正是时下网上热议的“文风”问题。有人给这部分官员起了个名字——“气球干部”。
哦,“文风不正”的官员就是“气球干部”,看起来很形象,也很新颖。可我在深思之后认为,“文风不正”不是“气球干部”的全部特征。
所谓“气球”,是指充满轻于大气的气体,而漂浮在半空中的一种密封袋,它既可作为玩具,又可作为装饰,还可作为运输工具。
由气球定义,我们不难这样推演“气球干部”。所谓“气球干部”,是指那些漂在空中、浮在水面,好大喜功、脱离群众的干部。很显然,所谓“文风不正”的干部,只是“气球干部”中的一种。
“气球干部”表现在思想作风上,对科学发展观的领会满足于浅尝辄止,执行上满足于简单应付;表现在工作作风上,碰到问题就躲,遇到困难就逃,谈到责任就闪,见到功劳就争,嗅到利益就抢;表现在生活作风上,追求低级趣味,崇尚性的解放,耽于寻欢作乐,沉湎纸醉金迷;表现在学风上,形式主义泛滥,经验主义盛行,实用主义猖獗;表现在文风上,文章长而虚,报告大而空,言不由衷,文过饰非,吹牛不红脸,造假不怯手;表现在会风上,无关会议多、官样文件多、领导讲话多。归根到底一句话,“气球干部”就是不讲实话,不干实事,不求实效的干部。毛主席“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对联,就是“气球干部”的形象描绘。
当前,“气球干部”的存在,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现象。中国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用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决心、最得力的手段、最有效的措施,从体制上压缩其生存空间,从制度上铲除其滋生土壤,从机制上遏止其成长速度,大力倡导实心为人、实心谋事、实心干事的风尚,努力培育戒骄、戒懒、戒空、戒虚、戒假、戒奢的氛围,真正形成廉政、务实、奋进的局面。只有这样,“气球干部”才会逐渐减少,中国的发展才会步入科学快车道。
或许您对下列文章有兴趣:
吁请党中央出重拳惩治“非正常对付上访”!
周总理关心盐价上涨与发改委要求承受更高的物价上涨!
胡锦涛擎“群众是真正英雄”大旗,人民群众开心无比!
给百姓社保确定一个合理的“基本”
党如何从贪20亿“许二传手”中反思?
富平县示众的维稳悖论
官场有多少许宗衡潜伏?
从广州亚运看中国人民站起来
反正俺是支持拆迁的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