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大战后的警惕
0与QQ之间大战的详情,已经毋庸我任何赘笔描写了。在整个过程中,很多人做了一回“法官”的角色来判定双方之间的“对与错”并对自身的感情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但是重新再看整个“3Q”大战,我认为以下地方值得大家思考,并给大家进行讨论。面对“3Q”大战过程中的一些宣传需要我们警示。以下观点仅供参考。
媒体权力滥用,企业公信力下降:
在当代社会,话语权显得非常重要。在某种程度上说把握话语权就把握着生死。正如福柯的思想的体现”社会是通过知识来对人进行权力的统治”。而我们现代社会不仅是知识的社会,同时也是信息的社会。换一句话来说,谁把握了信息也就把握了权力。警惕信息权力,在现代社会中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在“3Q”大战中,我们不幸的看到了腾讯公司有涉嫌滥用这种媒体话语权的举动,利用舆论优势来对企业形象进行强推报道。在腾讯公司的企业网站(tencent.com)里面的架构里,清晰的看到腾讯公司把腾讯网(QQ.COM)定义为网络媒体。而且给予了这样一段的描述“腾讯网(www.QQ.com)是中国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是腾讯公司推出的集新闻信息、互动社区、娱乐产品和基础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门户网站。”
腾讯网作为一个中国的门户网站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每天网民的访问
量根据alexa排名最新统计每天约有5000万独立IP访问量,差不多占中国网民人数的八分之一左右。显而易见的是腾讯网拥有着非常大的舆论宣传平台的作用。根据一般网民的通常习惯,在浏览腾讯网首页时,首页中央显示的都是目前最热门的新闻事件的传统。但是在这次“3Q”大战中,这个位置在11月3日开始成了“3Q”大战中有关腾讯抨击360和公布360“罪恶”的重要窗口。据我了解不少用户获得“3Q”大战的最新信息就是来自于腾讯网首页进入的。腾讯网作为一个网络媒体,在“3Q”大战中采取这样的做法,我认为是欠妥的。理由是,既然腾讯网被腾讯公司定义为网络媒体,就应该在这一系列事件中保留着作为媒体应有的价值理念,客观、公正是必须的说坚持的。当腾讯网和腾讯公司在“3Q”大战中存在直接的利益相关联,其公正、客观的立场受到一般的人的合理猜测也是有理由的,有涉嫌成为腾讯公司的利益代言人,而不是媒体公正的立场。
有着如此强大的话语权的腾讯网的支持下,360有何等相等的话语权来反驳腾讯的指责。这个事情双方各自认为自己都是对的时候,360的声明来反对QQ的指责同样也十分重要。
但是360很遗憾的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这么强大的舆论力量的支持,作为一个一般用户也没有办法了解到360的立场与观点,所以这场激励的交战从技术大战变成了舆论大战,但是腾讯网这个强大的媒体在这里,360只有被动挨打的份,总体的来说是不公平的。这个体现了媒体的立场是十分关键与重要的,客观性一旦丧失将是媒体最大的悲哀。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当您有一天和CCTV发生民事纠纷时,CCTV在现场请主持人找几个“专家”直播您在这个纠纷中的不对之处时,你觉得面对这样的事件,我们还有能力来辩驳么?
当腾讯网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网络媒体时,在报道涉及到自身公司事件时候应该采取谨慎的原则。你QQ面对你认为360的不法侵害时,腾讯公司可以在你的企业网站(Tencent.com)发布一则声明即可,而腾讯网不宜报告这件事情。因为你的背景决定着你必须要丧失一定的权利,正如名人的隐私权要低于平常人一样。媒体的职业操守与客观性是你更应当说服从的原则。
媒体的天然职责是报道新闻,而不是带有通篇带着价值性词眼的新闻。我认为信息社会在控制着人们的思想的权力。而腾讯网这样明显价值偏向的报道,我是可以例举出相关的证据来证明的。尔后,另互联网企业说害怕的不应该只是腾讯用户的粘性,更另人害怕的是腾讯网带着价值判断的报道。让人分不清这个是新闻还是软文呢?信息社会的信息繁杂,不能要求每一个大众都是该个行业的专家,客观,公正的立场都不能保证,那么我真的怀疑你是媒体,还是利益代言人的角色。腾讯网起码应该有避嫌的举动,然而居然在最好广告效果的位置进行强推,实在话语霸权的体现。
其中这种明显价值判断的例子如下:“权威部门证实360监控用户安装软件并劫持百度”的报告。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来自QQ科技频道的新闻。首先这个权威部门,我点入进去发现说的就是瑞星研发部门。这个我就好奇了瑞星怎么就成了“权威部门”。媒体成报道过瑞星在“微点案”中的做假证明,以及明显和360之间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的研发报告哪里来的权威性?用户有理由怀疑这样报告的虚假性和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权威部门强调的是公正,权威,独立性,不知道瑞星哪里有这个资格来接受这样的评价。这样的报告一定会不知道详细情况的用户就凭这个标题会带来先入为主的观点,这个对于360是非常不公平的。
媒体的话语权都是这样运行的话,我们会看到整个社会的话语权都将有被垄断的嫌疑,不能发出其他的声音,这样的社会无疑是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