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视频采访博主:A股为什么可能会在未来的一年内下跌50%?
http://tv.hexun.com/2009-09-16/121113499.html
3000点对应的30倍PE对市场究竟意味着什么?A股19年历史上,指数始终在15-60倍PE波动。30倍PE对于A股属合理估值的中位。然而,当时钟进入2010年,当历史上支持A股高估值的四大溢价(流通性溢价、流动性溢价、成长性溢价、封闭式溢价),已经或即将消失时,当A股面临逐步全面与以20倍PE为高位的国际股市接轨时,30倍PE对于A股是否属高估值的高位?
1.流通性溢价消失:2010年起大小非全流通下的估值
非全流通溢价 ——> 全流通折价
A股历史上高估值与大小非不流通密切相关。2010年大小非全流通必然导致价值向下重估。随大小非的分批解禁,2007年9万亿流通市值支撑30万亿总市值对应的6000点,而2009年12万亿流通市值仅能支撑20万亿总市值对应的3478点,2010年底则需要20万亿流通市值才能支撑20万亿总市值对应的3478点?与3478点对应,2010年理论上需要8万亿增量资金,即使以近两年大小非平均三成减持率,也需要2万亿增量资金承接,2万亿增量资金从何而来?增量资金不足,A股价格中枢波动区间只能下移。 [金岩石:股票全流通将不支持高市盈率]
2.流动性溢价消失: 2010年起流动性不足下的估值
流动性溢价 ——> 流动性折价
史无前例流动性过剩必然带来A股史无前例流动性高溢价,而流动性不足必然带来A股流动性折价。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初史无前例信贷带来A股增量资金内地热钱1万亿,3月以后海外热钱净流入千亿美元以上。2010年无法再现这一增量资金规模。一方面,各国央行退出政策实施,将导致国际金融市场阶段性调整,进而导致中国乃至全球流动性收缩,一方面,中国对内地信贷热钱管制,以及美元阶段性升值可能导致海外热钱净流出,这或许意味着2010年A股增量资金可能远低于2009年,A股不仅难以支撑14-20万亿流通市值,甚至可能2009年12万亿流通市值也难支撑?这或许意味着,2010年高点难以有效突破2009年3478甚至高点低于3478。
3.成长性溢价消失: 2010年起GDP中增长下的估值
高增长溢价 ——> 中增长折价
券商实话:2639点必破3478点没戏
业内曾经流行一种观点,中国持续30年平均10%的经济高增长远高于发达国家2-3%经济增长,以及新兴经济5-6%经济增长,因此A股估值理应远高于其他国家股市。随着支持中国经济高增长因素(低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成本、低污染成本、低汇率、高外需)消失,以及中国经济转型带来产业结构大调整,中国经济将告别两位数高增长。有券商预测中国经济短期维持8%长期维持5-6%L型增长,A股似乎再沒理由享受相对于成熟股市与新兴股市的高溢价。
4.封闭式溢价消失:2010年起开始逐步与国际接轨
封闭式溢价 ——> 开放式折价
A股历史上高估值是由于封闭式资金环境与市场环境形成的。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多层次市场的建成以及逐步对外开放。近年来,QFII及热钱介入,QDII出海,尤其是2009年开设创业板,2010年开设国际板,完成红筹回归,以及面向内地资金的港股ETF推出。A股原有估值体系逐步分化。业内认为,A股30PE与PE14倍纽约股市比高估,但与PE30多倍的纳斯达克股市比合理,随着创业板的出台以及主板周期性企业成长性大幅下降,原有的以高成长为基础的主板高估值体系(15-60PE),或分化为创业板(50-100PE),主板(15-30PE)两套估值体系,分别与目前30PE纳斯达克股市与14PE纽约股市估值体系逐步接轨。
结语
令人困惑的是,当媒体一致声讨PE100倍、相当于纳斯达克3倍的创业板泡沫时,而对PE30倍、相当于纽约股市、印度股市泡沫2倍的主板泡沫为什么全力看多?究竟是A股主板低估创业板高估,还是二者都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