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论,还是谏言书——评江涌《猎杀“中国龙”?》
阴谋论,还是谏言书
——评江涌《猎杀“中国龙”?》
张晨
2009年11月07日12:5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当下,始于美国进而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不但使世界经济遭受重创,而且以其强大的震撼力动摇着人们对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的信仰。图书销量排行榜可为我们捕捉到这一社会思潮的变化:危机之前,新自由主义所倡导的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经济原则随着全球化迅速占领了人们的头脑,《世界是平的》这类普及自由经济思维的书籍成为各大图书销量排行榜的常客;危机之后,《美国怎么了?》、《货币战争》等从各种角度解读、反思危机的书籍立即变得炙手可热,反思危机和反思新自由主义的思潮也如星星之火一般,渐成燎原之势。相较而言,江涌新著《猎杀“中国龙”?——中国经济安全透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一书没有了隔岸观火的疏离感,也抛弃了隔靴搔痒式的矜持,作者用真实丰富的素材、激情澎湃的语言、严肃严谨的态度、无畏直谏的勇气为我们呈现出了中国经济安全的全景透视,以此作为反思危机和反对新自由主义最为可靠的依据。
20世纪80年代以后,信息革命为资本主义插上了新的双翼,使其飞遍全球。其中一翼是以商品和要素的全球流动为内容,以大型跨国公司为载体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另一翼则是奉自由化、私有化为圭臬的新自由主义的思潮和政策主张。全球化的车轮确实在很多方面碾平了世界。而全球化在实质上是不对称的,商品和资本全球自由流动的同时,绝大多数劳动力却被牢牢限制于本国之内,技术的全球转移也受到国家严密控制。全球化在跨越贸易和金融壁垒的同时,始终无法跨域民族和主权的鸿沟。因此,新自由主义者对于全球化的种种许诺不仅没有实现,而且渐行渐远。只有正确理解全球化的实质,摆脱“经济无国界”的误导,才能具备评判纷繁复杂经济事件的客观标准,树立正确的国家经济安全观。这也正是作者开宗明义提出“国家利益至上”,反对“经济无国界”的基本逻辑。
在反思危机和新自由主义的思潮中,“阴谋论”式的论调似乎大受欢迎从《货币战争》中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金融阴谋到《美国怎么了?》中的新保守主义的政治阴谋。这大概不仅是因为这些说法能够对一些历史事件自圆其说,还在于读者对于“窥探内幕”的偏好。但“阴谋论”终究难以经受事实的检验。初读《猎杀“中国龙”?》,书中丰富的“内幕”材料会带给读者强烈的阅读快感,但该书的严肃性和真实性使其与“阴谋论”式的推断不同,因而在阅读之后所引发的思考也是无以比拟的。在笔者看来,中国经济安全的种种隐患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及其跨国企业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威胁;二是我国自身由于缺乏清晰战略指引和缺少有效的制度安排所造成的。辩证地看,这两方面正是一个事物的内因和外因。面对中国经济安全出现的问题,我们切不能只强调外国集团的贪婪狡诈、精明算计,《猎杀“中国龙”?》一书在列数中国经济安全受到的外来威胁之后,最终落脚在中国自己发展战略的选择上,这正是对经济安全这枚硬币两面的准确理解。正因如此,该书不是借题发挥的“阴谋论”,而是作者发乎内心、认真严肃的“谏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