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欺欺人的“中华脊梁奖”
自欺欺人的“中华脊梁奖”
司马公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其实,名与利乃孪生兄弟,追名者往往为了逐利,逐利者多半热衷出名。在当今社会中,“为名来为名往”者也不乏其人。有的人为了出名而夜郎自大,自欺欺人。有的人则利用他人贪图出名的欲望而招摇撞骗,大发不义之财。据网络等众多媒体爆料称,最近竟然由几个子虚乌有的“野鸡” 机构为行骗敛财,不择手段地炮制出一个非法的所谓“中华脊梁奖”评委会,经评选,全国共有10名文艺界知名人士人选,获得“中华脊梁” 杰出艺术成就奖的殊荣。另据报道,“中华脊梁”评选活动已进行多次,在历届获奖名单中,不乏著名电视主持人、演艺界明星和企业家。今年的评选结果一经公开,便理所当然地遭到广大网民和部分专家学者口诛笔伐的辛辣讽刺和猛烈抨击。
笔者基于对有关评选活动的详情不甚了解,故本文无意对其不可告人的内幕发表意见。不过,我觉得对所有人选获奖者是否都能当之无愧地承受“中国脊梁”的称号和殊荣的问题,倒是值得议一议的。
据我所知,“中国的脊梁”这个提法,较早出现在 鲁迅 先生于1934年发表的《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此言的原意是,鲁迅为了针锋相对地批判当时混进共产党内的一小撮叛徒、内奸以及国民党御用文人,叫嚷什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并满腔热忱地赞扬正在奋起抗日,浴血战斗的中国人民是“中国的脊梁”。后来,人们都习惯用这个形象的比喻,高度评价从古到今那些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过重要作用的中国人。在人民的心目中,真正的“中国脊梁”就是共和国大厦的基石和中流砥柱,就是像 鲁迅 先生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魂”。
古今堪称“中国脊梁”的中国人,他们中有毕升、李时珍、袁隆平、钱学森等淡泊名利,为创造中华灿烂文化,发展祖国科技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创造发明家;有陈涉、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舍生取义,起而反抗封建统治和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有屈原、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忧国忧民,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安危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一代文豪;还有如李大钊、毛泽东、朱德、方志敏等为打倒“三大敌人”,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乃至生命的革命前辈和无数革命先烈。……他们才是当之无愧的值得中华民族永远缅怀和崇敬的“中国的脊梁”。然而,在这些已故的仁人志士中,却没有一个是于生前被冠名为“中国脊梁”的,更没有一个生前是以“中国脊梁”而自居的。相比之下,我们不禁要问:眼下那一拨拨“中华脊梁奖”的获得者,他们中究竟哪一位能问心无愧地承受这一称号和殊荣?!有道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依笔者之见,人贵有自知之明,“其实难副”的“盛名”不要也罢。正如 鲁迅 先生在同一篇杂文中所言,“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然而,这些年来文艺界徒有虚名的包装之风尤为盛行,五花八门的评选活动不计其数,名目繁多的奖项数不胜数,什么金话筒、影帝、影后、天王歌星的桂冠,一个比一个炫耀夺目。可是,这还嫌不够,现在又整出一个更为骇人听闻的所谓“中华脊梁奖”,难道当今文艺界人士中真有那么多“中国的脊梁”吗?我们并不否认,这些获奖人士在自己的工作中,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绝非做出了一点成绩,就非得令人肉麻地把他们吹捧为“中国的脊梁”,更不能居功自傲地认为自己就是“中国的脊梁”了。殊不知,有名无实、揠苗助长的刻意包装,势必有夜郎自大、自欺欺人之嫌。窃以为,今后各行各业对先进人物的评选活动,还是少一些“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多一些获奖者的“筋骨和脊梁”为好。
授人以笑柄的“中华脊梁奖”可以休矣!
相关文章
- 秦国第一相百里奚 周昙《春秋战国门。百里奚》原文及翻译赏析
- 百里奚简述 百里奚是个什么样的人?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没?
- 秦穆公用什么换来贤才百里奚 百里奚:秦国历史上靠五张羊皮换来的千古名相
- 秦国第一任相邦 秦国名相百里奚到底是什么人?百里奚的生平探索!
- 秦穆公与百里奚 百里奚是怎么死的?百里奚的个人评价是什么?
- 秦穆公与百里奚 揭秘:百里奚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 秦穆公与百里奚 百里奚墓,百里奚的后世影响
- 百里奚历史评价 百里奚是谁?百里奚是怎么死的?百里奚简介
- 百里奚简述 伊尹、百里奚两位丞相的自荐之法,作为陪嫁之奴见贤主
- 秦穆公与百里奚 百里奚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是怎样评价百里奚的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