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较真

火烧 2011-07-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批判齐泽克对毛泽东的评价,认为其存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问题,强调无产阶级民主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指出马克思主义发展需结合具体历史条件。

——批判齐泽克  

   

齐泽克在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新版英译本(2007)导言中,重新评价了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齐泽克说:当务之急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两次重大的传承表示完全赞同:从马克思到列宁的传承以及从列宁到毛泽东的传承。这两次传承对原始的理论都有所发展和改变:从最先进的国家到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革命发生在错误的国家;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也从工人变成了农民(贫农),等等。正如耶稣基督需要保罗的“背叛”以使基督教广为传播一样,马克思需要列宁的“背叛”来引发第一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是原始理论自身的内在需求导致了这种“背叛”并使自身得以进一步发展,理论从原始情境中剥离被运用到异国他乡,在那里原始理论必须重新改造发展——惟其如此,普遍性才得以诞生。  

并不存在什么“背叛”,齐泽克的说法是严重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问题。

他说:阿兰·巴迪乌(Alain Badiou),一位真正的毛泽东主义者,将这一理论应用到今天的各个领域,不只是关注反资本主义的斗争,甚至嘲讽其在今天的主要表现形式(反全球化运 动),并以严格的政治术语将今天的解放战争界定为反对(自由)民主、即今天最主要的意识形态政治形式的斗争。“今天我们的敌人不叫‘帝国’或‘资本’。它叫‘民主’。”  

这样的教条怎么称为毛泽东主义者?反对资产阶级民主,并不能反对民主要求,而是把资产阶级民主变成无产阶级革命的民主。民主是潮流、是革命的一种方式,但必须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民主。  

无产阶级革命必须看到历史动力在哪里?俄罗斯十月革命是工人、士兵;中国解放战争是农民、士兵。他们革命成功的根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领袖和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马尔库塞认为:自由是解放的条件。

自由是资产阶级民主的口号,私有制社会的自由只属于资产阶级。自由并不能简单地建立解放的系统。一个社会必须建立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良性健康结构,才能建立社会存在的物质高效与机制,这就是理想与理性的人类构建。

齐泽克认为:“如果我们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只改变了现实,而不去改变这些梦想本身,我们迟早会退回到从前的现实。”这种说法似是而非。马克思的理想是理性的结果,是科学,科学共产主义绝不只是理想,而是人类自身真正解放的正确道路。谁没有看到这点,谁就不配称为马克思主义者。梦想、空想再好也不过是虚幻的,暂时的欢乐。  

齐泽克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于私有制、罪恶的专制、战争的灾难是否定的,但他们没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战斗意志和共产主义精神;正如中国共产党党内那些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当权派,批判旧社会是真诚的,对“权力为人民、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革命就缺乏彻底的无产阶级立场和战斗精神。他们仅仅站在自身的立场,而不是世界被压迫、被剥削人民的立场,不是站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共产主义建设的道路上。

毛泽东在晚年指出:“一些同志,主要是老同志,思想还停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对社会主义革命不理解,有抵触,甚至反对。对文化大革命有两种态度,一是不满意,二是要算帐,算文化大革命的账。”  

“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这就是毛泽东对党员的一般要求。  

要提高警惕,要好好教育青年人,教育于部,教育群众,教育中层和基层干部,老干部也要研究,教育。不然,我们这样的国家还会走向反面。……我们从现在起就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开大会讲,开党代会讲,开全会讲,开一次会就讲,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一条比较清醒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