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当符号不再是符号

火烧 2008-07-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纪念钞炒作现象,分析其与货币符号价值的关系,指出纪念钞本质为流通纸币,但因特殊符号引发投机热潮,引发市场波动与风险。

   

   

“当月亮不再是月亮,而是月球的时候,奶奶也不再是奶奶,而是爸爸的妈妈”这是我发现的人生第一个真理。

  

                                        

   

请看这幅图。不就是一张钱吗,还是纸币。稍有点货币常识的人都知道,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到价物的特殊商品,纸币是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的符号。它连商品都不是,只是一个符号,只是因为沾了“奥运”的一点腥就该身价倍增?  

  自这张奥运纪念钞出台后,身价一路狂涨,原本10元面值的一张纸在不到两天的功夫一路狂涨到900元,整整90倍,比股市中的大牛股还厉害,比赌博还来得快。看来,当今中国的确是冒险家的乐园,谁要是手里握着这么一批东西,还不立马暴富!  

  今天是银行公开发售的第一天,各个发售网点都排起了长队。直到银行下班,人们还久久不愿离去,普遍的情绪是怀疑没有全部出售,银行内部有人私吞。大热的天,人人着急上火的,万一有哪个不法分子做几个俯卧撑再来个打砸抢什么的,立马不就是群体性事件。雪灾、地震、家乐福、藏独……今年政府还不够闹心的,怎么还给政府惹事,还嫌人家温总理不够累吗?  

  97年香港回归也发行了一批带面值的纪念币,10元面值的两个大钢嘣居然被炒到280元,就这样人们还都舍不得卖呢!一刹时,大街小巷充满了纪念币爱好者,无论是卖菜的小贩还是蹬三轮的大爷,仿佛一夜之间都有了收集纪念币的雅好。各大银行自然是门庭若市,连犄角旮旯都有人倒买倒卖。当然,事后查明是有些不地道的人浑水摸鱼,弄了批粗制滥造的来赶行情。这张闹剧只持续到 7月1日 ,香港回归后,行情一落千丈,无数人的血汗钱就这样打了水漂。  

  人都是健忘的,好了伤疤忘了疼,而今10年前的惨痛已不再有人记得,刚刚在股市上得的内外伤似乎也没有将国人打醒,一个个又打起了“东方不亮西方亮”的主意。明告诸位:这是做梦!  

  按照国家规定,纪念钞(币)同我们手里的人民币一样,就是流通中的一张纸,只不过为了纪念某个特殊的事件加上点特殊符号罢了,它没有任何特殊功能,所以他可以与人民币等值对换。但是,离源头最近的一批人预先掌握了一部分,先是在市场上放出风去诱惑人,什么数量少了,意义大了,升值快了等等。等人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第一批迅速脱销了,马上加紧印制第二批第三批,往后这几批可不会受第一批数量的限制。在第一轮强烈的示范作用下,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抢购的行列中来。于是这些人会陆续将手里存货脱手,钱财落袋为安。看看,同股票操作手法多么接近!  

纪念钞经他们在市场上兴风作浪,炒买炒卖,再经过层层剥皮后,到了老百姓手里就成了天价。你一普通老百姓要这么一张天价纸有什么用?包书皮不够擦屁股嫌小,除了在高价位给腐败分子站岗放哨外没有任何意义。奥运会一过,这玩意就会重演97年的惨剧。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动员的人比上次多,结果会更惨!套用我人生的第一个真理:当符号不再是符号而是骗局的时候,人民也就不再是人民,而是待宰的糕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