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毛泽东活在全球媒体中】印度前外长辛格:毛主席号召我们百花齐放

火烧 2010-08-27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探讨毛泽东思想对全球政治的影响,特别是印度前外长辛格提及毛泽东的‘百花齐放’理念,认为世界正进入多元竞争时代。同时分析伊朗核问题与国际关系变化,强调毛泽东思想在当今国际事务中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活在全球媒体中】印度前外长辛格:毛主席号召我们百花齐放

铃兰台译注:

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如何解决全球性的难题,一些国家的政治家、学者和评论家们不约而同想到了毛泽东,希望从毛泽东思想中寻找到答案。

一个多月前,日本右翼评论家宫崎正弘和樋泉克夫借毛泽东语录“中国永远不称霸”和乔冠华1976年10月在第31届联合国大会的发言大段内容,来“提醒”中国政府不要忘记“毛主席の教え”去谋求成为超级大国。几天前,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布巴尼在《新闻周刊》撰文,提出解决全球性问题要靠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葡萄牙《企业报》昨天也发表了印度前外长贾斯万特·辛格(Jaswant Singh)的撰文,文章一开头欢呼世界进入了毛泽东呼吁的“百花齐放”的新时代,预言后冷战时代的美国霸主地位已经结束,并暗指中国不要忘了毛泽东思想、去和美国争夺霸权从而又形成一个两极格局。他不相信什么“中国威胁论”而相信毛泽东说过“不争霸”,据此他预言未来的世界格局将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010-08-26)

文章全文如下:

国际政治走向百花齐放  Uma centena de Weltpolitiks  08/25/2010

贾斯万特·辛格

 毛泽东曾经对中国社会发出一个著名的号召 —— “百花齐放”,但不久就收回了,因为察觉到这将带来一场意识形态的混战(um caos de ideias rivais)。今天,世界似乎正在进入这样的时代,不说百花吧,至少也有数十朵全球战略花朵,在西方大国和新兴国家里竞相开放。在当前全球危机的背景下,想要把这些风格各异的竞争战略版本都协调起来,这样做无疑会让国际外交变得更加复杂。

国际关系中新要素的加入,其最新和最明确的信号是土耳其和巴西介入了伊朗核计划的意见纷争。5月份,伊朗、土耳其和巴西的领导人在德黑兰会晤达成了协议。根据这项协议,伊朗将把1200公斤低浓度浓缩铀运送到土耳其,换取西方为伊朗研究反应堆提供120公斤的浓缩燃料。

俄罗斯早先提出过类似的交换,但伊朗拒绝了。这次巴西和土耳其商定的协议,目的也是防止伊朗生产高浓缩铀用于制造核武器。这个协议还有另外的目的,即挫败美国发动的通过联合国制裁伊朗的努力。

说一个协议就延缓了伊朗的核武欲望,言之尚早。国际原子能机构还未就此进行法律层面上的运作,而我得到的信息是,巴西土耳其所促成的这项谅解是不违反核不扩散条约的,并且伊朗作为签字国之一恪守协议是它的义务。然而,这项阻止美国策略的努力最终还是失败了,因为联合国本月初通过了对伊朗实施新一轮制裁的决议。

签订协议是避免与伊朗陷入核危机的一个途径,为什么会惹得美国和西方那么不高兴呢?我觉得,美国觉得这些国家的活动侵犯到了它在国际政治中的主导地位。美国不去尝试给巴西和土耳其放开一些机会,而是迅速对联合国安理会施压,要求加大对伊朗进行制裁(迄今为止已是第四波了),结果逼得巴西和土耳其这两个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对制裁案投下了反投票。

于是,结果就是这次关键的投票未能获得全体的共识(黎巴嫩也投了反对票)。

另外,对联合国投票通过制裁案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是以色列,这个有着自己的全球战略的小国。2月份,一个以色列高级代表团前往北京,向中国领导人出示了伊朗确有核武野心的“证据”,以色列向东道主解释了,当以色列有必要为了防止伊朗的“核野心”而实施进攻,到那时中国会承受怎样的潜在经济后果。

很显然中国是重视这条讯息的,在首轮制裁伊朗案的表决中中国投了赞成票。伊朗回应说,中国的投票具有“两面性”。

以色列为全球政治锦上添花的作品还包括,它在国际水域先发制人地袭击一条据称是向被封锁的加沙城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船队,其中一条船上挂着土耳其国旗,船上有9个人遇难。这个事件导致了以色列与土耳其的关系濒临破裂。

这些错综复杂而又相互关联的事件,严格说来凸显出了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正在下降。同时在全球框架内,越来越多的演员国为了捍卫本国利益显示出更明确和更坚定的立场。

巴西,土耳其,当然还有伊朗,都毫不含糊地在宣示对于本国内政外交的自主权的渴望。巴西想证明自己有资格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土耳其在试图恢复它的伊斯兰身份和“奥斯曼帝国”在中东的影响、并向一直拒绝接受它作为成员国的欧盟展示一下自己的外交手腕。伊朗则简洁明,就是对“大撒旦”说不。

所有这些动机,都在以严重的方式抵触美国外交的国际优越感。我认为,美国最好还是赶紧习惯这类外交游戏。不论是新兴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象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日本这些,都拥有自己的面向全球尺度的大国战略;而象南非、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埃及、印尼和韩国等等地区性强国,在未来的地区冲突中都是不得面对的“玩家”。

各国的利益越来越错综复杂,这些利益的交集将成为21世纪全球外交的概貌。祖先遗留下的对立和纷争是否会成为其中的内容呢?这要到未来发生危机的时候才能够证实。不过,从目前这个堆砌了各色各样战略品牌的大拼盘就可看出,美国在后冷战时代的霸权地位已经终焉。

至于波斯湾和中东地区的冲突给世界带来的影响,这未必不是好事。既然并非所有的国家都必须顾及到美国和西方的国家利益,那么,在不相干的国家发生纷争的时候,为何要等到美国来插手解决呢?

美国外交霸权时代快要到头了。不过,若是以为代之而起的会是美国与中国的两极主导国际秩序的霸权结构,就像冷战时代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统治权那样,就大错特错了。现在,很多国家都在通过展开外交“连横”来强有力地捍卫自身的利益。毛泽东的百花虽只开放了一时,而全球战略的百花必将长久地盛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