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与龙的竞争
美国国徽的图案是一只凶猛的北美白头海雕,爪子上左拿箭、右握橄榄枝,对外象征意义非常强烈,海雕也就是我们中国人俗称的鹰。中国的国徽是天安门上五星红旗,下有齿轮和麦穗,代表着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对内象征意义更加明显。但是西方国家更愿意援引中国古代意义上的象征,即把中国称之为龙。某种意义上来说,鹰与龙的竞争就代表着美中关系。
美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发达国家,由资产阶级政党执政,虽然每隔四年要闹哄哄的搞一次选举,那也是在两个资产阶级政党之间进行的。中国是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由共产党一党执政。发达与发展中,资产阶级与共产党,就从这两点上看,美中之间的关系竞争的成分更大一些。
在纷繁的国际舞台上,每一次对全球有影响的重大活动中都要出现中美两国的身影,中美既有对抗也有合作。如果是合作,那对双方来说都是皆大欢喜;如果出现了对抗,两国的关系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记得2008年奥巴马刚上台时,就派国务卿希拉里访问中国,当时得中美关系十分紧密。而到了2009年年底,全球气候大会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中美两国对于减排指标和其他重要问题产生分歧,中国拒绝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无理要求。转眼进入2010年,奥巴马回国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损害中美关系的举动,比如从伊拉克战略收缩,集中力量加大对中国的围堵力度,对台军售,利用天安舰事件、钓鱼岛事件、中越南海争端,军事力量高调介入中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利用中印两国之间尚未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拉拢印度对付中国;不承认缅甸大选结果等等。在上述各个地区,都有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影子。这也同时反映出,随着中国经济和军事力量的越发强大,美国和部分亚洲国家的心态也越发复杂,一些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希望美国重返亚洲以制衡中国的崛起。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不仅美国经济遭受重创,而且也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全球经济受到严重拖累。在此背景下,中国宣布投入4万亿元的经济振兴计划,2009年中国经济快速回复,并拉动全球经济1.19个百分点,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重要贡献。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仍然未走出萧条的阴影。美国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利用国际贸易中普遍使用美元结算的现状,采用损人利己的手段,几乎是无限制的印发纸币美元,将自身经济问题转嫁到其他国家,对世界上以中、印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造成损害,遭到大部分国家非议。在这次的南朝鲜和日本召开的G20及亚太国家峰会上,美国变成了孤家寡人。毫无疑问,奥巴马从内心深处一定是恼羞成怒,我估计奥巴马回国不久就会出台对中国的“惩罚”措施。近期美国对中国的不友好行为已经初见端倪。最近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国防部长盖茨纷纷登场,兵分三路跑到亚洲,请注意,这三位伙计绕来绕去都离不开一个目标——中国。
奥巴马的出访目标是印度、印尼、南朝鲜和日本;希拉里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甚至跑到柬埔寨;盖茨负责出席在亚洲召开的多次会议。看来美国的主要目标还是想把中国包围的像铁桶似地,美国的决心还蛮大的,想根除中国的崛起。
11月17日 ,美国国会的主要对华政策咨询机构“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委员会”公布了2010年的年度报告。据了解这份报告提出了45项对中国的政策建议,涉及汇率、贸易和防卫等各个领域,目的是呼吁国会加大对中国的压力,促使美国政府采取各种对中国的强硬措施。报告中渲染解放军战力仅凭中远程导弹,就能够摧毁美国在东亚6个军事基地的5个,报告中还说,目前中国研制成功的东风-21反航母导弹一旦部署,就能够彻底消灭射程内的美国航母。报告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报告污蔑中国对美国重要机构发动网络攻击,
偷窃美国国家机密等等。
美国新闻媒体也密切配合渲染中国威胁,比如美国《华盛顿时报》11月17日说美国军事网站的互联网通讯跳转至中国服务器,其中包括参议员的几个网站、国防部办公室网站、美国航天局网站、商务部网站、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网站等等在今年4月份曾经于18分钟内被中国国有电信公司——中国电信“劫持”,大量敏感数据流入中国。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评论员James Bradley11月16日说:奥巴马忽视中国的危险。美国《防务新闻》特约记者Wendell. Ming Nick援引美国海军军事学院的报告说:中国海军不久将挑战美国。美国之音记者ames. Brooke11月16日在电台网站报道:中国在中亚取代俄罗斯,主要表现是中国货占据市场,油气管道通往东方。美国新闻媒体对中国经济上的宏观调控也是疑虑重重,比如称中国为国家资本主义,把资金和资源集中于短缺领域,短期内取得巨大收益,还举出例子,称保利协鑫集团利用生产太阳能的多晶硅,项目审批几个月内就完成,在世界范围内垄断市场,攫取巨大利润,而多晶硅生产由于存在环境污染在发达国家仅项目审批和环保验收就要经过好几年。
西方影视也开展了对华冷战。最近好莱坞拍摄了一部《红色黎明》,就把中国解放军描写为入侵美国的邪恶的敌人;美国动作片《24》小时描绘中国特工折磨美国的反恐英雄,激发美国人对中国的憎恶。英国广播公司推出的电视剧《间谍》中,以丰富的想象力把中国间谍说成是西方世界的头号破坏者。其实西方影视的表现手法并不新鲜,只是把过去苏联的间谍换成中国的间谍而已。过去作为对立面苏联的克格勃无恶不作,现在俄罗斯已经退居次席,取而代之的是中国。
美国对中国的心态随着中国的崛起而越来越复杂,既有遏制、也有不服、还有恐惧。美国的心态正如美国的国徽一样,利益一致时就伸出橄榄枝,强调友好;利益不一致时就把弓箭祭出来,进行威吓。殊不知以中国这样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古国,什么阵势没见过?什么经历没经过?中国强调和谐是基于中国国内的发展和国际和平的需要,并不是中国害怕谁。和平发展仍是世界潮流,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得人心,才能持久恒远为人民谋福祉,逆历史潮流而动终究是没有好下场的。
斗争并不可怕,毛主席说:一万年都会有矛盾。中国与美国既有合作也有斗争,该和时则和,该斗时则斗。我认为中国应该在国际上抢话语权。抢夺话语权不能仅是被动防守,别人提一个话题你跟着去解释。而要主动进攻,可以授意国内民间人士抛出话题,哪怕是猜测和错误的,让别人去解释和澄清,这才是争夺话语权的最好办法。
我相信,只要中国不受干扰,按照既定的正确方针发展下去,前景应该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