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退一步海阔天空  让一着宇宙无限

火烧 2011-08-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老子《道德经》第七章,探讨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着宇宙无限的哲理,强调利他与利己的辩证关系,倡导良性循环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读老子《道德经》第七章的感悟  

理平  

老子《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其意思是说(译文):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天地不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才能天长地久,无边无疆,无始无终,无穷无尽。因此,圣人(遵循道的人)后其自身反而能得到自身,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难道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其自身。  

老子以天长地久的道理引申出圣人(遵循道的人)应“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辩证哲理,反映出老子以退为进的思想主张。老子认为:天地由于“无私”而长存永恒,人间圣人(遵循道的人)由于退身忘私而成就其理想,置之度外不争利而成就民众爱戴。如大禹治水,八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被民众拥戴为天子。  

老子用自然的辩证观点,说明利他(“后其身”“外其身”)与利已(“身先”、“身存”)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事实上,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已,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而恶异灭异的最终结果只能是恶己灭己,从而使人感悟到“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着宇宙无限”的哲理。也说明了从己到己,自私自利,走极端的话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说明了只有“矛”或只有“盾”,极左或极右都是行不通的!联系今天社会现实,如果既得利益集团不能放下自己的既得利益,人人以自己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小到个人,大到一个单位、一个行业、一个组织、甚至是一个国家,那只能是无穷无尽的争斗、斗争、再斗争,一直斗至民不聊生,资源枯竭,最后斗至人成为物质的奴隶(房奴、车奴等)、金钱的奴隶、自己生产成果的奴隶(毒米、毒奶、毒油等)!  

其实异与己的关系既可以是对立的,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在公平、公正、公开和公信的条件下两者可共生、共存、共享和共乐,合二为一!其实做人不外四句话:“把己当异,将心比心,通心乐心;把异当异,尊重理解,个个平等;把异当己,换位思考,无私奉献;把己当己’(新的自己,即:化异为己,异己合一),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从己到异,从异归己’(新的自己,灵欲合人,异己合人,日月合明)”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里的异与己,可以是人、可以是自然、可以是地球,那我们才能感悟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地球良性循环(规律——道)的关系应当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呵护自然,自然哺育人人”,“人人保护地球,地球孕育人人”;我们更能感悟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地球恶性循环(癌症)的关系是“人人害我,我害人人”,“人人征服自然,自然惩罚人人”,“人人改造地球,地球抛弃人人”!我们人类要得以象天长地久一样的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力促事物的良性循环(规律——道),要力避事物的恶性循环(癌症)!  

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地之“道”。其实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是“道”所产生并依“道”的规律运行而生存的,从而真正地体现“道”的无穷无尽、无始无终··· ···,在老子的思想中,所谓人“道”,既以天地之“道”为依归,也就是天地之“道”在具体问题上的具体运用。这一点,是老子书中经常发挥的观点,在本章里,他就表达了这种观点。老子以圣人(遵循“道”的人)来说明人“道”的问题。圣人是处于最高地位的理想的治者,对他而言,人“道”既要用于为政治世,又要用于修身养性,而且要切实效法天地的无私无为。对天地来说,“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对圣人(遵循“道”的人)来说,“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其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是最具哲理和大智慧的,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说明对立着的双方在互相转化。通俗地讲,老子所赞美的圣人能谦居人后,能置身度外,他不是对什么事都插手,而是从旁边把事情看清了再帮一把,反而能够站得住脚。这种思想,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以无争争,以无私私,以无为为这就是“道”的精髓和真缔!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