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重读毛泽东著作之感悟

火烧 2011-08-0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重读毛泽东著作,探讨其思想对现代改革的启示,强调实事求是与人民力量的重要性,反思当前教育与发展的方向。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学习过老三篇。那是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写下的三篇小文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毛泽东是拥有深厚哲学修养的人,能从细微之处见精神。这三篇文章,是毛泽东展示给世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也是毛泽东时代的审美逻辑。  

在《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在《纪念白求恩》中,毛泽东说:“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在《愚公移山》中,毛泽东说:“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  

《愚公移山》一文,是毛泽东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闭幕词。文中阐述的道德伦理,是毛泽东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是一种方法论的高度,在这种高度面前,一切艰难险阻都显得微不足道。  

如今的改革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是,再难能难得过毛泽东时代吗?在那个艰难岁月里,毛泽东说:“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今天的改革既需要这样的决心,也需要依靠人民。如果脱离了人民,任你是谁也寸步难行。  

改革年代,人们热衷于西方工商管理学,甚至奉为经典。其实,若是剔除其中那些复杂的学术概念和分析框架,其基本理念并没有超越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可以有序治理人口庞大的国家,靠的就是毛泽东思想,中国可以在短短六十年实现伟大复兴,靠的就是毛泽东思想。不要小看了毛泽东思想这座伟大的学校。试问,人类历史上有哪一所学校,可以具有如此广大的教学规模、如此快捷的教学速度、如此高超的教学水平,培育出如此之多的优秀干部?没有!当我们关闭了这所伟大的学校,接受所谓先进的、科学的西方教育的时候,当我们的干部个个都揣着一张博士文凭的时候,我们干部的水平又如何了呢?国人是否还记得那个买椟还珠的故事。我们买来一堆华丽的空匣子,而我们正在失去最宝贵的东西。  

当然,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有着历史的局限性。这种历史的局限性不是毛泽东的问题。他已经做了他能做的一切。他没有做到的,正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责任,而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  

发展的前提,首先是继承。发展不存在科学与否的问题,更不存在某种既定的观念。任何的观念都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我们需要最适合我们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观念,而决不是被称之为科学的某种观念。毛泽东最伟大之处,就是实事求是。我们不需要砸碎一套锁链,又主动戴上另一套锁链。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是一个充满悲悯情怀的大思想家,他所制定的每一项政策,都是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时至今日,毛泽东思想并未离我们远去。天安门城楼上、农家堂屋的墙壁上、甚至人民币上,毛泽东的形象依然鲜活。毛泽东题写的“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同志学习”,仍然印在我们的心上,融入在我们的人格中。时隔多年,人们依然敬仰毛主席,怀念毛主席。
  今天的人们,若是能够超越意识形态重读老三篇,老三篇确实堪称经典。为人民服务,一句看似简单的话语,却是治国安邦之根本所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