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毛泽东的读书

火烧 2009-11-29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文章探讨毛泽东广泛阅读习惯及其对思想形成的影响,强调其读书方法与革命实践结合,突出毛泽东选集内容及思想价值,展现其博学与深远影响。

   

一位网友写道:“据说,毛泽东一生最爱看的是《资治通鉴》,而不是《资本论》。《资治通鉴》看了几十遍,《资本论》一遍都没有看!”如果真是这样,毛泽东充其量只是个钻故纸堆的历史学家而不会成为一个改天换地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也难怪,30年来,出到第五卷的毛泽东选集嘎然而止。建国60年,千呼万唤,才把毛泽东思想的牌子抬出来露了一下脸,中国年轻一代对日韩漫画、游戏、娱乐圈的熟悉和追捧远远超过了对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了解。其实,把毛泽东选集出齐,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小平同志既然完善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那就建议把不那么完善的毛泽东选集亮出来让大家看看。共产党曾经连敌人的文章都能印成内部资料供参考呀,你如果把毛的著作看成是我们攀登社会主义高峰的台阶而不是绊脚石,那么对自己的领袖就应该有这个雅量。

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的座位下留下了足印,列宁用掌握人类的全部知识要求自己,而毛泽东博览群书和革命实践所造就的博大精深更是前不见古人,目不见来者。当你仰望泰山,才会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毛泽东有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必先做两方面的调查。一是向人做调查,询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现实情况;一是向书本做调查,了解当地的历史情况、地理沿革、文物掌故、风土人情以及古人写的有关当地的诗文。

毛泽东读书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的到近代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各种杂书。就哲学来说,不但读基本原理,也读中外哲学思想史,还读逻辑学、美学、宗教哲学等等。

毛泽东跟书籍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在他的卧室里,办公室里,游泳池休息室里都放着书。每次外出也带着书,在外还要借一些书。北京、杭州、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庐山等地图书馆,都留下了毛泽东借书的记载。

试问毛泽东每天管很多国家大事,哪有时间读那么多书?要知道,毛泽东的工作效率是很高的,读书的效率也是很高的。他有过人的精力和惊人的记忆力,加上深厚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读得快,记得牢,理解得深。毛泽东给人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不论读一本书,看一篇文章,还是同别人谈话,他能迅速而又准确地抓住要点,抓到问题的实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最末几篇评美国白皮书的文章。白皮书是1949年8月5日发表的,不到10天,8月14日毛泽东就发表了他写的第一篇评白皮书的文章“丢掉幻想,准备战斗”,并在1个多月的时间内连续发表4篇评论文章。他抓住并针对白皮书中的一些要害处,揭露了美国当局对华政策的帝国主义性质,批评了国内一部分人对美国的幻想,并对中国革命的发生和胜利的原因作了理论上的说明。再举一个小例子。有一次,毛泽东要看拿破仑传,选了几种翻译过来的本子。跟他一起读的同志一本还没有看完,他却3本都看完了。毛泽东每天睡眠的时间很少,像工作起来常常昼夜不眠一样,读书也是如此。他几乎把一切工作之余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于读书了。

毛主席读书主张“三复四温”,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都能流利地背诵。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章节和语句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划满书,直线、曲线、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皆有。 我就藏有一本毛泽东阅读39部文史古籍的批语。在他书房内批注过的还有诗1180首,词378首,曲12首,赋20首,诗人429位。他最后一次读书的时间是1976年9月8日,也就是临终前的那一天的5时50分,是在医生抢救的情况下读的,共读了7分钟。

至于《共产党宣言》毛泽东从1920年就开始阅读了。1954年他在阅读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1938年版的《共产党宣言》封面上,亲笔写下了“在71年之后中国才出版”和“1867年,距今87年”。最让我敬佩的是毛泽东学习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他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英文单词下划线,边上空白处用密密麻麻的小字注明单词、短语多种不同的词义及读音。如:by chance 偶然,万一,机会。一页竟然有40-50个词语,尽管有英文老师,但可想而知,他花了多少功夫。上述在我的藏书中均有书影为证。今天,我可以武断地讲:不要说英文版,就是汉语的,领导者能认真学过的也寥寥无几。我们能不脸红吗?

了解了毛泽东的学习和实践,你就会知道,产生这样伟大的人物不是偶然的。而了解得越深,你就越体会到他的伟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