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诡异的报道,塑造不同的群体认知
上海这场战疫打的非常糟糕,糟糕的根源不在于中国动态清零模式的糟糕,在于上海的官僚集团非比寻常。
上海的官僚如何非比寻常呢?上海的张文宏曾经说要跟病毒共存,上海的吴凡曾经说上海不封城,这些所谓的医疗专家天天跟政治家似的指点江山,结果指点的还都是错的,自然非比寻常。
上海战疫糟糕也就算了,他们的报道更是出乎意料。
比如上海重症患者病故,如果没有接种新冠疫苗,就用黑子粗体给你强调出来,生怕群众不知道这些人之所以死亡,是因为缺少疫苗的保护。

再来看北京的通报,还特地总结感染者较多的特点之一也是未接种疫苗。
只要涉及感染者或者重症患者和死亡病例,一旦发现没有接种疫苗,各种媒体报道,各种热搜轮番上阵,必须让群众都了解,或者暗示群众这些人都是因为没有接种疫苗才感染、患重症或者死亡。
大家一定还记得2021年南京战疫,人民日报记者询问发布会官员的那句灵魂提问吧?记者问,这次南京感染者有多少接种疫苗?结果台上那帮官员各个面面相觑,最后只能出来一个冤大头回答这个问题。
结果答非所问,压根不知道自己在答什么。总之,记者提问的究竟有多少人接种疫苗,也没有得到真实且确切的答案。
如果真实情况是,大多数人都还没接种疫苗,发布会上那帮官员早就大谈特谈尚未接种疫苗,我用脚指头想也知道。

同样是通报疫情,2022年4月30日,内蒙满洲里口岸医疗救治医院现有确诊病例42人,以普通型和轻型患者为主。42人全部完成新冠疫苗两针接种,完成加强针接种的有18人。
为什么这种情况不用黑体字加粗把“42人全部完成新冠疫苗两针接种,完成加强针接种的有18人”做特别强调呢?为什么不做个总结,比如感染者全部接种新冠疫苗呢?
这就是媒体在塑造认知的过程当中的有所选择,他们只选择对他们有利的通报,对他们不利的通报,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像去年南京发布会官员一样答非所问,要么直接当做没发生。
这也就造成了一种假象,没有接种疫苗的感染者,基本上一两天时间大家都知道了。同时,还能形成一股诡异的舆论,好像没有接种疫苗很容易被病毒感染似的。
那些全程接种疫苗的感染者,舆论上反而静悄悄,希望神不知鬼不觉地发生就行了,生怕引起群众的注意。
这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却忽视了2020年武汉战疫结束之后,一直到2021年五月份开始接种新冠疫苗的这一年时间,中国几乎没有爆发什么疫情,也没有21年和22年爆发这么多整体性的疫情,那一年大家都过的很开心。
虽然现在全国已经打了30几亿针,但是武汉战疫结束到开始接种疫苗的这一年时间,就是在疫情环境下没有接种疫苗的对照组。这组对照组的特点是安全,疫区小,患者少。现在,想要回到当时的状况,似乎遥不可及。
上海几十万感染者,我估计接种疫苗的比率怎么也有90%-95%吧,这是非常可怕的数据。接种率这么高的上海在疫情面前不堪一击,却不断通报那些病故患者没有接种疫苗,这难道不是另一种矛盾吗?
网络时代,我们所认识的一切,有时候未必是事实的全部,而是被遮蔽的事实。要跳脱这个弊端,唯有从整体上把握全局,联系过去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让自己的认知更加具有格局。
- 上一篇
如何评价一个老师的优缺点 应该怎样给老师写上课的缺点?
应该怎样给老师写上课的缺点? 应该怎样给老师写上课的缺点?教师意见反馈上,分条列出你觉得不好的对方,注意语气礼貌诚恳,但是不要做作上课的意见和老师的缺点300字敬爱的老师:您好!感谢您几年来对我们的照
- 下一篇
营业地址变更需要什么资料 我公司地址变更,从上地到田村,国税所也要从海淀区国税九所转到二所,这个转所的手续怎么办啊?越详细越好啊!!
我公司地址变更,从上地到田村,国税所也要从海淀区国税九所转到二所,这个转所的手续怎么办啊?越详细越好啊! 我公司地址变更,从上地到田村,国税所也要从海淀区国税九所转到二所,这个转所的手续怎么办啊?越详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