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一)

火烧 2015-03-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清明时节,缅怀为新中国牺牲的烈士,回顾毛泽东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反思当下社会是否符合先烈理想,表达对英魂的敬意与哀思。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一)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有何成就慰故人?清明之日作为一个祭奠先人的节日,流传至今称得上历史悠久了。唐代诗人杜牧留下来一首《清明》的诗歌,其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雨纷纷,欲断魂,其实,有没有雨,断不断魂,都不那么的重要,重要的是活人的心中有没有已故的先人,有没有足够的成就、成绩去告慰他们。
已故的先人分两类,其中很重要的一类就是跟着中国共产党及其伟大领袖毛泽东,为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打下红色江山而牺牲的革命烈士。虽然,光辉灿烂惊天泣神的一页已经翻过去了,但那毕竟不是一段漫长的虚无历史,所以值得我们牢记和缅怀,因为无价的鲜血不能白流,最宝贵的生命不能白白地断送。无论怎样地虚无中国革命史,都是徒劳的。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当年“犯上作乱”,革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命,是为中华民族四万万多牛马般的芸芸苍生不惜生命地前赴后继,拼力奋斗,誓让一切劳苦大众成为社会的主人。目的一经达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渐渐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迈向共同富裕的明天。毛主席曾经说:“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这宏亮的声音犹在耳畔不息地缭绕,光阴却已过去了近66周年。为时27年的毛泽东时代,几亿人民群众在旧中国的废墟上建成了美丽的新中国社会主义大厦,烈士们壮志得酬,终于可以含笑九泉,得以安息了。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在电子化当道,信息爆炸的当今新时代,草民却隐约闻到了烈士们的质疑和悲泣,难道这样的社会就是烈士们当年抛头颅洒热血的理想初衷?不说了。草民胡诌一首作结:清明时节难清明,九泉先辈欲断魂。豪宾酒家处处有,无限光彩属富人。
2015.3.25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