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时代的极“左”思潮
看了某网友的文章《关于派性》,很有不同看法。
这篇文章,没有直接点中国共产党的名,其用“上层社会主流派别”表述之。它用“派性”作立论根据,把中国共产党上下分成若干派别,然后把这些派别统统否定掉。
“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唯我独革”,这些词语,参加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会记得,因为即便在“文革”中,它也是被批判的“极‘左’思潮”。《关于派性》,就是那种极“左”思潮,在新时期的翻版。这新、老极“左”思潮没有本质的区别,不过是“旧瓶将新酒”而已,因为它又让人看见当年王明那几个“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了。
我看《关于派性》在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这个问题上,有这样几个错误:
彻底否定中国共产党
《关于派性》说:
“上层社会主流派别是两派,一个是特色派,一个是改旗易帜派,争论焦点是要不要牌坊的问题,而绝不是当不当婊子的问题。没有毛派,有毛派也是假毛派,是用来装潢特色的,本质还是特色派。”
“在特色派里面,就分出了左右两个支流,特色左派是好心,主张在保住牌坊的同时,适当守护贞洁,力求做到名副其实,不要再当伪贞洁了,‘保党护国’派里的很多同志,当属于此类……不是我不愿团结,实在是不敢轻易团结,也不是我好骂人,实在是有人找挨骂,有的人,高层诚心说九句忽悠话不揭露,假意说一句好话就乱夸大,就以为要‘左转’啦,要‘回归’啦,要‘复兴’啦,很是让人倒胃口。还有的人,看见个左派人士上了镜头,就了不得了,以为是‘重要政治信息’了,就极力渲染,仿佛中国要大变,而不是帮助人们,冷静分析这里面究竟有没有政治猫腻”
“我为什么不能完全同意‘保党护国’派的主张呢?因为一旦把人民都忽悠到特色派的麾下,特色右派就又有恃无恐了,就消除了来自人民造反的压力了,其结果必然是:不当权的特色左派或被招安或被排挤,被忽悠上套的人民群众只能徒劳无益。客观上完全就等于帮了当权的特色派右派的忙,使其达到了维稳目的,而人民却一无所获。”
“实际上,特色左派一直在看特色右派的脸色行事,虽然偶尔也似乎施加一下压力,诸如反汉奸啊、反转基因啊、控告茅于轼、辛子陵啊,但都属于淌着走试着来,只要特色当权右派一翻脸,或者不给你脸,特色左派立马就蔫。所以,我一直顽固认为,将人民绑定到特色派的内部争斗战车上,毫无实质性前途。”
从这些议论我们可以这样判断:《关于派性》,虽然没有明说这是评论中国共产党的,但它实质把现在的共产党,从上到下,都统统“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了,因为它在文章的另外一处说:“特色左派”与“特色右派” “争论焦点是要不要牌坊的问题,而绝不是当不当婊子的问题。”
这不是典型的“唯我独革”,“唯我独左”吗?量决定质,既然绝大多数共产党人,都是要“当婊子的”,这个党还有什么可取之处?!
因此,我们需要澄清几个问题——
什么是左派?
《关于派性》明说:它就是专从派性这个角度,来评论中国共产党的。因此它在这里就犯了个带根本性的错误:凡是要论中共的是非的,都离不开该党的立党之本:马克思主义。离开了,就没有了探讨问题的根据,没有了判明是非的标准。而《关于派性》则是深恶痛绝地反对这一条的:“我之所以用派性来表述,而不用阶级斗争或路线斗争来表述,不等于不讲究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完全是为了使人看清事实,请某些教条马列不要再象毒蛇一样胡搅蛮缠。”
至于什么是“左派”,《关于派性》的说法是:
“人民大众中的所有具有革命造反精神的进步人士,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左派”。
“对于全社会来说,什么是左派?简单得很,左派就是造反派,就是革命派。保皇派不属于左派,改良派也不属于左派。”
1、关于“革命造反精神”。
现在不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持什么政治立场的人?反对的是什么?才是目前这个新时期的“革命造反精神”?文章没有任何说明解释,这样它对“左派”的界定,就让人犯糊涂不知所从了。
2、关于“对于全社会来说……左派就是造反派,就是革命派”。
全社会都是以阶级和阶层分的,因而也是以党派和社会团体分的,立场观点意识形态是不尽相同的。现在你提出来要“造反”,怎样“造反”?造谁的反?你敢保证 “造反”的人们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吗?同样的“造反”,有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呢?既然“左派就是造反派”,那么各色各样的“造反派”,都是“左派”了?这不是很荒谬的说教吗?
还有“革命”,怎样“革命”?革谁的命?这种“革命”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的是什么?文章也没有说。
新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革命的任务,恐怕决不像《关于派性》想的那么简单吧?这是无意的简单?还是有意识的“简单”呢?!
3、关于“保皇派不属于左派”。
“保皇”?当今中国实行的是什么政体,是君主制吗?如果不是,那么你所说的“保皇派”,是指哪些人呢?我看作者还不如明说:“保皇派就是哪些保中国共产党专制、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这样一来,恐怕就要让我们看见那些人屁股后面那个假左派真右派的印章了。
由此可见,《关于派性》如此评论“保皇派”,也是公开为被人民大众告到法院去的茅于轼、辛子陵二人开脱罪责。
4、关于“改良派也不属于左派”。
如果《关于派性》所指的“改良派”,就是那些为了“保党卫国”,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目前和未来的建设,向党中央建言,希望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与教训,在巩固与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成就的同时,也及时纠正改革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错误的人们,那么我说,正是这些人,才是真正的革命左派。
中国共产党内只有党性之争没有派性之斗
《关于派性》想用“派性”来概括中国共产党内的斗争,看了上面小标题,必定会反驳说:连毛泽东主席都讲过“党内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毛泽东主席这样讲没有错,他是为了说明党内经常发生的政治路线斗争,才用了“朋党帮派”通俗的比喻。而党内种种政治斗争的实质,他已经有许多理论的阐述,我们不必重复。
“派性”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个有“特定属性”的名词,用到现在的中国社会和共产党来,肯定是不合适的。对共产党内的问题与斗争,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显微镜和照妖镜”,才能明辨是非。回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只能说明其理论观点是经不起马克思主义检验的谬论。
我们认为:即使共产党内有这派那派的“小山头主义”之斗,但其实质,则是党性与非党性之争。因为我们理解的党性是: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原则性;
2、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正确政策与策略的原则性;
3、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
4、为人民服务的坚定性与彻底性。
一切党内的派别之争,归根结底,实质都是上述党性的斗争。
因此我们说,在中国共产党内,只有党性之争,而无派性之斗。
故意混淆党性与派性概念的人,实际是在用似是而非的理论来忽悠人民群众,以便达到推销其新时期极“左”思潮的目的。
坚决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
《关于派性》最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不要轻易参与其内部的狗咬狗权力争斗,更没必要到那里去站队,而应该利用种种矛盾,借机壮大自己,尽快成长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这应该是总体战略。”
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企图分裂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所以我们要说:
1、首先共产党员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来自“左”的和右的完全否定中国共产党的言论与行动。且不说中国的未来向何处去?仅就目前严峻的国际国内的政治(包括军事的)形势而言,在内外敌人企图分裂中国、推翻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形势下,否定中国共产党及其执政地位,就是迎合帝国主义和国内各种敌对政治势力的战略需要,就是为虎作伥。
2、坚决维护党的团结。但这种团结,不是一团和气的团结,是在不断澄清党内大是大非的前提下实现的战斗团结。因此,在目前的特殊时期,党员更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为捍卫党的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和政治路线的正确性,积极参与反对非党性的斗争;特别对党的上层领导人,党员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和权利,实行严厉的监督、善意的批评;要把中央看作一个领导集体,中央的任何领导人,都是人,不是神,他们除了有正确的方面,还有在制定方针政策、实施重大决策等等方面,有这样那样考虑不周甚至错误的可能性,党员要反对个人迷信的思维和惰性,敢于直谏;对于党内尤其是党的上层高级干部发生的腐败和背叛,则进行坚决的揭露和斗争。
3、中国共产党不能分裂,分裂意味着崩溃。苏共分裂了,现在对其党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党的90年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个有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能力的党,这是已经被历史所证明的事实,比如当陈独秀把党的中央,搞成执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中央,王明把党的中央,搞成执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中央时,都被党自己纠正了。因此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对党有信心和耐心,即便在某个历史时期,党的中央变成了类似陈独秀、王明那样的中央,只要有党的完整存在,哪怕30年再加30年,也会转变过来。
正确评价改革开放
对于改革开放,不能全盘否定它取得的成就,至于它存在的某些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地方,应该逐步纠正之,不能“把它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记得列宁有句话“车子转变时不能太急,太急了会翻车”。
关于这个问题,网友苏铁山在“向党中央诚恳建言”中,很能以理服人:
“我为胡锦涛总书记深深地遗憾。但是尽管遗憾,尽管我昨天也提出来了我们共产党犯了错误了,对胡锦涛总书记我也有点意见,但是作为一个党员,我在行使我的这个民主权利的时候,我还想跟大家说,当我们看到他的弱点和毛病的时候,我们要肯定他的成绩。比如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一个概念,胡锦涛已经意识到了这个社会不和谐。实际上已经把这个问题交给全党了,为什么不和谐呀?我们这些搞理论工作以及搞社会工作的人就要分析了,这个不和谐是由于私有制的生产关系,所以不和谐了,对不对?要想和谐,必须改革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这个社会才能变得和谐。这个事没做,对吧?那么,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得非常好,说明在此之前我们这些年的发展它不科学。如果原来很科学,就不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了,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可是前面怎么不科学?有哪些问题?却没有刨根问底加以纠正,这是我深深遗憾的地方。胡锦涛提出了建立五有社会,张宏良老师在他的文章中间对五有社会它的积极的意义,做了非常全面的肯定和阐述。但是这个五有社会,如果不对这个社会本身动大手术,我指的是对它的生产关系和经济运行方式、分配关系进行调整,五有社会无从实现。……
五有社会你怎么实现?对不对?你不改变这样一种人吃人的剥削关系,你这个五有社会怎么实现?而动这个东西,就是动生产关系,就是对社会本身进行一次彻底的革命。你不做这个事,你五有社会怎么实现?所以我想说,我对胡锦涛总书记在这一点是遗憾的。但是,我作为一个党员,今天在这样一个场合,我也想得非常明白。我想说的话,我也不仅仅是向咱们这些现场的朋友们来说的,我也希望我说的这些话,通过一定的渠道传播出去。就是胡锦涛总书记,现在您按照原来的规定,还有一年多的执掌中国全局的这样一种身份。你还有机会有时间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做大好事,我对这个还寄予期望。”
《关于派性》这篇文章,是新时期极“左”思潮的典型,它的根本错误,是“形‘左’实右”,假如把它当作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理论,那么笑得最开怀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
2011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