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不除“王濛”还会再生
“沃土”不除“王濛”还会再生
沸沸扬扬的短道速滑队“内讧门”事件,终于有了一个说法:打架主角之一王濛被开除国家队,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被通报批评。
头顶4枚奥运金牌光环的王濛没有被对手在赛场上打倒,却倒在了自己的桀骜不驯、自大嚣张、团队内讧上,虽有遗憾,但又咎由自取、水到渠成,充分印证了先人们“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谒语。
被开除出队的王濛看起来也不是什么“善主”,而是典型的“玩主”,表示要召开新闻发布会,把冬管中心短道速滑队所有肮脏、龌龊的事通通倒出,陪他们玩到底。
王濛的这个表态给人期待和悬疑,让那些一贯以“揭露内幕、大暴猛料、伸张正义”为旗号的各种体育媒体,犹如发现死尸的苍蝇趋之若鹜,必将在媒体上掀起又一场的腥风血雨,在这个非奥运之年制造一个堪比奥运的特大新闻磁场。
作为整日为三餐发愁的小民,实在陪不起这些体坛巨贾和大锷们玩,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在赚得盆满钵满后,把耍大牌、闹脾气、搞独立等作为游戏,制造谈资笑料,殊不知他们那些所谓的为国争光的“荣誉”,都是全国人民扎起裤腰带省吃俭用花了“血本”的结果。
既然人人都为“举国体制”的体育大国崛起出了力、流了汗,那么人人就有发言权、话语权。王濛被国家队开除是天理昭彰、物之必然,我们决不会替她鸣冤叫屈、翻案正名,相反还会为体育总局在这次事件中表现出的铁腕治军、严格管理的态度而叫好。但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事件的另一主角——冬管中心和短道速滑队的教练群体,得到的处罚却是如此的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两相比较难脱厚此薄彼之嫌。
他责重处,自责轻罚。体育总局在处理王濛事件上仍没能走出“就事论事”、“见子打子”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经验误区。赛场上出成绩虽然重要,但如果班子没抓好、队伍没带好,再多的金牌、成绩和荣誉都只是浮云,都经不起历史和现实检验。
好的团队得益于好的管理,团队出问题只追究成员的责任,不去反思管理的漏洞和不足,这样的团队势必会走向灭亡。已经有网友认为短道速滑队从“金牌之师”演变成了“高山速降队”,对当前体育界的“唯金牌论”大加抨击和批评。
短道速滑队的问题已经出了,讳疾忌医是不行的。王濛事件除暴露出了运动员修养不足、文化素质欠缺、道德水平低下外,也暴露出了冬管中心管理不到位、教育不到位、约束不到位等多重问题,深挖下去也许还不只这些,如果用“通报批评”这种不痛不痒的处罚来糊弄人民、娱乐媒体,可能在王濛之后还会出现“李濛”、“张濛”、“周濛”。
“沃土”不除“王濛”还会再生。开除王濛不应是短道速滑队“内讧门”事件的唯一结果和最终结果,“冬管中心”这些体育主管部门应该反思的是,如何除尽培育“两面王濛”的“沃土”,如何杜绝下一个“两面王濛”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