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和谐社会
解救“和谐”社会
和谐,体现在哪儿?
体现在食品安全屡屡捅出大娄子,有关部门却爱理不理,还调转枪头指责媒体太疯狂或者民众太杞人忧天。还体现在三公经费“千呼万唤始出来”,表面上透明公开,实际上,民众除了瞧两眼之外可以做些什么?所谓的监督部门干脆不瞧,因为还根本轮不到他来瞧。更体现在慈善机构频频被发现问题,多好的希望工程,多好的红十字会,新闻报道永远是正面的,这些机构帮助了当年那个渴望读书的小女孩,如今大学毕业还当上了银行员工,收入稳定;四川灾后重建一直有赖于红十字会的捐助与支持,很多地方已经焕然一新,孩子们重新上学……我们天真地以为自己的捐款得到了合理的运用,在我们还为自己的爱心感到无比自豪的时候,舆论风波又来了。一个没有公开审计和善款去向的机构,为何能立足于中国?原因在于它有后台,它是官方的,它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
当我们揭开了真相,发现黑、乱、脏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忍不住写文章、发帖子、报真相,此时,“和谐”不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个动词。尽管你有再多的真话要说,再多的冤屈要诉,一个封杀、一个消灭舆论,就可以把本来严峻的局势化为和谐、美好的社会。
就拿温州火车追尾来说,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故,铁道部发言人的言论苍白无力,说话时避重就轻、闪闪缩缩,是否捂住良心我们无从探究,而从他们的草率结束发布会的行为来看,明摆着是逃避现实、逃避舆论和百姓的问责。试问,一个这样子死不认账的铁道部,怎么可能可以驾驭好整个国家的铁路工程?嘴上常常挂着那个被救出的小女孩,是一个奇迹,老是报道那个小孩伤势如何,却丝毫不见有认错、歉疚的意思。用香港某日报的话来说,这次的事故就是人祸,而铁道部的行为即是国耻!为什么国家会养了这么一群不知羞耻、埋没良心、草菅人命的官员,这又是一个奇迹吗?
和谐的谐音是河蟹,我看这个名字大有来头。当弱势群体被和谐,得益最大是什么人?没错,就是那些虚张声势、自私自利的官员,他们本来就是河蟹,因为他们“眼前道路无经纬”,有两张嘴,一张用来吞钱,另一张则是用来说出一些毫无技术含量的言论,再被网友无止境地调侃。无论出了多少意外,他们都可以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铁路出问题是打雷的问题,桥梁倒塌是大雨的问题,总之所有看似人为的事都只是大自然构造的意外。搪塞责任,是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消灭舆论,是为了安稳民心?大概,各人心中自有答案,毋须多说。
解救和谐社会,迫在眉睫,我们不能靠那班河蟹,期望他们可以改过自新。各位爱国青年,要是你觉得不能坐以待毙,为什么不做些实事、说些实话来拯救沦陷的中国?爱国爱党不是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不是政治书里面冗长的道理,而是真正地时刻准备着,拿出我们应有的正义感与是非感,推到一切“河蟹”的伎俩。